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
他自幼许梦为师,从农村追梦而去,从城市踏梦而归,立志逐梦乡村,笃志筑梦育人。参加工作13年,他的家访路遍布家乡各个村屯,竭尽所能地付出,只为像他一样的农村娃能够坚持读书、快乐读书。他就是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马云乡村教师奖、省希望工程园丁特别奖的哈尔滨市香和学校教师吴松。
因梦而归 逐梦乡村
1985年,吴松出生在哈尔滨市成高子镇的一个小村。自幼家境贫困,在人生第一位恩师的影响下,他默默许下“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老师”的梦想。師范学校毕业后,吴松义无反顾地回到农村、回到他梦开始的地方教书育人。
呵护每一个孩子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是吴松朴质的追求。2012年5月,吴松所教的毕业班学生小亮突然失踪。吴松心急如焚,四处寻找。6月的一天中午,吴松突然收到小亮发来的求救短信——“老师,我们在火车站,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您能帮帮我们吗?”原来,小亮的父亲身患重病,欠了很多钱,拉上一双儿女远走他乡,乞讨为生……
吴松当即请假,踏上南下的列车。当街头衣衫褴褛的小亮看到吴松突然出现在眼前时,痛哭不已。吴松一把搂过小亮潸然泪下。回来后,小亮悲痛的眼神让吴松彻夜难眠。“老师,我爸爸要做手术,还差几千元钱,您能再帮帮我们吗?等我们捡废品攒钱,一定还给您。”又接到孩子的求助短信,吴松一个人坐在天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准备结婚,吴松已经向亲属、同事借了几万元,每月一千二三百元的工资实在让他难以继续承担。他攥紧又打开、打开又攥紧那借来买家具的几千元钱,决定继续帮助小亮一家……小亮重返课堂,完成了学业,父亲的病也得到医治,病情有所好转。
父母自幼离异,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小浩直到8岁,才张口说第一句话,被诊断为“自闭症”,被一所所学校劝退。奶奶领着孩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吴松的班上。哭喊、打人,刚入学时,只要有人叫“老师”,吴松就会条件反射地先看看小浩是不是惹了什么麻烦。无数个这样的日子过去,各种要求劝退小浩的声音越来越多。
是放弃还是坚持?“放弃,孩子一辈子就这样了么?”吴松对自己说:“他是你的学生,你不能放弃!”要改变乡村教育的信念让吴松多了一份期待。二年级时,吴松发现小浩唱歌和画画的天赋,一扇封闭许久的心灵之窗,终于被推开了缝隙。从此,吴松去家访、送图书、资助小浩学习绘画,将小浩的每幅作品挂在班级,这给了小浩极大的信心。抓住了教育的最好切入点,吴松又与科任教师联合制定方案,帮助小浩提升每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渐渐地,小浩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了班里爱读书、受欢迎的人。
立德树人 守望花开
多年来,吴松秉持“勤思精拓君子风、修身笃志立德行”的教育观,争当“眼中有光有志向、手持戒尺德高尚”的好老师,争做“灵魂有爱为天地立心、行中有慧为学生立德”的筑梦人。
刚送走的毕业班有30个学生,留守、贫困、特殊学生近一半。吴松深入调查摸底学生情况,因材精准制定教育策略。从点滴的日常小事着手,用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激励孩子成长。他捐出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的10万元及其他奖金,成立“小松树爱心基金”,持续为学生捐款、捐物,资助学生超过百人。他拿出劳模奖金帮助10名学生完成赴北京看升旗的心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走进了少有家人陪伴的留守儿童家里,与孩子们一起吃蛋糕,一同为祖国歌唱、为祖国祝福。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吴松带领教师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三自”策略的实践研究,帮助特殊群体学生“消除自卑、保护自尊、唤醒自信”,他们探索出留守儿童教育新途径。其中,童谣传唱成为哈尔滨市创城加分项目。目前,“小水滴留守儿童合唱团”已成为学校最闪亮的教育名片,校园快乐足球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他所训练和帮助过的学生许多成为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校园足球队主力,多名学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最佳阵容。2019年高考,吴松曾给予无尽陪伴和关爱的小然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倾心资助多年的小冰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生们的茁壮成长更让吴松坚定了脚下的路,他放弃一次次调转工作的机会,矢志扎根乡村教育,守望花开。
奋勇担当 筑梦芳华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正常学习、不荒废时光,成为吴松思量的头等大事。一些贫困学生家里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流量、没有有线电视信号,甚至个别家庭家长都很难联系到,吴松心急如焚。他一面协助赵承校长,积极对授课教师进行线上培训和指导;一面开始调查学校的“三无”学生,组成攻坚队自费为“三无”学生办理流量套餐、购买学习设备等。手机买来了,电话费交上了,网络流量办理了,还要一点点教会从没接触过电子产品的学生如何使用。除了白天进行的教学内容精细讲解、查缺补漏、答疑解惑之外,每晚7点还要“加餐”一节素质拓展课。他还特别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田野上的小松树”,从授课第一天便开始提供每日课程视频、相应练习等学习资源。目前,已累计超过12万人阅读,阅读次数达到40多万次,为广大师生顺利进行线上教学和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
150天线上直播授课,300余节各类课程,400小时授课时长,800小时备课时长……平凡数据背后的积淀和付出,是吴松圆梦乡村教育、筑梦乡村儿童成长的奋勇担当,是吴松恪守“四有好老师”标准、着力当好“四个引路人”的奋力实践,是吴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坚守在乡村爱与责任的诉说。
责任编辑/王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