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丽
【摘 要】初中是学生品德建设的重要时期,而此时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叛逆心理逐渐显露。传统的德育教学更注重理论式的说,往往老师按照教学标准进行思想内容宣讲即可,但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初中所接触的事物更加多元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泛,而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领导者的重任,对学生开展关键性德育教学,从语文课堂和语文知识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策略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素质教育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初中语文教育负担更加重要,也需要语文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成长规律,不断的创新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指导,并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细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德育学习环境。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价值
初中生认知能力不强,如果是过于理论化、机械化的教学形式,很难让学生接受,也并不利于学生深入记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分析考虑,尽可能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具象印象,便于学生理解,也可以更多以探索故事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感受传统美德的意义所在。初中生天生爱玩爱闹,并不能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尤其在传统美德思想教育课程中,老师会采用大篇幅的理论说教,学生们很大部分时间都无法理解,自身的情感也没能融入到教学当中。为了更好的能够让学生具有学习体验感,老师通过语文课德育的结合,提升学生的传统美德情感。当前的语文德育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老师不能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通过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后期的德育教学具有铺垫性作用。
二、现代初中德育教育的趋势与问题
初中生的心智和行为都不够成熟,他们喜欢探索世界、了解世界,但是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初中生无法分辨各种信息的优劣,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同时初中生也处于青春期阶段,有的时候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让初中生感觉自己被尊重、被理解,同时也愿意模仿或学习老师的言行,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模范榜样,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准。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都采用应試教育形式,因此传统教育理念对当代的教师也有一定影响,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教育最主要是看重教学成绩,而忽略了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德育教学往往流于表面,教师只是抽出部分时间进行理论性的说教,没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化、合理化的探究,缺乏科学教育对策。初中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一环,承接小学、链接高中,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总体德育体系还不够完备,德育工作的开展也较为零散。
三、德育素质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语文知识的中的德育内涵
我国历史文化悠长,很多语文知识都渗透着传统美德的思想含义,例如端午节是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重阳节是对老年人的尊敬,因此传统节日可以成为初中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创设各类不同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将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同时还能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渊源及意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另外,老师也可以结合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不同的节日风俗,例如多媒体视频演示、网络动画等,让语文中的德育内涵与思想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降低美德理解的难度,使得传统美德的教育途径更加多元化。
(二)有效融合提升语文知识渗透的效果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想,因此初中语文老师不能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过多干预,而是要注重自身的引导性,因此就要求老师对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学生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深入的了解可以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起桥梁,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也会更加顺畅。这个阶段的初中生有了一定自尊心,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言语和举止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面对学生犯错等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情感融入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此实现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效性。
(三)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合作与自主精神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家庭背景,因此显现出来的个性也千姿百态,初中语文老师在德育教学方面不能将学生“一视同仁”,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同时也要强调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注重团队配合。无论在学习或课外活动方面,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班级的课堂秩序不允许破坏,班级的集体活动需要全力以赴,这些都是集体荣誉感、集体意识的外在表现,老师要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让大家意识到班级是一个整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班级为重,以此不断强化班级凝聚力,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教学的效率。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因此采用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语文老师要尽量摆脱理论式的说教形式,注重潜移默化的教学引导,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性格可塑性及模仿性,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除了基础的知识外,还要探索其中的德育与美学内涵,也可以对学生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就可以为德育教学提供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初中生教育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成绩深入分析,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并秉承理解、尊重、信任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借助自身的榜样,帮助呵护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君莉.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读与写,2020,17(25):58.
[2]郑桂红.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