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探究

2020-11-06 07:27杨思洛董嘉慧
现代情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

杨思洛 董嘉慧

基金项目:国家社會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7ATQ009)。

作者简介:杨思洛(1979-),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董嘉慧(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

摘要:[目的/意义]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核心作者、关键词共现网络,对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梳理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智慧服务策略探索以及在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未来的研究将围绕技术的融合、智慧服务效能提升、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3个层面展开。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引文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0.11.017

〔中图分类号〕G2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20)11-0167-11

Research 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mart Libraries at Domestic and Abroad

Yang SiluoDong Jiahu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study of the knowledge contex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mart libraries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smart libraries in China.[Method/Process]Tak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search of smart libraries in the CSSCI 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as data sources,using the literatur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knowledge map visualization method,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mart libraries,core authors,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s,key words cluster knowledge map for analysis,sorted out the knowledge context,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f smart libraries.[Result/Conclusion]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smart libraries focus on cloud computing,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libraries,the exploration of smart service strategies,and the specific practice in smart libraries.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ree aspects: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smart services,and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smart libraries.

Key words:smart library;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research hotspots;citation analysis

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的Aittolal M学者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一种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1]。智慧图书馆逐渐引起各个领域的重视。2008年,IBM讨论建立智慧地球的希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一些“智慧”概念相继被提出,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博物馆等,智慧技术和智慧服务得到广泛应用和实践。2010年,严栋在国内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更加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2]。智慧图书馆是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的结合,不仅指图书馆运用创新性技术,更加智能化,还指图书馆提供的智慧化服务和智慧化管理。在当前技术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创新了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研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知识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智慧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梳理相关文献,并通过文献题录软件和可视化软件绘制智慧图书馆的引文编年图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演进轨迹、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为我国智慧图书馆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国外的文献数据来源为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检索式为TS=“Smart Librar*” or TS=“Wisdom Librar*” or TS=“Intelligen* Libara*” or TS=“Blended Librar*” or TS=“Ubiquitous Librar*”,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文献126篇。国内的文献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为来源,以“智慧图书馆”为标题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以“智慧服务”进行补充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依据期刊影响因子和文献内容进行数据筛选,剔除误检数据、不相关数据等,最终得到数据153条。

12研究方法

智慧图书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主,从时间维度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使用引文分析工具HistCite,绘制出国外智慧图书馆的引文编年图,识别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并结合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研究领域发文情况、核心作者识别、作者被引情况、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等内容进行分析,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全面深入探究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知识脉络和发展趋势。

2智慧图书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21智慧图书馆研究发展阶段梳理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起源虽晚于国外,但在近10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在文献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发展曲线并未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有明显的波动。虽然国外智慧图书馆发展较早,但从发展轨迹来看,十多年来处于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并无明显变化。下文将对二者进行详细分析。

211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关键路径

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能够以图示的方式展示某一领域高被引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3]。利用软件绘制引文编年图(如图2所示),可识别出国外智慧图书馆领域的重要文献。图2中圆圈越大代表引用次数越高,带有箭头的连线代表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指向被引文献。从图2可以看出,高被引文献始于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的Aittola1学者的一篇论文,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之后智慧图书馆相关的研究开始逐步发展,研究主题趋于多样。在引文编年图基础上,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国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依据引文编年图,表1列举了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部分高被引文献,序号为11、30、32、29、41、65、116和142,时间跨度为2003-2019年。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提出以来,相关研究在不断延伸和发展,其中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智慧馆员的角色

定位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贯穿了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发展脉络。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图书馆20、30甚至是图书馆40,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Cao G等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概念化,并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的整体方法[4]。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增强现实这些新兴的技术与图书馆融合,推动了智慧场所、智慧馆藏和智慧服务的发展。如Dent V F研究智能代理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智慧图书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大量应用也使得项目实践的落地,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图书馆员是连接用户和图书馆的核心桥梁,智慧馆员的培养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学者如Sinclair B开始关注智慧图书馆中智慧馆员的角色和定位,馆员的智慧不仅在于能够运用技术,而且能为用户提供服务。总体而言,國外智慧图书馆研究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较少,技术浪潮带动了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较多,而对智慧馆员的研究较少。

212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发展路径

自智慧图书馆提出以来,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图1智慧图书馆文献数量统计的划分可以看出,国内智慧图书馆在2013年、2016年有明显的波动趋势,并结合文献内容将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1)初始阶段(2010-2012):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始于2010年,“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被提出。这一时期有关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智慧图书馆理论的探讨和物联网技术如何应用到图书馆中。有学者从理论层面研究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应满足互联、便利、高效三特点[5],以及分析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6]。以及物联网环境下信息感知和处理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初步尝试,如SoLoMo相关技术提供的签到服务、阅读推广、本地化社区构建等,无线射频识别(RFID)提供图书馆智慧服务。

