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
一次儿子放学回到家里,进屋就说:“爸爸,今天某某同学的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我问为什么。儿子回答:“犯错误了呗!”那同学是他的好朋友,但有些日子不到家里来玩了。我依稀记得他讲过,老师要在他们中间选拔一名班干部。
我问他:“你高兴?”他怔怔地瞪着我。我将他召至跟前,推心置腹地问:“跟爸爸说实话,你是不是因此而高兴?”儿子呆呆地站着不说话。我又说:“为什么他的红领巾被老师收去了你会高兴呢?让爸爸替你分析分析—如果老师不打算在你俩之间选拔一名班干部,你倒未必幸灾乐祸;如果你心里清楚,老师最终选定的肯定是你,你也未必幸灾乐祸;你之所以幸灾乐祸,是因为你感到,他和你被选拔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甚至他被选拔的可能性更大些,于是你才因为他犯了错誤而高兴。你觉得,这么一来,他被选拔的可能性减小,你自己被选拔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你内心这种幸灾乐祸的想法,完全是由嫉妒产生的。你看,嫉妒心理多么丑恶呀,它竟使人对朋友也幸灾乐祸!”儿子听了低下了头。
我接着说:“如果他并没有犯错误,而老师最终选拔他当了班干部,你现在的幸灾乐祸,就可能变成一种内心里的愤恨了。那就叫嫉妒的愤恨。人心里一旦怀有这种嫉妒的愤恨,就会进一步干出不计后果、危害别人、危害社会的事,最后自食其果。”
儿子问:“大人也嫉妒吗?”
我说:“大人尤其嫉妒,一旦嫉妒起来尤其厉害,甚至会因嫉妒杀人放火。凡那样的大人,皆因从小的时候开始,就让嫉妒这粒种子,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是花园,不是苗圃,而是荆棘密布的乱石岗……”
儿子问:“爸爸,你也嫉妒过吗?”
我答道:“我当然也嫉妒过,直到现在还时常嫉妒那些比自己幸运或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人嫉妒人是没有办法的事,从伟大的人到普通的人,都有嫉妒之心。”
儿子问:“那怎么办呢?”
我说:“第一,要明白嫉妒是丑恶的,是邪恶的。第二,要明白不可能一切好事、好的机会都会理所当然地降临到你头上。当降临在别人头上时,你应该对自己说,我的机会和幸运可能在下一次。”
儿子虽然才11岁,但我经常同他谈心灵。我们谈嫉妒,谈仇恨,谈自卑,谈正直……
邻居们都很喜欢我的儿子,认为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同学们跟他也很友好,觉得和他在一起高兴、愉快。我知道,一个心灵的小花园,“侍弄”得开始美好起来了。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9年第22期)
本文记录的是作者与儿子之间的一次对话,当作者发现自己的儿子因为嫉妒而对自己的好朋友幸灾乐祸时,作者不急于直接指出儿子的错误,而是发出一连串“心灵拷问”,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教育孩子坦然面对并且努力完善自我。作者将心灵比作“花园”,启示我们只有耐心“侍弄”才能让它变得美好。文章既传达出一种平等的教育观念,也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善于反思和自省才能维护好心灵的花园。
本栏目插图:庄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