新生儿科病房应用8S管理法对于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效果观察

2020-11-09 06:33吴秀红王静雅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区无菌合格率

吴秀红,董 慧,王 敏,潘 婷,王静雅

(巴彦淖尔市医院新生儿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院内感染对住院患儿特别是早产儿构成严重威胁。一般来说,住院新生儿出生48 h以后发生的感染高度怀疑为医院感染。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美国CDC关于小于12个月婴幼儿的医院感染标准[1]。文献报道,三分之一医院感染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医院感染对新生儿原发病治疗及愈后有深远影响,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会加重新生儿的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导致死亡率增加[2]。8S管理法是取其罗马发音而来,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8个项目,简称为8S法。8S管理理念应用于医院科室的高效管理,使医护人员更加自觉遵守医院规章、条例,形成良好习惯,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158例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组,A病区77例实行8S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B病区81例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实行不同管理方法,评价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患者所在病区病室消毒隔离质量、无菌物品合格率、无菌操作执行率、两组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从侧面评价不同管理方法对医护质量的效果。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所在病区实施医院一般规范化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所在病区在此基础上引入8S管理理念。对照组患者所在病区对医护人员按照医院管理规范,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观察组患者所在病区的医护人员除按照医院管理规范执行外,还进行以下几项内容:(1)整理:及时清除医疗废物及无用物品,营造病区干净整洁的氛围。(2)整顿:将物品进行分类放置并标识,分类标识清晰、醒目,避免医护人员不必要的接触。(3)清扫:彻底清扫消毒,实现无污染、规整的状态。(4)清洁:维持病房的整洁,严格执行已定规则(包括清扫工人)。(5)素养:培养医护人员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医院规范。(6)安全:制定感染预防控制的操作流程,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7)学习:开展医护人员预防、感染、控制的相关学习,让制度约束人并逐渐形成规范。(8)节约:减少开支,降低成本。

1.3观察指标 分别评价两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及消毒液日消耗量。洗手制度执行率、病房消毒隔离质量、无菌物品合格率、无菌操作执行率,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

1.4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所在病区的消毒液用量比较 两组患者所在病区医护人员每床每日消毒液平均消耗量比较见图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所在产区医护人员消毒液用量高于对照组(t=2.244,P=0.035),见图1。

2.2两病区随机抽测病房物品细菌培养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所在病房物品细菌培养合格例数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所在病房物品细菌培养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

2.3两病区病房消毒隔离质量及洗手制度执行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所在病房消毒隔离质量及洗手制度执行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所在病区(P<0.05);两病区无菌物品合格率及无菌操作执行率,A病区与B病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病区病房消毒隔离质量、洗手制度执行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及无菌操作执行率比较

2.4两组患者所在病区感染病历数比较 两组患者所在病区感染病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所在病区感染病历数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微生态环境难以短期建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疾病的抵抗力弱以及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操作过于频繁等原因,易发生院内感染[3]。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一旦感染,发病迅速、病死率高,此外医院感染的发生还影响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预后[4]。自我院新生儿病房于2016年年底搬迁至新建医院大楼,新生儿病房布局分区明确,严格区分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各区域均符合《新生儿建设指南要求》。2017年1月科室开始实施8S管理,建立建全规章制度,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消毒管理,严格实施,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消毒隔离及保持手卫生知识,定期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做到自查并监管。加强对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管理,每日清洁,每周大扫除,定期清理多余杂物。认真评估有创操作的必要性,进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全科学习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及正确洗手方法,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定期进行生物检测。

医护人员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医护人员在查房、治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因工作量大而不规范洗手,使病原微生物经过手传播给新生儿。新生儿皮肤较嫩、角质层发育差,特别是低体重出生儿,皮肤脂肪薄﹑血管丰富,易擦伤,且皮肤含水量较多,pH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生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患儿医院感染率越高[5-6]。某些敏感药物因其对新生儿有较大不良反应,故限制或禁止用于新生儿,造成临床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困难处境[7]。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简单却最有效的环节,众多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可以降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接触新生儿的次数成正相关。接触每例新生儿前,医护人员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消毒双手。因此,洗手归属于第一类强力建议层次的管制措施。

本研究结果发现,8S管理法干预手卫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可侧面验证手卫生依从性,也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指标[8-9]。据统计结果,A病区和B病区在手卫生消毒液使用量上存在差异,特别是下半年的使用量上,差异比较明显,这也是卫生习惯逐渐养成的过程。在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方面A区高于B区;从统计数据看,病房物品细菌培养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A区均告于B区;无菌物品合格率和无菌操作执行率A、B两区无差异,因为在平时护理工作中,这两项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一直都有严格要求。两病区的感染病例无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是收集资料过程中,住院病人少﹑周期比较短。8S管理理念致力于培养医护人员形成良好习惯并自觉遵守,加强防感染意识,相互监督,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及约束性,促进医务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做到用心、严谨。重视各种感控制度的培训、学习并落实,使新生儿病房、环境进一步改善,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感染率,从而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猜你喜欢
病区无菌合格率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菌管道施工要点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