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客体化身体意识量表和自尊量表,对22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尊在社会比较倾向与女大学生客体化身体意识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以及身体监控、身体羞耻两个维度均呈正相关;自尊水平与身体羞耻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比较倾向正向预测女大学生客体化身体意识;(3)自尊调节了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关系。
关键词:客体化身体意识;社会比较倾向;自尊;女大学生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尤其是在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的现象。已有研究表明在大众媒体、同伴等的影响下,女大学生会产生负面的身体意象,对照当下体形的完美标准,常常产生羞耻感,深陷外表焦虑以至于影响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性客体化是指女性的身体或某些部位及性功能离开了个体而单独存在或者被认为能够代表女性整体,其身体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和供他人使用。女性客体化身体意识是性客体化的具体表现。客体化理论(objectification theory)认为由于女性生活在性客体化的环境中,通常会内化出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来作为身体自我的首要观点,关注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身体属性(如“我看上去是否好看?”),而不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关注不可观察到的身体属性(如“我可以做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女性对自己身体的监控会导致习惯性地身体监测,进而增加女性的羞耻感和焦虑感,减少对身体内部状态的意识。因此,探讨女性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形成机制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
社会比较倾向作为客体化身体意识重要的前因变量,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身体比较正向预测身体羞耻,自尊负向预测身体监控,身体羞耻和身体比较。研究发现,对于高社会比较倾向人群而言,呈现“瘦理想”模特形象会容易激发社会比较过程,使得女性增加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度以及消极感。有关研究提出自尊与女性客体化身体意识有关。因此,本研究推测,自尊可能在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社会比较倾向可能会正向预测客体化身体意识,而自尊可能在二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关系何时较强、何时较弱。这将有助于揭示自尊对客体化身体意识的保护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高校通过微信链接和现场发放问卷227份,回收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20份。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比较倾向量表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Scale ,INCOM)由Gibbon等(1997)编制,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11道题,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表示受测者的社会比较倾向驱力较为明显。本次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0。
(2)客体化身体意识量表
客体化身体意识量表(Objectified Body Consciousness Scale ,OBCS)由Mckinley(1996)编制,中文版共24题,信效度良好,分为身体监视、身体羞耻和外观控制信念三个维度。该量表采用Likert7点计分法,由“1”到“7”是“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总分越高表明客体化水平越高。本次研究身体监控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0.81,身体羞耻分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0.76,外观控制信念内部一致性系数0.74。
(3)自尊量表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是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信效度良好。量表共10道题,5道反向计分,采用Likert4点计分,“1”代表“很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本次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调节效应分析。
二、结果
(一)社会比较倾向、自尊与客体化身体意识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比较倾向和客体化身体意识及其身体监控、身体羞耻维度显著正相关,自尊与客体化身体意识的身体羞耻显著负相关,与客体化身体意识显著负相关。
(二)自尊对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的调节效应分析
以客体化身体意识总分为因变量,自尊和社会比较倾向及其交互项为预测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社会比较倾向的主效应显著(b=0.321,t=5.064,p<0.001),自尊的主效应显著(b=-0.175,t=-2.753,p<0.01),社会比较倾向与自尊的交互作用显著(b=0.006,t=2.335,p<0.05)。
为了进一步考察自尊在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简单斜率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当自尊水平较低时,社会比较倾向对客体化身体意识有较弱的正向影响;当自尊水平较高时,社会比较倾向对客体化身体意识有较强的正向影响。
三、结语
本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倾向与身体羞耻、身体监控显著正相关。社会比较倾向越高的女大学生,身体监控程度较高,身体羞耻程度较高。自尊与客体化身体意识的身体羞耻和客体化身体意识总分显著负相关,当女大学生个体的自尊水平较低时,对于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理想标准的身体外表,更容易产生羞耻感。
本研究发现,社会比较倾向显著正向预测女大学生客体化身体意识。Gibbons和Buunk(1999)认为,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习惯性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容易受到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而且具有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通常对自己有更高的不确定感,从而更容易形成客体化身体意识。
本研究还发现,自尊调节了社会比较倾向与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关系。当自尊水平较低时,客体化身体意识水平随着社会比较倾向提高而呈较低程度的增加,当自尊水平较高时,客体化身体意识随着社会比较倾向的提高而显著增加。自尊代表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积极或消极态度,低自尊水平的个体呈现一种对自己不接纳不肯定的状态,此时不论高低社会比较倾向的女大学生,其客体化身体意识水平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当女大学生自尊水平低时,社会比较倾向对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影响是较为微弱的;当自尊水平较高时,个体相对而言更加肯定自己的价值,是一种接纳自己的状态,此时高社会比较倾向的女大学生的客体化身体意识水平高于低社会比较倾向的女大学生,因此社会比较倾向对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影响是相对较强的。所以说,社会比较倾向对客体化身体意识的影响受到自尊水平的调节。
参考文献
[1] 刘达青.大众媒体、同伴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研究.厦门大学,2009.
[2] 李燕娟,王雨吟.自憫信书写对年轻女性客体化身体意识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1),176~183.
[3] 杨蕾,徐华女.客体化媒体信息对女性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5):788-794+799.
[4] 羊晓莹,陈红,高笑,陈瑞.社会比较在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影响中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01):51-54+68.
[5] 郑盼盼. Structure and Validity of the Objectified Body Consciousness Scale among Emerging Adult Women and Men in China.西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杨安琪(1995- ),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