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革命历史文化研究

2020-11-08 06:10周雪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7期
关键词:龙岗精神力量

周雪梅

【摘 要】革命战争年代,在皖东大地上,抗大八、九分校先后到龙岗办学,既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后人留下诸多感人事迹和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皖东儿女,把准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走好群众路线,勇于自我革命,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关键词】皖东历史;抗大;龙岗;精神力量

龙岗,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高邮湖以西的滩涂地带,每逢夏秋两季周围长满了茂盛的芦苇。历史上的龙岗属原皖东(淮南)抗日根据地地域,位置较为隐蔽,陆路交通不便,环境相对安定,但又因紧靠高邮湖,铜龙河流经,通过水路可以通达江海,镇上300多户就有7成以上人家经营商行和作坊,商铺林立,居家多厅堂院落。那时的龙岗还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小镇的模样。自1941年秋抗大八分校来到龙岗,龙岗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湖边小镇便从此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革命圣地,成就了历久弥新的红色革命精神!

一、抗大八、九分校辗转龙岗始末

1936年6月,中共中央在陕西省瓦窑堡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为适应抗日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央军委决定,将“红军大学”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抗大”。自此,抗大就像革命之花开遍了抗日根据地,抗大八分校、九分校就是其中两所分校。

(一)抗大八分校在龙岗

1939年4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指出“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和目标”。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正式成立[1],张云逸兼任指挥,邓子恢兼任政治部主任,赖传珠任参谋长。为加强对部队营以下基层干部的培训,创办江北指挥部直属的教导大队,下辖2个队,大队长黄一平。随着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新四军江北部队不断发展壮大。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针对干部培训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中原局决定,将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扩建为江北指挥部军事政治干部学校(以下简称江北军政干校),为部队大力培养基层干部。1940年5月,新四军江北军政干校正式成立,张云逸兼任校长,赖传珠兼任副校长,谢祥云为教育长。学校迁至津浦路东天长县汊涧镇。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了适应部队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同年2月[2],以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第三大队为基础,扩建成立了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

1941年4月12日,刘少奇致电中央军委:为了号召外地知识青年来抗日根据地受训,需要扩大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因此,提议将现有的军政干部学校改为抗大分校。不久,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在皖东设立抗大第八分校,归第二师直接领导,和抗大总校建立联系。

1941年5月4日,抗大八分校在天长县张公铺举行开学典礼。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张云逸兼任第八分校校长,罗炳辉兼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高志荣任政治处主任。

1941年5月底,抗大八分校刚开学不久,日军对淮南津浦路东区发动了大“扫荡”。抗大八分校撤出张公铺,经葛家巷、曾家营、铜城等地,几经辗转,于同年秋天迁到天长龙岗。校部设在戴树春家,教育长冯文华住校部。政治部设在舒祥源商号(舒澄家),训练处设在戴之炎家,供给处设在戴之栋家,俱乐部设在戴宗曾家,医院设在戴之坤家。处下面的各科、组、学员和教工人员分别驻在镇上的大寺、五神庙、真武庙、城隍庙、三官殿、白果庵等寺庙,少数住在镇北头的农户家里。学校操场设在龙岗镇的北面,占地约百余亩,上面有土障碍、堑壕、跑道、篮球架等设施。分校同时在中市口设了号楼[3]。抗大八分校驻训龙岗,环境比华中地区其他分校安定得多,所以八分校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正规化办学。1942年8月,在华中总分校教育会议上,陈毅军长表扬了第八分校在教育和教学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他说:“八分校注重军事演习,开办文化预科,注重体格锻炼,注重学校生活的严格化、养成严格的军人生活。”

1943年5月,八分校奉命撤出龙岗,回驻靠近军部的葛家巷、千棵柳一带。1945年大反攻前夕,八分校最后一批学员分配到新四军二师各前线部队,投入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至此,八分校光荣完成历史使命。

(二)抗大九分校在龙岗

1941年9月,奉新四军军部之命,抗大第五分校训练部副部长、苏中大队政治委员谢云晖率领的抗大五分校2个支队与新四军第一师苏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抗大苏中大队,隶属第一师领导。1942年5月,抗大苏中大队奉命改为抗大第九分校,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兼任校长。

抗大九分校成立不久,1942年6至8月,又碰到日军的“扫荡”,分校经常在转移途中进行教学,白天上课,晚上转移,有时还担负战斗任务。敌情最严重时,分散转移到黄海中的海船上学习。

