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沙田堤围的演变

2020-11-06 04:20陈恩恩
写真地理 2020年32期

陈恩恩

摘 要: 珠江三角洲沙田身处江河之中,是珠江三角洲海陆交接地带特殊的地理单元,其形成的沙田景观格局是人力与在地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堤围的修筑是沙田景观打上了人工的烙印的开端。文章通过研究堤围的历史脉络、形式演变和功能转变中的各个阶段的演变特征,发现堤围变迁在沙田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珠三角沙田;沙田景观;堤围

【中图分类号】P3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2.249

引言:我们现在看到的珠三角的沧海桑田,在唐代以前仍是一片汪洋,“南北朝时,番禺沙湾、茭塘两司还‘地多为海”。书籍[1]随着珠江及其支流夹带泥沙,长年累月的冲击,导致河口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沙坦。沙坦在河水冲击的减弱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慢慢淤积起来,发育成沙洲。沙田则指位于入海口附近因泥沙淤积而逐渐形成的沙洲在形成过程中借助人力辅助“积沙成田。

“昔筑坝以护即成之沙,今筑堤以聚未成之沙”[1],堤围是沙田开发的基础之功。泥沙在流水的作用下淤积成坦,人们在沙坦上种草,待沙坦较为成熟后开始在沙坦四周拍起堤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潮水的涨退。围起的沙坦经过数年垦殖,逐渐成为含沙相对较少的耕地。堤围的修筑技术的发展与沙田的开发是密不可分的,甚至说,沙田的开发历史是一部堤围的修筑史也不为过。

1 沙田筑堤护田的历史脉络

数千年以来,三角洲的淤积泥土给先人们带来了耕作的物质基础。在唐代,先后颁布减免水利兴修和垦辟农田税收的政令期刊论文[6],说明三角洲的人们耕种需要防御水患威胁,筑堤护田的行为也因而产生。据《番禺杂记》记载,宋元时期,人们只是在潮退时露出的沙田上种植水稻,在宋代珠江三角洲的若干条堤围的主要功能只是防御水害,此时沙田的发展较为缓慢。宋以后,人们为了逃避中原地区的战乱,迎来了一次移民高潮,大量的中原及居民希望“择地而迁,以咏乐土”。《新会乡土志》载:“新会民族之珠玑里来者,多居郁江两岸,迁民于此垦辟”。古籍[1] 珠江三角洲人口激增,使珠江三角洲有了开发的生力军。至宋末元初,沙田因人工堤围的修建而加速形成。《番禺县续志》卷43记载,沙湾何氏家族,就“纳价入广东常平司,买得土名第六沙田,乌沙田(鱼涡头北)、蚝门沙田(榄核北)”。古籍[2]可见,珠江三角洲民间的沙田以为数不少,且出具规模,这也造成了围垦农业经济的诞生。到了明代,由于宋代珠江三角洲的堤围修筑,固定了河床,加速了泥沙的淤积,再加上人工围筑技术的提升,此时的沙田达到一千五百到两千公顷。沙田的开发和人口的增长,产生了人们按照不同的自然条件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农业经济,如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沙田围筑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清代,随着围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沙田也成倍的增长,《敬学轩文集》记载,仅“成熟田亩,约得二千一百余顷”古籍[3]此时,在沙坦未浮出之前便采用抛石围垦聚未成之沙。至近代,还有何氏宗族留耕堂,以铁牛作为沙田暗界之用。清代技术完善,到了光绪十八年,万顷沙围田已达4000顷左右,堤围总是超过272条[3]。

总而言之,堤围的数量随着围垦活动的增多而增多,沙田的规模也随着围垦技术的提升而不断的增大,体现了沙田与堤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堤围的修筑,使人们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是人们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过程。也是沙田景观出现人工痕迹的开端。

2 堤围的形式演化

筑堤围是人们与江海争地的一种手段,堤围的形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自然因素,随着泥沙不断的淤高,堤围顺河道水流的走势而逐步修筑,主要是保护沿河的耕地,所以“堤高不满三尺”。二是社会因素,随着商业性农业经济和围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堤围进行了不断创新和改造。堤围的形态在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其发展过程从功能与使用情况两方面可以归纳出三种形态:1)基础形态、2)复合形态、3)变异形态。

2.1 基础形态

基础形态的堤围,目的在于保护沿河的耕地和聚沙,并未发展有与水争田目的,因此围堤数量较少,农业效益也相对较低。材料基本上是自然材料,方法上除了在垂直面對河岸进行泥土堆叠成堤加固外,还将硬泥堆砌覆盖在水平面上让河岸成基,使河岸上沙田不容易被风浪冲刷。按发展顺序又可归结为:植草形 、石头+木桩形、石头+木桩+硬泥基形。(见表2-1)

