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美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生物教材从内容到精神上都发生了深度转变,传统生物教育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高中生物教学的需要。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高中生物应转变教学策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动物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状态,观察各类生物和人体结构形态,培养学生作为科学素养基础的观察能力。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材,更多地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初步建立起与生物学相关的基本的观点,培养起实事求是的扎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好学精神,让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无序增长的重要性。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標的特点,在内容编排上更为科学合理。生物教材内容按照生物科学发展历史的顺序展开,从体系架构上打破了以前系统化结构化的固化模式,更符合人们探究认识自然事物的历史规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性更强,各生物知识点之间紧密衔接,对知识的重难点把握到位,循序渐进,难易处理得当。新版生物教材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发展性原则,更多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循循善诱,以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话题带动课题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新版生物教材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包括科学知识,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为落实生物新课标要求,体现新改革精神,生物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联系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培养科学精神,锻炼实践能力。生物教材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宽泛,体现了广阔的知识面。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的发展变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以及现代生物科技知识。不少内容涉及到科研前沿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视野,了解宽广的生物学知识。如教材中分子与细胞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认识生命系统相关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知识,了解生物发展和变化规律,了解学习生物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知识层面,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内容。遗传与进化部分囊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等等。引领学生体验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学习与之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并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稳态与环境部分介绍了植物的激素调节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介绍人体内的环境与生命状态、各个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应用。教材还探讨了前沿知识,生物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克隆技术,以及探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由此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
伴随着新教材理念的贯彻实施,生物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采取与新课改相适宜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当由生物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引领者和提供帮助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设计目标达成的最佳方式方法,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学习,通过探究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生物教师应当努力创建富有接纳性、支持性的宽松生物课堂,生物教师应当与学生结为学伴,学生一起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欣赏尊重学生的科研劳动成果,分享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后的喜悦,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身上的优点,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与学生一起成长。生物教师应当通过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唤醒学生对生物科学和生命知识的热爱,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大胆改革课堂架构,打破传统的结构化模式化课堂,大胆采用“去结构化”“开放式”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打破课堂空间时间的限制,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并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综合运用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网络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