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钧平 谭银萍
摘要:面对西安市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文物藏品观念对近现代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存在不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是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单位文物收藏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纸质纤维类藏品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博物馆的发展势头良好,新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有待提升,教育系统的博物馆需加强公共服务意识和展陈方式,宗教单位则是西安市今后文物保护工作不容忽视的阵地。
关键词:非文博系统;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现状
中图分类号:G2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7-0155-03
西安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地上、地下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从2012年5月到2016年8月,西安市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5年的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数量、藏品种类、管理状况等诸多核心信息。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从而拟对西安市非文博系统收藏单位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的基本情况
在西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市辖13个区县,共计有7000余家国有单位参加了普查工作,其中收藏有可移动文物的单位117家,文物数量5273235件[1]。
市属非文博系统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合计有75家,拥有139000余件各类藏品。按照各单位所属或所附属单位的行业性质,主要可分为政府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图书档案、教育、宗教单位、自然类博物馆等七大系统。从单位数量上看,收藏可移动文物的宗教单位数量最多,占到总量的40%;其次为教育系统、图书档案系统,分别为总量的19%、17%;公共事业单位占8%、政府机构占7%、国有企业占7%、自然类博物馆占2%。从文物藏品数量的行业分布来看,教育系统收藏的文物数量最多,占到非文博系统总藏品量的57.28%;图书档案系统紧随其后,为30.86%;自然类博物馆的藏品则占7.91%(图1)。
从文物藏品的种类分析,非文博系统单位的收藏可大致划分为历史类文物、古籍善本、档案文书、标本化石四种类型文物藏品,文物数量的比例分别为15.77%、63.58%、12.36%、8.29%。从文物材质上讲,以有机质文物数量为最多,主要是纸质纤维类的古籍善本、碑帖拓片、档案文书等文物藏品;其次为标本化石,无机质文物数量未超过1万件,以铜质文物、陶质文物为主,其它金属类文物藏品以金银器为主;还有少量的复合质地文物,这类文物绝大多数是由不同质地的无机质构成的(表1)。
据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单位上报的数据显示,97.08%的文物藏品保存完整,残缺的文物所占比例极少。文物藏品本体状态稳定或者已经经过科学修复的占文物总量的34.07%,有残损可进行修复的文物数占总量的65.43%,而有腐蚀损坏亟待修复的文物藏品量仅占0.5%。根据个人的经验,造成这两组数据出现矛盾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各单位普查人员均为非文保专业出身的普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另外,不同质地文物腐蚀损坏程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而本次普查并未提供可以参考的实例样本,在实际工作中普查人员一般依据自己的常识去判别,这样所填报的数据与实际状况有一定的差别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某一古籍图书,酸化情况比较严重,纸质泛黄,拿起来就会掉渣,但在视觉上它还是完整无缺的,所以大家一般在填报时认为它是“保存完整、状态稳定的”。这类数据的误差有规律性,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图书档案系统,不影响我们对整体情况的判断。
二、对文物藏品范围的传統观念亟待转换
事实证明,文物藏品范围的认定对于西安市现代博物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文物观念制约着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这一情况在民国图书资料与1949年之后实物资料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尽管本次文物普查已经将“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2]纳入到“文物”范围之中,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分级参考标准,使保护、利用工作陷入了困境。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教科书、杂志、报纸等数量超过2万件。由于纸张材质与生产工艺的特点,这批图书文献资料明显酸化严重,掉渣、掉页情况比较严重。面对如此庞大的收藏数量,谁也拿不准哪些藏品应当归入文物、进行重点保护或展示,哪些藏品适合脱酸处理、长期保存,工作人员只好整体封库、禁止借阅。
1949年之后的普查文物范围仅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已登记的藏品,以及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3],以展示近现代工业技术的藏品未纳入其中,保护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是最早反映西安现代纺织企业发展历程的代表性工业遗产博物馆,在博物馆建设之前尚有完整地机器生产线,市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曾多次建议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工作车间及设备用于展示。但是作为近现代的普通纺织机械并不在文物范畴之内,不受法律的保护,成套的器械设备被拆除变卖,等到大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难以补救。
民国至今的图书档案资料、工业技术实物以及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实物,哪些藏品有必要作为文物登记在册是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事情,在没有可供参考的名录或样本的情况下,无论是文物专家还是科学家都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判断。转变传统文物观念很重要,有可供操作的近现代文物判断标准或标准器更为关键,而这些标准最好是具体的、可以参考的实例。
三、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是文物收藏的主力军
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的收藏单位,在单位数量上占到西安市非文博系统的36%,在文物收藏数量上占到88.14%。这一数据还仅仅是当前情况下适合移交给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藏品数据。
图书档案系统以及教育系统附属的图书馆,其文物几乎都是古籍善本、档案文书、书法碑帖等纸质纤维类藏品,其他材质的藏品数量有限。教育系统附属的博物馆则以历史文物收藏为主,历史文物中陶器、瓷器、玻璃器占到其藏品总数的41.19%;有机质文物的比例达到34.15%,以纸质纤维类藏品为绝大多数;金属类文物的比例为14.14%,几乎全为铜器,金、银、铁器数量极少;另外,还有少量的石器及复合材质的藏品(表2)。
