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公认的难点,而看图作文看似简单,很多人会认为把图意表达清楚就行了,但是怎么样将简单的图画变成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根据教学实践对怎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看图作文写好进行探索。
关键词:看图作文;想象;策略
我们都知道看图作文教学的两个步骤是引导学生“看图”和“作文”。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图意并不难,难的是怎么样将简单的图画变成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我认为要突破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所谓“丰富”就是要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过程和人物活动的细节等;所谓“合理”就是想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呢?下面以看图作文“放风筝”为例作说明。
一、看图时结合想象来完善记叙文的四要素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要求是能写简短的记叙文。这次看图作文只有一幅简单的图画,要把它变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自然少不了“时、地、人、事”这四要素。而要完善这四要素自然少不了想象。
以下是完善记叙文四要素的课堂实录:
(一)想象时间
师:同学们,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为什么?
生:我觉得秋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因为秋天秋高气爽,适合放风筝。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在秋天的什么时候比较有空陪你们去放风筝?
生:秋天的星期天。
(二)想象地点
师:同学们,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你们觉得哪里是放风筝的好地方?为什么?
生1:我觉得郊野公园的草地是放风筝的好地方,因为那里比较空旷,风筝可以放得更高。
生2:我觉得秋天的田野是放风筝的好地方,因为秋收后田野很空旷,很适合放风筝。
(三)想象人物名字
师:图画上哪些人在放风筝呢?他们叫什么名字呢?
生:他们是小明和妹妹小丽,还有他们的爸爸等。
不管是想象时间、地点,还是给人物起名字,都应该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发挥,不用做什么限制,合理即可。
二、结合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想象,进行细节描写
简单的一幅图画是无法显示事情的经过的,因此,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解决之道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事情的细节。以下是课堂实录。
(一)观察想象人物的动作
师:小明和妹妹、爸爸是怎么样放风筝呢?
生1:小明爸爸举着风筝,小明拉着风筝线快速地往前跑了起来,小丽也跟着哥哥跑起来。
生2:到了一定时候,爸爸会把举着的风筝放开,小明跑得更快了。
(二)想象人物对话
师:结合你们放风筝的经历,想象一下,他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说些什么呢?
生1:首先,小明爸爸会说一声“放”,然后松开手,小明会跑得更快了。然后小丽会拼命地喊:“哥哥加油!”“哥哥加油!”
生2:风筝越飞越高,小丽会高兴地拍手叫起来:“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三)想象人物神态、心理活动
师:风筝越飞越高,小丽对小明说:“哥哥真棒!”如果你是哥哥小明,你听了后心里会怎么样?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生:我心里会非常高兴,脸上会露出喜悦的笑容。
师:风筝越飞越高,如果你是爸爸,这时你会做些什么呢?
生:如果我是小明爸爸,我会津津有味地欣赏小明放风筝。
不管是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还是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均来自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想象起来就不难,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了。
三、通过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拓展延伸
为了让文章变得更具体、更有趣,还可以通过想象对故事的情节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比如: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插曲。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结合你们放风筝的经历,想象一下,他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插曲呢?
生1:风筝越飞越高,小明正处在兴头上,没注意到旁边的大树,结果风筝线挂在树上了。
生2:风筝越飞越高,忽然刮了一阵风,风筝线突然断了,小明拼命地追趕,但风筝越飞越远,最后看不见了。
师:(追问生1)风筝挂在树上,接下来事情会怎么样呢?(追问生2)风筝不见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想象一下。
生1:风筝线挂在树上,小明想爬上树去把风筝线取下来,但被爸爸制止了。爸爸说:“风筝挂住了可以再买一个,如果人因为爬树而摔伤了,再多的风筝也换不回来了。”
生3:爸爸可以找来一根长竹竿把风筝线挑下来。
生2:风筝越飞越远,不见了,小明伤心地哭了。爸爸安慰他说:“风筝不见了也没关系,可以再买一个,关键是能够享受放风筝的快乐,就当是生活中的一点小遗憾吧!”
生4:妹妹安慰他说:“风筝不见了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再做一个。”
像“ 风筝挂在树上了”“风筝线突然断了”等许多有趣的插曲,虽然在图画上是看不出来的,但都是学生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事情,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很好地展开想象和描写。
四、通过想象让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本幅图画的是小明一家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情景,放风筝的过程当然应该重点记叙,但就放风筝这件事而言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让文章的结构变得更加完整。比如:想象放风筝前、放风筝后的事情。
师:结合你们放风筝的经历,想象一下,在放风筝前他们会做些什么准备呢?
生1:放风筝前,他们会去买风筝或自己做风筝。
生2:放风筝前,他们会去买些零食和水。
师:想象一下,在放风筝后他们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1:他们会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玩耍的快乐。
生2:他们会盼望下一次爸爸再带他们来草地上放风筝。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按放风筝前、放风筝时、放风筝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放风筝这件事情,其中放风筝时作详写,放风筝前、后作略写,这样一篇完整的记叙文“放风筝”就大功告成了。
(责任编辑:韩晓洁)
作者简介:杜志中,深圳市坪山区金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