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提升,高度发达的工业与相对落后的农业、高收入的城市居民的与低收入的农民之间的二元结构矛盾越发突出,生产过剩、销售困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研究流通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而研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意义重大。
【关键词】流通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城乡收入差距
1.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得到明显提高。据数据显示,2020年湖南省地区GDP达到41781.4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8%;2020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89元,比上年增长了4.7%;2020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85元,比上年增长了7.7%。虽然湖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贫富差距日益悬殊。而流通业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流通业的交易效率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分工水平,有利于各个区域有效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一体化发展。
2.机理分析
2.1流通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
2.1.1流通业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
在经济转型发展阶段,随着流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一,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时空距离,提高了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效率和资本的流通效率;其二,批发零售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加速商品流转、提高交易效率、并及时有效分享产销与供求信息的重要桥梁;其三,住宿餐饮业的发展为人力资本流动提供了便利、快捷的外部条件。
2.1.2流通城乡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流通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都将因此而导致差异化程度扩大,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巨大的压力。比如,相对落后的乡镇流通发展水平增加了优质工业品与生活必须品进入乡镇消费市场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乡镇的优质农产品和工业品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流通不畅直接拉长了商品的循环周期,降低了社会再生产的循环效率和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既不利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产出效能的提升与产业深化,也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2.1.3流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合理、有效的流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提高流通业效率的基本保障。一方面,当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经济效益没有完全释放,且流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时,不断增长的流通固定资产投资既有利于提高流通产业增加值和流通劳动投入产出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流通城乡结构差异;另一方面,当流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经济优势完全得到释放,且流通发展赶上甚至于超过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时,不断追加的流通固定资产投资推动流通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就可能不明显乃至于消失。
2.1.4流通劳动投入产出与产业结构升级
当前流通产业整体呈现出劳动密集型发展特点,随着流通劳动投入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一方面,随着流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和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发达的流通促进了人才、技术等核心要素的快速流动,不仅仅推动和促进了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同时也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三次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2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产业结构不合理会造成就业结构扭曲,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移,农民增收渠道和方式远远不及城镇居民,由此产生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见图2-1)。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是不同步的,那么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调整速度会相对滞后,就业结构调整滞后将影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会通过就业结构变化而变化。
2.3 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本文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流通业研究中心定义流通业辐射效应的思想,将流通业溢出效应细化为物流溢出效应、商流溢出效应、资金流溢出效应和信息流溢出效应四个部分。
2.3.1物流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物流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物流成本水平。如果农村交通不便利,且比较偏远,那么物流企业基于总成本的考虑,则不会选择发展农村地区物流。二是物流效率水平。除了成本考虑外,物流的效率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选择。在交通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城乡的远近也会影响物流企业的入驻。如果物流效率引起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偏离,城乡发展差距拉大,那么该农村区域的收入水平难以提升,城乡收入差距自然会扩大。
2.3.2商流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企业为降低成本也会选择离城市较近,或者就在城区作为生产产地。这种区位选择倾向会导致生产投资者和商贸投资者向城市和城市周围集聚,导致农村被沦为外围。这将进一步恶化城乡产业分布,农村难以脱离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结构,這种产业结构性差异将恶化城乡收入差距。
2.3.3资金流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实际上,在投资、生产、贸易集中的区域也是资金流集中的区域。城市经济在投资充裕的条件下,基于优惠政策,商品贸易投资、生产投资以及其他服务业的投资都会大量集中,并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且劳动人口向城市区域集中,这必然会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3.4信息流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农村居民由于多种因素难以获得城镇各类信息,而城镇居民因为农村信息流的障碍难以获得农村信息,城镇经济的发展无法带动农村经济,投资者也因为市场信息不足不会涉足农村,农村自身对自身的信息了解也不充分,这时大量居民基于对城市的向往而流出农村,这是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难以回流的重要原因。
3.实证分析
3.1 指标设计
3.1.1 流通业发展指标
流通业规模。产业规模是衡量流通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直接指标,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值衡量。
流通产业效率。选取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批零比衡量流通产业指标,该指标通过反映商品流通业渠道的长短来衡量流通产业效率。
流通业技术创新。流通业技术创新指标是反映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互联网用户数占居民总用户数的比值来衡量。
3.1.2 产业结构优化指标