1943年5月,抗大九分校来到达天长县的大通镇,休整1个多月,总结了苏南反顽战役的经验教训。7月全校奉命从大通镇移驻龙岗镇正规办学。抗大九分校到达龙岗后,陈毅、张云逸等领导同志先后到龙岗九分校视察慰问。陈毅说:“你们是日行百余里,爬山渡江过铁路,是从龙潭虎穴里闯过来的,很不错。你们有一面战斗、一面学习的经验,要好好总结。”领导的关怀,使全校师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1944年3月,奉第一师师部命令,抗大九分校离开龙岗,经淮北返回苏中继续办学。5月,改为苏中公学[4]。

二、抗大在龙岗的先进事迹

抗大八、九分校驻训龙岗期间度过了一段难得的环境相对安定、驻地集中、开展正规办学的黄金时间。这期间涌现出诸多先进事迹,流传着众多佳话。

(一)对党忠诚,勇于担当

對党忠诚,绝不是仅仅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在抗大八、九分校,无数抗大学员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勇于斗争,敢于牺牲,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发愤图强、顽强拼搏。抗大九分校从1942年5月成立开始,就面临日伪军的“清剿”和国民党顽军的围攻。1943年4月,九分校几经辗转到达苏南溧水,日伪军加紧对苏南地区连续“扫荡”。同时,国民党顽固派顾祝同调集主力部队共12个团1.5万人[5],大举进攻溧水地区,妄图消灭苏南的新四军主力,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4月12日,国民党部队发动全面进攻,苏南新四军部队和九分校学员们奋起反击,战斗十分惨烈,经3天3夜激战,取得苏南反顽战斗的胜利。九分校在战斗中,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近200人,其中阵亡的团级干部3人,营以下干部和学员105人,但无一人叛党、无一人投降。抗大九分校突围后,师部决定让九分校渡江北上,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的淮南抗日根据地休整和继续办学。4月22日傍晚,九分校约600余人,一夜之间急行军近70里,穿越封锁线,在南京附近的龙潭穿过铁路,到达江边的营防口附近,在当地地下党同志的帮助下,从沙窝子顺利登岸,脱离险境。在六合县马集镇的松柏林里,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沉痛悼念在苏南反顽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学员们唱起了《英雄们还活着哩》(由吴镇作词、沈亚威作曲)[6]挽歌:“啊!真理的英雄们没有死,他们含笑矗立在铜山巅。让抗战的害虫们永远摇头伤叹,让人民向真理的英雄们举手高喊!”试想下,当时如果没有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担当,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又怎么会甘于奉献、视死如归?

(二)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信念是思想之魂,行动之根。在龙岗期间,无论是陈毅、张云逸、邓子恢、罗炳辉等新四军高级将领,还是抗大八、九分校的2000多名学员和将士,他们身上共同的特质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抗大八分校的政治指导员何泽州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先辈在艰苦卓越的革命战斗环境中,之所以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自己的艰苦奋斗为人民大众造福,爬雪山、过草地、以野菜充饥,把荒山和大地当床,直到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唯有信念坚定,才能不惧危难;唯有信念坚定,才能勇往直前。

(三)军民一家,鱼水情深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在龙岗,张奶奶追病号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7]。1942年春,新四军第二师政委郑位三因积劳成疾,在龙岗休养,住在镇南头的张奶奶家。随行人员李科长重病卧床。房东张奶奶帮助烧水煎药,时常烧香祷告,求佛保佑。有一天,突然不见了李科长,张奶奶四处打听,同志们都支支吾吾,说李科长去别的地方看病了。后来,当她得知身患重病的李科长已经搬到了镇上城隍庙里,又生气又心疼,坚决要求把李科长抬回她家养病。原来李科长知道自己病重,怕死在老百姓家里不吉利,瞒着张奶奶连夜让战友们把自己抬到庙里。后来,在张奶奶的精心照料和医务人员的用心治疗下,李科长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在龙岗这样“军民一家亲”的事例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讲军民情深,在龙岗这就找到这种传承。

(四)纪律严明,作风扎实

党的纪律就是党的的生命。在新四军序列中,“二师出干部”颇有名气。这与二师干部严格要求自身、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密不可分。1942年夏,也就是郑位三在龙岗养病期间,经组织介绍,新四军总部卫生队蒲云同志来到龙岗与他结婚。面对着新婚的妻子,郑位三说:“蒲云啊,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作为丈夫,我应该关心你,爱护你,但作为党的干部,我要向你提出3个要求,你必须遵守!这也算是我对你的约法三章吧。第一,公家给我发东西,若有你一份,你就要,若没有你的,你就不能向组织伸手,不能搞特殊;第二,若有领导,同事或下级找我谈工作,你不要在场,更不要干预我的工作;第三,不能以我的名义向公家多要东西。”此后几十年间,他们夫妻一直坚守着这三条原则。正是抗大干部和学员们严明的纪律要求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龙岗人民的好口碑。

