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2020-11-06 02:49李浩诗孙秀玲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探究

李浩诗 孙秀玲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自身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学科,而良好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保证教学手段能够真正解决实际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结合学过的知识,引入未知的知识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过的知识,通过适当的引導,让他们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新旧知识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深入探究能力及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都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定义,并鼓励学生运用纸条制作出长方形,随后让学生观察纸条拼成长方形是不是能够变形.此时,很多学生都能够通过扭动长方形而得出全新的一种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让学生建立起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二、融入生活元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知识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所以在生活中能够找到许多数学知识应用的“点”,并对其加以思考和分析.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则可以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打车问题,就能够全面、立体地体现出路程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从家打车到学校所花的车费,并对比不同学生打车车费的差异,从而明确路程与车费之间的区别.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中绘制出自己打车到学校的路线,并分析不同路线的距离差别,从中明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知识点.

三、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学习意愿,但由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想被限制在独自思考中,很难有机会能够将这些想法表达出来,很多想法也得不到有效的验证,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消磨殆尽.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秉持以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观点的表达,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验验证等自主探究模式找到疑惑的答案,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相反数”相关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列举温度计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零度、零上五度、零下五度的书写方法,并明确不同符号所带来的含义.另外,也需要让学生能够列举出其他的事例,从而表明相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相反数在计算上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反数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四、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

初中学生往往处于愿意表达的年龄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而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互动的模式可以是问答式,也可以是演示式,多样的互动模式也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仅仅要关注优等生的发言,同样也需要注意倾听学困生的发言.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形成兴趣,同时也能从其发言中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以促进班级学生整体数学成绩的提升.另外,教师也需要适当考虑让学生之间对某一数学问题展开讨论,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更为全面地掌握相关概念.

结合学过的知识,引入未知的知识,融入生活元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措施.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这样才能为教学模式的优化创造良好条件,并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猜你喜欢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