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欣 李莉 周华 吴晓红
摘 要 以北京联合大学档案系收藏的古籍刻本为研究对象,该书存在残缺、变色、断裂等大量病害,严重影响其保存。为了延长该书的寿命,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工作。根据材料相似性原则,利用科学仪器选择适合的修复纸张。遵循古籍保护修复的可逆性及最小干预性原则,制定修复方案,开展修复研究工作,并总结出针对古籍的完整的保护修复方法。
关键词 古籍 古籍修复 古籍修复方法 古籍修复原则
中图分类号 G255.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2-14
★基金項目:2019年度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IT&TCD201904074);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百优计划(项目编号为:BPHR2018DS03)及学术探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PHR2017ES01)。
★作者简介:安欣,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书画保护与修复;李莉,中国民族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与修复;周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无损检测;吴晓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保护理论与技术。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ancient block-printed book collected by the Archives 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book suffers many damages such as missing parts, discoloration and fracture, which seriously affect its preservation. In order to extend the life of the book, it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and protect i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similarity, the suitable restoration paper is selected by using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versibility and minimum intervention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the restoration scheme is formulated, the restoration research work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mplet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methods for ancient books are summarized.
Keyword ancient books; ancient books restoration; ancient books restoration method; restoration principle of ancient books
近年来,我国古籍修复事业快速发展,一个明显特征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每一册古籍都有其特定的保存环境,因此需要对纸质文物的保存状况进行准确的调查,且采用最适合的材料与方法进行修复。
一、书目信息
1.书籍规格。该书为《续锦机》第一册,刻本,开本规格为27.3cm×17.3cm;板框规格为19.2cm×14.4cm。书叶为左右双栏,单鱼尾,粗黑口,共65叶,每叶11行,每行21字。此刻本前后均无副叶,仅上书衣还保留着。纸捻与线已断开,装帧形式为线装。
2.文献价值。《续锦机》是清乾隆年间一本具有总结性质的修辞学巨著,著者刘青芝,字芳草,号实天,晚号江村山人。《续锦机》结合了中国前人的修辞理论,继承了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秀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中国古代修辞学的成就,所以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修辞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说到《续锦机》,就不得不提一句《锦机》。《锦机》是金代元好问所著的修辞学专著。元好问《遗山先生集》卷三十六中所写的《锦机引》中提出了“法度”的观点,“法度”即著文的方法,要把文章都收集汇编,作为资料给后人借鉴,这就是元好问编《锦机》的目的,也是刘青芝撰写《续锦机》的缘由[1]227-238。