本文在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起的中介效应检验时,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解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计算方法如下:把三个产业的比重组成一个三维向量X0=(X1,0,X2,0,X3,0),而后计算出X0与X1=(1,0,0),X2=(0,1,0),X3=(0,0,1)的夹角 、 、 。其中夹角的计算公式为:
3.1.4控制变量指标
指标体系中还包括以下5个变量。经济发展水平指标(PGDP)。可以使用各市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政府干预程度(GOV)。政府干预程度=各市州地方财政支出/各市州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指标(URB)。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数/总人数。对外开放水平指标(OD)。对外开放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GDP。人力资本含量指标(HUM)。人力资本含量=各市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各市州总人口数。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描述
3.2.1数据来源
本文流通业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湖南省14个市州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2.2 假设提出
通过影响机理分析部分,本文提出了四个假设:
假设1:湖南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影响。
假设2:湖南流通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影响。
假设3: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影响。
假設4: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湖南流通业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3.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为了提高回归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然后采用ADF检验方法来进行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1所示。
本文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层级回归的方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用流程图可以简单表为图3-1所示。
3.3.2 模型估计结果
为了研究清楚湖南流通业发展是如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本文通过使用EVIEWS8.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见表3-2。
3.3.3 传导路径分析
(1)假设检验及传导路径
从表3-2结果可知,在模型(1)中,三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三个系数之和远大于0,所以假设1可以从回归结果中得到证实。在模型(2)中,流通业发展规模、流通业发展效率和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假设2湖南流通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影响。在模型(3)中,因变量与中介变量共同纳入回归方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回归系数显著性通过检验,上述结果验证了假设3。流通业发展三个指标的回归系数与模型(1)中相对应的系数相比明显变小,验证了假设 4。
(2)中介效应分析
从流通业发展规模的角度分析,湖南流通业发展规模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只有一条:CSC-IW-TL。这条路径中介效应为 -0.0235。随着我国商贸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面不断拓宽,于是商流的溢出效应可与城市非农产业发展相结合,促使城市的整体就业面不断拓宽,对劳动力需求不断提高,进而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机遇。
从流通业发展效率的角度分析,湖南流通业发展规模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有两条:CEF-IW-TL和CEF-IW-TL。第一条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014,这条传导路径对城乡收入差距长影响作用比较小,源于流通业渠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作用比较小。第二条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05。随着湖南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促进它们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分工角色更加明确与合作更加密切,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提供服务的程度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这一过程,湖南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提高,进而影响地区收入差异。
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湖南流通业技术创新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有两条:CTI-IW-TL和CTI-IW-TL。第一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是0.0172,作为极具区位优势的流通产业集中地,必然也是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产业的地区,或是扩散而来的人力资源、先进技术和各行业的先进产品等,以流通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条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0402,由于马太效应导致贫富差距,即发展较好的地区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入发展较好的地区,落后地区的人才及资源流失,导致地区差异。所以,湖南流通业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同时可以通过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偏离度缩城乡收入差距。
4. 政策建议
首先,投资者在投资选择上更多的是考虑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即农村投资条件。其次,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人口也存在很大的吸引力。还有,农村商贸仓储设施和运输设施的建设可以就近招聘当地农民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要发展农村,减少城乡收入差异,首先需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要改善农村收入水平,除了要改善设施、引进企业外,也需要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入,改善农村当前老人妇女集中,而中青年劳动力流失、高知识高技术劳动力缺失的格局。对此,政府应该继续强化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政策措施,实现城乡人口结构协调。实际上,劳动力的回流也会带动农村消费的回流,扩大农村市场,有利于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
再者,流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省农村流通发展的障碍,政府应该培养实用型流通人才进入农村流通市场,提高农村流通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助推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萍. 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动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10):193-194.
[2]范炳絮. 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09):10-12.
[3]苏俊华,吴丹洁,彭海阳. 商贸流通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07):46-48.
[4]马强文,申田. 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J]. 宏观质量研究,2017,(01):35-46.
[5]霍炳男.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17,(04):110-112.
作者简介:
钟牡丹,1991,女,汉族,湖南邵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