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也是学生新知识的源泉,只有建设高效课堂,才能保证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优化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到底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呢?为此,本文将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课堂实验活动、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四个维度入手,文章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具体方法及科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为一线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初中物理教师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世界里,坚持合理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模式,克服了许多物理学习和学习的难题,使学生在处理了大量的物理问题之后,能够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途径和模式,使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之后,能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难题产生全面的认识和体悟。要让学生克服大量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障碍,在物理世界里,能够超越自我的不足,进而让学生在物理世界里对自己产生更大的超越和更大的进步,这对学生的意义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由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不再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教学手段,而是从教材中提炼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物理问题,通过创设有悬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开展思考、分析、探究等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例如,在教授“液化和汽化”这一课时,这部分内容较简单,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沸腾、蒸发的现象,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笔者会根据教材设定问题。首先,笔者会引导学生学习汽化和液化的相关理论知识;随后,笔者会结合这部分教学内容,来提出问题,如,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液体沸腾时的特征是什么?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来展开分析,从而对本课程的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组织课堂实验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抛弃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使实验在物理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开展各种探究性实验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仪器、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实验原理,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从而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
举例来说,在教授“串联和并联”这一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电路联接的简单方法,能够识别电路的组成成分,而本节课就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所展开的拓展提升,主要是要以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掌握。首先,笔者会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然后笔者会再组织学生做实验,在实验正式开始前,笔者会让学生绘制电路图,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准备,随后,学生根据电路图,把电路连接起来,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这部分知识。
三、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探究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在课前准备阶段,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科学地把他们分成4-6人;在教学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团体间进行讨论、互动、交流,达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的目的,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授“磁现象 磁场”这一课时,本课程内容较难,因此学生要经历一套完整的探究过程,课程开始前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分别对每一组分别设定不同的探究任务。当讨论结束后,笔者会再选出一位代表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笔者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辅助课堂教学,直接去唤醒学生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比如,“电生磁”这节课也是以实验为主的,但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内容难以实际操作,所以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先介绍本课程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电与磁的关系,并运用信息技术来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模拟整个实验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步骤都有全面认识和理解。
总之,构建有效课堂是教师组织和开展教学的根本目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师顺应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各种创新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明确教学的本质要求,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促进学生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速娟.基于精准课堂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5):137-138.
[2]任智才.基于“课前-课堂-课后”环节全面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20,18(0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