三、抗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学常新;历史是最好的营养液,催人奋进。从1941到2021,从八十年前的抗大八、九分校到今天的抗大八、九分校纪念馆,无论何时何地再读这段动人心魄的历史,其中蕴含的感人事迹和抗大精神都能够激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汇聚起干事创业激情。

(一)把准政治方向,对党绝对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对党忠诚在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有着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革命战争年代,像八、九分校学员一样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发愤图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是对党忠诚。和平年代,边防战士“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情怀是对党忠诚;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诺言是对党忠诚;广大基层干部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担当是对党忠诚……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情怀。

抗大在龙岗时期正是所有学员坚定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守对党绝对忠诚之心,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今天,我们共产党仍然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决防止政治上“两面人”“两面派”;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以秦岭违建别墅和云南滇池违建案例为警戒,避免“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

(二)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理想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信念指引着坚定的追梦步伐。抗大始终坚持培养学员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抗大学员建功立业的原动力,也是抗大精神的灵魂。难以忘记,在民族危难之际,抗大八、九分校的学员正是抱着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齐聚龙岗,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难以忘记,1943年4月,九分校在苏南遭遇国民党重兵袭击,100多名干部、学员壮烈牺牲。幸存下来的学员没有一个退却,他们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情怀!

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理想信念为“精神钙质”,并认定她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密码”。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到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直到今天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无不是对理想信念进行集中“补钙”,9500多万共产党人正不断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从80多年前的抗大到今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今天的共产党人,肩负着民族的责任、人民的责任、党的责任。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使命,接过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任,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弘扬优良传统,走好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共产党的生命线。战争年代,抗大能够在敌后办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迹的背后根源就在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办学。1942年8月,抗大八分校师生与地方干群举办联欢会时,龙岗商民抗敌协會给八分校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越抗越大” 四个大字。八分校也回赠地方政府和龙岗民众一面“铜墙铁壁”的锦旗。寓意龙岗人民像铜墙铁壁一样护卫着抗大学员。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抗大的成功办学;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

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知心人”“贴心人”,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烦心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汲取群众智慧,汇聚强大力量;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来评判工作好坏,用干部好作风换取群众“好口碑”。

(四)勇于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

回望党的历史,重温峥嵘岁月,正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才取得胜利。抗大在龙岗期间,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规定,学员们到龙岗时很多生活用具都是向百姓借的。他们离开后,所借的物件都一一归还原主。据龙岗人民回忆,在他们走后半年还派人回来调查核实物品归还情况。抗大八、九分校的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至今依然为当地群众称道。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今天,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党员干部面临着权力、地位、利益的诱惑,唯有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才能守住道德高线、规矩底线、纪律红线。要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兴趣爱好,远离低俗庸俗恶俗的不良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良作风。要学习好领会好遵守好党内法律法规,形成在纪律约束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身边人,规避出现开“夫妻店”,搞“兄弟连”现象。

几十年来,龙岗民众用心呵护着抗大旧址,把抗大在龙岗的这段历史当成宝贵精神财富,一代讲给一代听,一代接著一代传。今天的龙岗古镇,“养在深闺人初识”,正期待着新的辉煌。抗大遗址红色文化的开发传承、龙岗党校的建设使用,古镇的状元文化、芡实之乡开发建设,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未来的龙岗,必将再现新的更大风采!

参考文献:

[1]温瑞茂.张云逸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142.

[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299.

[3]戴月林.抗大分校在龙岗[J].党史纵览,2015,11:21.

[4]鲍汗青、徐充.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3.

[5]鲍汗青、徐充.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3.

[6]李伍伦.抗大在龙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25.

[7]李伍伦.抗大在龙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83.

猜你喜欢
龙岗精神力量
己亥暮春游隆中杂诗
平静
赵查:龙岗教育的追光者
48集连续剧沸腾的群山
俯仰
解读《我是如何学会驾驶的》中男主人公的恋童癖倾向
网络爱国主义的精神源流与现实特征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社区民生大盆菜”:基层治理微改革的创新实践
体育产业悄然崛起的龙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