因此,图书档案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图书馆文物保护的重点就是各种类型的纸质纤维类藏品。目前对于民国之前的古籍善本各单位重视程度都比较高、技术方法也较为成熟。但是民国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图书、档案文书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分级样本或名录,加之这一时期纸张的脆弱性,面对数量庞大的藏品,工作人员往往无计可施。而这一难题也确实需要文博、文保、图书档案的同仁通力合作,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大量的书法碑帖目前还达不到国家所规定的文物标准,但是能收集在图书档案系统、教育系统甚至政府机关的此类藏品艺术价值比较高,是将来会成文物的藏品。其保存条件有待改善,少有经过装裱的书法碑帖,一般只是折叠起来装在纸质档案袋里,容易遭到损害。尤其是拓片,长时间的叠压在一起,几乎张张黏连,打开时稍有不慎就会撕裂纸张,许多拓片根本就打不开。这些藏品也急需文保工作者找到简便、经济、有效的保护手段与方法。
图书档案系统按行政管理级别可分为省、市、县级。省级单位的文物数量超过行业藏品总量的90%,管理系统规范、硬件设施好、技术人员素质高。县级单位基础设施较差,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比如临潼区图书馆,藏有不少古籍图书,库房建筑和柜架设施老旧,硬件设备不能满足极冷、极热条件下藏品的安全要求。笔者认为,在地方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区县基层老旧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辅以省图书馆、省档案馆技术支援,对于全面改观区县图书档案的现状、提升基层技术与管理水平大有裨益。目前不少区县图书馆已经与省图合作,将自己无法保护的重要古籍图书交由省图代管,也是效果不错选择之一。
四、行业博物馆发展潜力巨大
行业博物馆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行业相关文物标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机构。它利用特殊的行业文物, 以其特有的展示手段, 阐述该行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达到了传播文化科学知识, 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3]。目前,西安市的国有行业博物馆数量未超过20家,藏品数占市非文博系统收藏总量的9.22%,其中85.11%为历史文物,14.89%为古籍善本和档案文书。历史文物中41.26%的藏品为金属质地,以铜器为主,其它金属器物数量较少;陶瓷器占35.63%;还有少量的竹木器、书法、纺织品、骨角牙器和石刻雕塑品。
就行业博物馆的数量而言,以高校下辖的最多,占到总量的50%;国企下辖的行业博物馆数量其次,达到37.5%;由政府部门专门设立的行业博物馆数量最少,仅为12.5%。从博物馆的展陈主题与藏品构成来看,我市国有行业博物馆大致可划分为校史馆、艺术馆、自然馆、工商科技史馆四大类型,每个类型下还可细分,包括校史共可划出9个基本的类别(图2)。
西安市属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之一,据调查,高校博物馆极少有以地方志或通史为主题的展览和文物收藏,一般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开展藏品收集与展览活动,例如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长安大学交通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等。国企所属行业博物馆是近年来我市发展势头较猛的一类博物馆,由于其藏品与具体行业有直接关联,更能揭示行业自身的技术革新历程与发展趋势,能灵活深刻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市井民情。一座好的行业博物馆,就像是一部行业文化的专著,系统而全面地记录该行业自诞生之日起走过的每个足迹[4],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正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高校下辖的行业博物馆,管理工作到位、科研实力最强、展陈科学性高、文物藏品保护程度好。但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问题相关学者已有论述,如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资金审批程序繁琐、陈展方式和文物保管概念落后[5],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博物馆自身的对外公共服務的功能。多数单位只重视教学与科研服务,导致展陈近乎器物罗列,解说词晦涩难懂,缺乏趣味与艺术性,更谈不上与观众互动,这些情况都与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有一定差距。另外,作为教学使用的机械设备一旦成为藏品或文物,就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专门维护、保护,甚至保障其正常的机械功能,不能任由其生锈报废。国企下辖的行业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由工业遗址改造来的博物馆,一般存在如何充分利用好厂房空间的难题。藏品类型单一的行业博物馆,如何利用现有文物制作出引人入胜的展览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另外,西安市有近30家宗教单位收藏有1000余历史文物,以回民街清真大寺明清木家具、西北城角广仁寺清代藏传佛教遗物和户县大重阳万寿宫明清碑刻最为珍贵、极具代表性。主城区单位主要为莲湖区、碑林区、雁塔区的清真寺与唐代寺院遗址,其它单位均为长安、鄠邑、临潼区的佛教寺院。宗教单位所藏历史文物以石刻为大宗,均属庙产,保护管理较为严格,建有账册,一般不会被轻易损坏或转移,但是如何科学地保护和展示相关文物藏品是宗教单位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情况的解决离不开文博工作者的助力。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的总体情况与藏品特点,结合实例从转换文物藏品传统观念、加强巩固图书档案系统和教育系统文物保护力度、行业博物馆与宗教单位文物藏品现状等方面,总结了涉及藏品管理、保护、展览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西安市非文博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的藏品保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文物局数据中心.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报告[R].西安:陕西省文物局,2016:36.
[2]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R].西安:西安市人民政府,2013-10-16.
[3]陆建松.行业文化与行业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01(4).
[4]杨怡.关于发展行业博物馆必要性及意义的思考[J].东南文化,2002(11).
[5]曹馨.关于高校博物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5).
作者简介:崔钧平(198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博物院业务研究部副部长、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与文物、文化遗产学、商周考古、古文字。
谭银萍(1988—),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安事变纪念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文化遗产学、商周考古。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