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0-11-06 06:01王静茹
市场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制度完善企业发展内部控制

王静茹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化,驱动各行业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竞争挑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构筑起良好的内部环境,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追求的必然选择。本文着重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发展

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经营与管理系列活动顺利展开的基础,其规范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用显著。任何时期的有效管理都有赖于完善的配套制度。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管理,其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其功能价值最大释放的根本保障条件,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何谓内部控制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面对经济市场的激烈竞争,“内部控制”之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愈加突出,其目标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企业的本质价值追求相符,所触及到的内容亦是不断延展,包括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面对日臻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之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导向,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我国当前阶段的企业内部控制取得了斐然成就,但客观来讲,其实践中仍旧暴露出不少问题,相关制度缺陷值得深究。简单来讲,不少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偏差,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有部分存有一定抵触情绪,主观上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管理界限不明确的现象问题突出,风控能力薄弱,导致发展陷入了僵局。同时,很多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对自身实际情况审慎不足,直接照搬其他企业内部控制模式,导致相关制度应用中出现了很多缺陷,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适应性要求相悖,降低了实际价值产出。另外,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对员工的激励功能不足,阻碍了内部控制推进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导致相关制度建立更多流于形式。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路径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构成,内部控制的有效展开发挥了重要的协调约束作用,相关制度设计一定是遵循全面性、制衡性、适应性、合理性的原则导向,进行建立与完善。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1.优化内部环境

思想观念作为行为实践的先导,是企业内部环境优化的首要环节,要着力加强相关培训建设,层层落实,从上至下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全体员工的能动意识,进而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推行。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建议不定期组织领导群体的培训学习活动,深刻解读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加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联性,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传输,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以此获得更多的支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建设。在此基础上,以领导责任制的方式,由董事会向下到经营层下达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并注重明确领导者的责任分担,立足企业实际,秉持合法性、整体性、针对性、一贯性、适应性以及发展性的原则导向,查漏补缺,逐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最优化。最后,建立健全专职的内部控制机构,明确相关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指引其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地展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

2.重视风险防范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作为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经营管理者应当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丰富风险文化的内涵式建设,以此带动员工积极行为,扎实企业风险管理体制的执行基础。综合来讲,完善的风控机制应当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风险应对三方面内容。其中,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基础,要置身于宏观市场经济环境,并结合所属行业特点,建立完善的风险模型,找出潜在风险,总结可能爆发高风险的地方,继而根据风险的威胁程度,决定后续管理投入力度。风险管理作为风险控制的过程,根据上述已建立的评估模型,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尽可能降低由此造成的损失。风险应对作为风险控制的最后一环,要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及时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在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主导的发展新时代,企业亦需加大对先进技术方法的引入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构建起新型内部控制平台,提高风险反应速度。

3.持续创新完善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其良好的交互性能,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并且规范化的操作,还有效减少乃至消除了人为影响,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企业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建立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物资管理等高度集成的ERP管理信息系统,将各部门业务有机关联在一起,并通过制度规范,统一数据上传行为操作,自动生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良好内部控制生态,支持领导层决策,时刻保证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在此基础上,依托全面、客观、可视的内部控制信息反馈,结合企业战略部署要求,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重新修订,提高其适应性、实效性,是其他系列工作展开的必要保障。同时,大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层面的建设,不断拔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外交互,认真学习行业领导者的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此理顺内部控制制度和现行规章制度之间的关系,补充、修订新制度,确保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全覆盖,体现精简高效。

4.有效监管激励

对于内部监督机构的设立,应直属董事会管理,适当提高其地位,保障内部监督的权威性和全面性,并配备足够专业的岗位人才,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客观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对此,企业要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人才市场开放,树立高度的人才战略意识,积极引入高层次人才就业,保证内部监督方面充盈的人力资源储备;另一方面,企业需加强内部监督部门的培训建设,组织现有员工深入进行专业学习,紧密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汲取先进理念、知识和经验,保持应有的水准。在此基础上,企业需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优化,着重处理好自控测试与自查整改之间的关系,注意突出重点,从内部控制制度系统中抽离出来,将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建立台帐,通过属性抽样、穿行测试以及实地观察等手段组合的方式,客观评估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用价值产出,对内部控制手续不齐全的部分进行补充或调整。在系列工作部署完成后,企业可根据《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实施细则》,围绕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为中心,设计完善的内部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并配备与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引,深度认知内部控制的本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内部环境、重视风险防范、持续创新完善、有效监管激励,重构整个业务流程体系生态,实现其应有价值的释放。笔者希望学术界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从不同的维度视角切入,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议,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平稳、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红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8):207-208.

[2]杨贤波.关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商讯,2020(22):91+93.

[3]张茂林.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20(15):85-86.

[4]周生娟.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14):69-70.

[5]晏春红.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分析[J].商讯,2020(19):110-111.

[6]方桂英.谈新形势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2):124-125.

猜你喜欢
制度完善企业发展内部控制
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的研究
司改背景下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制度之完善
浅析股灾中的中国式熔断机制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