3.破损情况鉴定分析。(1)修复前保存环境。该书在捐赠给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之前的保存环境尚不明确,但在捐赠给学校后,一直存放在实验室的收纳箱里,并没有专业的保管人员对其进行专门性的管理保存。因在室内保存,温度相对恒定,同时没有阳光直射情况。(2)破损状况及分析。书口均已断开,书籍前后几页的天头部分残缺严重,地脚也有小面积残缺。虫洞遍布于书叶各个角落,有些书叶上有小面积水渍和污渍的痕迹。该书病害的产生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自然因素有温度、湿度、微生物等因素,诱发纸张本体出现变形、发黄、断裂及病虫。人为的包括因人为使用导致的水渍、褶皱、折痕、残缺、断线和书口开裂等现象。(3)破损原因分析。书叶中有很多大小不一且形状不规则的小面积破损,还发现书中有很多虫子的排泄物。推测是由于该书的保存环境并不理想,没能达到使古籍完整保存的良好条件,导致虫蛀病害。书叶天头、地脚的中间部分都有部分残缺,也是由于使用或保存不当造成缺失,无法保持书叶的完整。
二、科技检测
我国传统手工修复技术一般都是师徒口口相传,而且通常为经验之谈,疏于记录。随着科学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修复师可以通过检测分析仪器提供对修复工作有用的数据资料,从而帮助制定更符合文物特点的修复方案。
1.pH值检测。检测pH值的目的是看书叶是否需要去酸,酸化古籍按照酸化程度分别归入1、2、3级破损级次。pH值为4的破损古籍为1级破损,表明这类破损古籍已到必须去酸的程度;pH值为5的破损古籍为2级破损,表明这类破损古籍已到应当去酸的程度;pH值为5.5的破损古籍为3级破损,表明这类破损属于建议去酸范畴[2]。经THERMO ORION 3-Star精密台式 pH计检测,该书pH值平均值为7.33。因此判断书叶属于中性,没有达到去酸的级别,故不需要对书叶进行去酸。
2.纸张厚度检测。根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补纸需要比原书叶薄,而且需要尽可能贴近原书叶的厚度[3]。为了做到数据准确,对原书叶不同部位均进行了厚度测量,原书叶的平均厚度为5.2mm。故选用的补纸厚度应薄于5.2mm。
3.色差检测。“色差值与视觉感受的关系是:当△E≦1时,几乎感觉不到色差;当1<△E≦2时,对色差感觉很小;当2<△E≦3.5时,对色差的感觉中等;当3.5<△E≦6时,对色差的感觉明显;当△E>6时,对色差的感觉强烈。”[4]32根据《要求》中的要求,补纸颜色要贴近原书叶且稍浅[3]4。补纸时间长之后会氧化变黄,颜色变深,若补纸颜色比原书浅,那么一段时间以后补纸颜色会更贴近原纸。首先检测了原书叶的色度值作为标准,计算出各补纸与原书叶的色差值。结合“可辨识性”原则,既要能看出修复后的痕迹,又要贴近原书叶的颜色,所以符合标准的有1号和4号补纸。但1号补纸△E*ab为负值,偏蓝色,而书叶是偏黄色的。综上所述,4号补纸为最佳选择。
4.纤维检测。
用赫式染色剂将样品染色后开始检测。根据纤维检测仪放大到20倍可以观察出,原书叶的纤维呈现黄绿色,能清晰看到大块薄壁细胞,纤维硬挺而且比较尖。这些都符合竹纤维的特性,故原书叶为主要由竹纤维构成的竹纸[5]12。
根据纤维仪观察可以看到大量黄绿色纤维,且纤维硬挺细长,还能看到大块的薄壁细胞,这些特征推断属于竹纤维。还能观察到少量的不光滑的纤维,可以大致推断出该纤维是麻。所以,补纸基本由大量竹纤维和很少量麻组成。
根据《要求》,要选用贴近原书叶材质的补纸[3]。原书叶为竹纸,补纸基本也由竹纤维构成,所以可取。
根据观察可以看出大多数纤维的特征是细长,两头尖,而且可以观察到纤维上有横节纹,特征符合檀皮纤维[5]179。而在图7可以看到明显有一根红棕色纤维,纤维两边尖细且能看到胶叶,周围还有很多方形或菱形晶体,这比较符合构皮的特性,所以周围的晶体是草酸钙晶体[5]174。可以推断出溜口纸是由多数檀皮纤维和少量构皮纤维组成的混料。
三、方案制定与修复流程
1.方案制定。古籍修复应采用“整旧如旧”原则。修复后的书籍尽量保持书籍原貌和装帧特色,最后装订书籍时也要按原来的样子进行还原。上书衣缺损部分,用相近颜色的皮纸进行托裱。在下书衣丢失的情况下,寻找与原书衣颜色相近的书衣,裁成书籍大小后做成筒子皮完成装订。为了更好地保护书叶,必须在前后各添加两张护叶。对于书叶和书衣上的黄色污渍,采用水洗法进行清洗来淡化痕迹。用酒精擦拭书叶,起到杀菌的效果。断裂书口用皮纸溜口,增加耐折度,在修复的同时起到加固的作用。书叶上的虫蛀和残缺用修复补纸进行补破。补破尝试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手工补破,另一种采用手工纸浆补书法。(1)修复原则。国内古籍修复的原则主要有安全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可逆性原则、最少干预原则和可识别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要求须保证修复对象的安全,不在修复过程中对古籍产生损伤,并采取相对保守的做法。“真实性原则”要求在修复工作中不增添或修改古籍原本的样貌状态或内容。“可逆性原则”要求材料和工艺可逆,一般采用传统古籍修复中用到的浆糊,可以有效契合可逆性原则。“最少干预原则”应采取适当的修复手段,避免过度修复。“可识别性原则”指的是可以看出修复痕迹,辨别原物与补配的部分。(2)配纸。在修复工作中,需要用到三种类型的纸:修复补纸、溜口纸和撤水纸。首先,修复所用的补纸要选用与原书叶最大程度接近的纸质,从造纸原料、厚度、色差等都要最大程度接近,即遵循可识别原则,能看出修补痕迹最佳。选用补纸有两个原则:“宁浅勿深”“宁薄勿厚”。结合科学检测结果,选用了4号补纸作为修复补纸。第二种是溜口纸。书口部分因为长期折叠而且是接触最多的地方,故选用皮纸。