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摘 要:人们乐于欣赏音乐,但又对音乐的理解难以深入,原因在于欣赏主体没能从音乐要素中挖掘出音乐的内涵,没有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缺少音乐欣赏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全面了解音乐要素、准确表述音乐要素、合理解释音乐要素和综合提炼音乐要素四个步骤,可助学生成为合格的听众,真正成为具有音乐欣赏能力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音乐要素;音乐欣赏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给人以愉悦和享受,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欣赏音乐自古就是人们缓解压力、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不二选择。然而,许多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难以深入,只是觉得听起来好听或不好听,尤其在听到陌生的一些纯音乐时,无法在脑海中勾勒出音乐形象,更难以触及到音乐的内涵。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在于欣赏主体没能从音乐要素中挖掘出音乐的内涵,没有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缺少音乐欣赏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因此无法对音乐进行深度欣赏。
用音乐要素敲开音乐欣赏之门,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听众,真正成为具有音乐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是当下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音乐老师在指导学生认识音乐要素与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方面当如何着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如下方发,在此与广大读者分享。
一、全面了解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他们共同塑造音乐形象。换言之,音乐要素也为音乐的表现手段。既然音乐要素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那这种手段就不能只被音乐创作者所掌握,音乐欣赏主体也应当了解。音乐教师作为音乐审美的引导者和塑造者,有责任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要素。所谓全面了解,也就是说不能仅仅了其解基本概念,而是要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多的去了解和感受音乐中各种要素的情绪和情感指向,寻求音乐要素与人的联系。譬如,节奏型是指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让学生记住这样一个概念并非难事,除此之外还应从中得出:“不是任何节奏都可以叫节奏型”这样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了解更多能够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典型节奏型。音乐要素了解得越多,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所能听见和看见的东西也就越多,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就越高。相反,对音乐要素了解的太少,则其音乐感受与欣赏层次也会备受局限。因此音乐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时,一定要努力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要素。
二、准确表述音乐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以口语进行交流,养成了诸多语言习惯。要知道习惯用语不一定都符合语法规律,许多时候的习惯用语是不能替代专业术语的。例如老师让学生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和《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针对两首乐曲的节奏发表意见,学生起来回答:“《赛马》的节奏快,《二泉映月》的节奏慢。”乍一听这样的回答没毛病,可仔细一想,节奏指的是音的长短关系,在某一拍或者某一乐句中音符的数量均有不同,组合方式也有所不同。而快与慢是针对音乐的速度而言的。因此,这种回答当应用于回答音乐的速度要素的提问,不应当用于回答节奏要素的提问,因此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回答应该是:“《赛马》的节奏比《二泉映月》的节奏密集。”或者是:“《二泉映月》的节奏较《赛马》的节奏松散。”同样,当谈及音色要素的时候千万不要只说音色优美,一定要说出具体的乐器名称。
三、合理解释音乐要素
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老师的常规做法是从聆听音乐开始,紧接着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然后是音乐的主题旋律视唱,接下来就是曲式结构的分析。数年之后,发现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笔者认为,仅有欣赏教学的程序而没有音乐审美的实质是不够的。合理解释音乐要素,阐明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才是深度欣赏音乐的突破口,进而顺利揭开音乐神秘的面纱,直击音乐的主题思想。例如在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欣赏过程中,在对歌曲进行聆听之后,师生可以从解释歌曲的旋律要素入手,第一乐句为旋律5332-|,从soI进行到mi最后到re,进行的方向是下行,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分别是:2 1 6 5,也是一路下行,结合音响效果,足以得出音乐旋律表现的是一个极度悲伤、凄凉的音乐形象這一合理解释。
在低年级的旋律感受教学中,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每一个乐句的旋律线画出来,将抽象的音乐旋律变得直观形象,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也就一目了然了。
四、综合提炼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众多,每一种要素都有其自身的定义,但具体涉及不同的作品时,往往又具有特殊的含义。比方说速度要素中的“快速”既可以表现欢快、愉悦的情绪,又可以刻画紧张、惊险的氛围,在作品分析中不可以主观片面地采用一种解释,也不可两种解释同时采用,需要欣赏主体结合其他的音乐要素加以综合提炼。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展开部的副部音乐:
1=G 2/4
音乐要素存在于音乐之中,经典作品中的音乐要素或许不是作曲家刻意的安排,但不经意间它就在那里,并默默地发挥着表现音乐的作用。音乐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音乐审美的耳朵,关键在于欣赏主体是否知晓。只有了解音乐的语言才能听懂音乐,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是审美的前提,相似的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带给人们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一致的,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相信只要你熟知音乐要素所对应的情感内涵,音乐欣赏之门就会为你敞开。
参考文献
[1]周世斌.中外经典音乐欣赏.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2011.
[3]李重光.基本乐理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