2.2 复合形态

基础形态中硬泥基的基是园圃,园圃四面开挖的沟用于灌溉,这是基田雏形。后来由于农田低洼,开始挖田筑塘。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大面积的基塘在大规模堤围水利基础上形成。按照地区的农业经济需求,在基围上种植桑树、果树、甘蔗等作物,形成典型的基塘农业。基塘农业兴起的同时,沙田的开发也达到了顶峰。早期沙田的耕种者居住地与耕作的沙田地相距较远;到后期耕种者多为疍民出身的佃农,人们开始在相对稳固的围堤上搭建茅寮用以居住。从此形成沙田景观中“河涌—茅寮—沙田”的栖息环境。农田形 、基塘农业形、 茅寮形的复合形态堤围也由此诞生。

2.3 变异形态

清末,珠江三角洲堤围的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功,加速了沙田的成形,创造了以多样基塘农业生产结构,石料的堤围起到了护堤的作用,让农物能避开水患的威胁。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施土地改革政策,人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来建造房子。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实行茅寮砖屋化,堤围上的建筑逐渐增多、增高。堤围工艺也在原有的基础上用砖石加围以增加堤围的宽度,防止水浸,因此堤围水平面上发展出了一条2-3米宽的水泥路。水泥路的内测才是一排排的小高层楼房。随着生活习惯的需要,一些堤围与楼房半开放院落结合,形成了村民休闲或停车的空间,一些堤围与茅寮结合,改造成楼房内部附属空间的一部分。此时不仅仅作用于农业生产,更结合当时的生活需求的开放形、半开放形、私密形的变异形态堤围出现在沙田景观中。(见表2-3)

3 堤围的功能转换

随堤围形态的变迁,人们对堤围的利用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堤围的功能也随之转换,具体表现为,早期人们开始在鱼游阶段的水下浅滩往里投石,同时采用筑围的方式将水排掉,加速田地形成,此时围堤的功能主要是屯田。数年后,泥沙淤积与堤围同高,为了防止潮汐上涨淹没,村民需要将河岸进行泥土堆叠成堤加固外,还将硬泥堆砌覆盖在水平面上的河岸成基。使河岸上沙田不容易被风浪冲刷。熟田形成后,村民还会在堤围上加建几层砖石,防止田土因水激塌陷。围堤在沙田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防护作用。到了清朝时期,政府废除疍民禁止上岸的条例,但是以佃农为主疍民没有自己土地建房子,此时堤围历数十年的加固,并且底部的基础是石基、木桩或硬泥,以致其相对稳固。另外,堤围还有防洪防潮的功能,在围堤上修建房屋是特殊环境因素下产生的结果,也是生活上的需上。堤围上从此出现了顺水茅寮的居住功能。总而言之,堤围的形态演变与功能转换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的结果。它的每一次的进步都体现出人类的生存智慧。

4 堤围中的生存智慧

堤围的进步不仅带动了沙田开发的演进,更处处体现一代代的耕沙人的生存智慧。如《与瑚中丞言粤东沙坦屯田利弊书》记载:“视水势之缓、急、广、狭以定其”纵、横、长、短之数”。期刊论文[7]和堤围技术发展方面,先从筑堤以聚沙,然后逐步沉石磊基,斥卤拍围,逐步将生荒改造成膏腴之地,都很好的体现了体现出人们是有观察,有方法地进行堤围活动的。同时,从筑堤以聚未成之沙到农田基塘的沙田农业,再到顺水茅寮,栖水而居的建造方式的产生,也时刻体现出人们随着生产生活的进步不断改造堤围的功能和随之作出动态适应的智慧。

沙田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筑堤以围田的生存空间格局特征——“人力围垦”与“沙地营居”,并将这种营城理念经过不断传播和转化,其中总结的生态智慧一直被沿用至今。这也揭示了历代以来人们在处理人与珠江关系中所展现的因地制宜的智慧。值得思考的是,沙田水乡这种独特的景观格局正在面临被消失的危机,对沙田文化景观价值的认识是紧迫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古籍:

[1] 光绪:《新会乡土志》卷七(氏族).

[2] 梁鼎芬:《番禺县续志》卷43页10,民国20年.

[3] (清)龙延槐:《敬学轩文集十二卷》,道光二十二年.

书籍:

[1] 谭棣华著:《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刘稚良:《沙田志初稿》,中山文獻第二辑75-88页,1948.

[3] 黄志扬:《南海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期刊论文:

[1] 张莎玮:《广州沙田地区景观变迁的历史渊源》[J].风景园林,2019,26(11):85-90.

[2] 孙兆乾:《广东沙田之现状及其整理办法》,广东省建设月刊,1937年第五期67-71页.

[3] 刘志伟:《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1999年第二期,14-24页.

[4] 冼剑民、王丽娃:《明清珠江三角洲的围海造田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学术论坛,2005年第一期.

[5] 西川喜久子著,曹磊石译:《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考》,东阳学报,1983.

[6] 陈亚利: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景观特征研究,2018.[7] 井上彻,《明末珠江三角洲的乡绅与宗族》,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卷,2009,65-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