皮纸有韧性,撕裂度和耐折度非常高,能够很好地加强古籍纸张强度,而且皮纸非常薄,质地柔软,修复后书籍的使用寿命会相对延长,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通过科学检测的数据,选用了1号溜口纸。第三种是撤水纸。现在基本选用高丽纸。撤水纸的要求就是吸水性越强越好,而且吸水后自身不会变形。每次修复涂上浆糊水后,用吸水性強的撤水纸进行吸附,迅速干燥会极度加快修复进度,从而有效提升修复效率。(3)糨糊。古籍修复所用的浆糊是用小麦淀粉制成。面粉打出的糨糊更黏,由于南方气候比较潮湿,修补后书叶长时间干不了,纸张湿气大不好黏连,所以南方一般用面粉。相反,北方干燥湿度小,一般多用小麦淀粉。打糨糊通常用打制法或熬制法制成,熬制法打出来的糨糊太黏。遵循“可逆性”原则,为了更方便揭开则使用打制法。古籍修复中的浆糊在使用时,浓度要控制在1%—5%之间。糨糊的稠稀度对修复效果是有影响的。浆糊太稠,容易在书叶上留下痕迹,还可能形成结块,不利于古籍的保存和保护;浆糊太稀则黏合力度不够,可能会对古籍造成二次伤害。
2.拆书。拿到古籍后,首先记录基本信息并拍照。遵循“不出现保护性损害”即“安全性”原则,在拆书衣时,在尽可能不对书衣和书叶造成损害的条件下完成拆除工作。拆书的基本步骤分为拆书衣、撤纸捻和分离书叶。
3.洗书。洗书有很多种方法,如水洇法、水冲法和水浸法[6]88-92。在先前的准备工作中,检测出书叶的pH值属中性,不需要去酸。即使需要去酸,清洗本身就是一种去酸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最简单,也最安全。水冲法是比较常用也比较能清洗掉大量污渍的一种方法。洗书之前确认不会跑墨就可以开始操作了。将书叶依次排开,书口朝上,放在便于泄水的木板上淋浇。淋书的水为8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浇若干次。洗书叶时在书叶上铺一条湿的白毛巾,浇淋直至流出的水变清澈即可停止。清洗过后的书叶先用手掌轻轻按压,挤出多余水分后,小心提起书叶放在撤水纸上反复吸水,待书叶五六分干时,将其分开。待七八分干后再用针锥尽快将书叶揭开,以防受到氧化而颜色不一致。整个揭开后放在撤水纸中,待到微潮时,再重新铺上撤水纸放入压书机压平。
4.溜口。该书所有书口均断开,所以每一页都需要溜口。遵循“先中间、后四边”的修复原则,拿到每张书叶后的首要一步就是溜口。若先修补其他地方,涂上浆糊后会导致纸张收缩,书叶无法对齐。按照《要求》,溜口纸厚度要在0.02mm-0.04mm之间,宽度在1cm—1.5cm之间[3]。
5.补破。修复技法大致有三种:掏补、补破和纸浆补书。掏补一般运用于破损较少且破损处不伤及书口书脑的情况。联大保存本破损较为严重,在不伤害书籍的前提下需拆书进行修复,选择传统补破法或手工纸浆补书法两种技法。
四、结语
在修复完书叶后又对书叶进行了pH值的检测,书叶pH值平均在7.53,呈中性。这说明选用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正确的修复工作,不仅能够完成修复工作,还能对书叶进行保护,使纸张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性。
在修复《续锦机》刻本时,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破損很多。补破采用了传统方法和纸浆补书法。
纸浆补书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纸浆水分太大,不利于书叶干燥,太多水分长时间不挥发很有可能导致书叶变黄。即使用了新材料,也就是硅藻泥垫板,水气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就完全蒸发掉。在后期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多地运用补破技法,只有书叶上仅存一些极小的破洞,才会采用纸浆补书法。这样效率也相对来说提高了不少。
虽然现在的科技飞速发展,但是传统手工技艺是不能丢弃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例如修复纸的选用就可以通过检测纸张的厚度、色差、纤维等来帮助修复者完成修复工作。选用合适的修复纸对于古籍修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意味着修复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同时还牵扯到未来的变化发展。有些古籍在修复过一段时期之后,补纸会发黄,甚至比原书叶的颜色更深。还有的古籍在修复后更加脆弱,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工作中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全基.古汉语修辞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
[2]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 22-2006)[S].
[3]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 21712-2008)[S].
[4]王秋晓.颜色的质量评价及色差的计算[J].出版与印刷,2008(4).
[5]王菊华. 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 中华书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