2)发展阶段(2013-2016):国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逐渐深入,论文数量不断增长。这一阶段有关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走向成熟,研究视角趋于多样化,研究内容也向广度和深度延伸[7]。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概念、内涵的探讨,逐渐转向技术实践、服务、管理、资源建设等细分领域。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从理论设想阶段转向实践。有学者构建非接触式FRID标签,实现对书籍的快速流通、盘点、定位查找和自主借还[8]。南京大学基于超高频FRID技术,研制开发了智能图书馆盘点机器人,解决了图书盘点的困难问题。一些学者基于SoLoMo理念设计开发智慧自助图书馆移动应用APP,为读者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9]。也有学者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服务策略[10]。智慧馆员的概念也在此阶段被提出,对智慧馆员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关研究开始出现[11]。这一时期研究视角多样,有学者从知识可视化角度,整体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实践和发展对策,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也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智慧系统、智能设施、智慧服务实现高校图书馆智慧管理。

3)成熟阶段(2017至今):伴随人工智能引起的第三轮技术革命浪潮,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物联网环境下智慧服务策略探索。主要体现在情境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机器学习、人脸识别技术、移动视觉搜寻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构建图书馆智能管理体系。同时,人工智能新技术与图书馆内容相结合,构建自动化文献检索定位系统、图书全帧系统、自动借阅系统等,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智能化整合[12]。同时,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推荐服务,实现机器与人之间的智慧交互,保证空间、资源和读者三位一体的交互[13]。二是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有学者研究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情况,基于高校用户的特征,从高校图书馆功能角度构建智慧化精准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化建筑3个模块组成的智慧图书馆系统[14]。以维普、万方等代表的企业从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与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尝试,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实践,推动国内智慧图书馆实践进一步向前发展[15]。

22核心作者

综合指数法是文献计量学中综合考量发文量和被引量两项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准确体现其科研能力的用于测评核心作者的方法[16]。本文首先根据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候选人的最低发文量和最低被引量,只要符合其一即可。近10年在国内“智慧图书馆”主题中第一作者发文数量最高为9篇。依据文献计量学中著名学者普赖斯(PRICED)所提出的计算公式[17]确定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作者入选为核心作者候选人。利用函数计算出10位作者发文量和引用次数的相关系数R=02167,说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之间呈弱相关,即发文量多,被引频次不一定多。因此,本文综合考虑发文量和被引量指标,将权重值设都为05,由此计算出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如表2所示)。国外智慧图书馆作相同处理,如表3所示。

由综合指数法分析可知,只有3位作者综合指数在100以上,形成了以王世伟、邵波、曾子明为代表的核心作者,且远高于其他作者,说明在智慧

图书馆研究中,核心作者仍然较少。王世伟是我国较早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学者,主要研究智慧图书馆的理论探讨和发展问题,如智慧图书馆的特点、智慧图书馆中存在的五大关系等;邵波在智慧图书馆领域发文最多,主要研究智慧图书馆中技术的应用

和实践,如智能机器人、FRID技术的应用和智慧图书馆中的数据管理问题。从表3可知,国外形成了以Shank J D、Noh Y和Kaklauskas A为代表的核心作者。Shank J D关注智慧馆员在智慧图书馆中的角色定位;Noh Y则研究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理论,提出图书馆40是基于尖端信息科技和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并提到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国外智慧图书馆领域的发文量低于国内,且学者发文较为分散,综合指数较低,核心作者极少。

3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

31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本文首先对Citespac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时区分割(Time Slicing)=1,国内智慧图书馆时间跨度为2009-2019年,国外智慧图书馆时间跨度为2002-2019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关键词,其他参数为默认设置。根据上述处理运行软件得到下图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5、图6所示,节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在智慧图书馆研究中出现的频次越高,关键词字体以及节点十字的大小代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度。表4、表5中则显示出关键词的中心度,中心度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重要程度。这反映出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

32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熱点分析

321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词频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可以识别领域内的研究特征及研究热点[18]。结合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高频关键词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智慧图书馆研究分为以下3个研究主题:

1)智慧图书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不断运用到图书馆资源建设中。云计算技术在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共享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能够将分布式的资源存储与一站式的服务结合起来[19]。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也纷纷运用到智慧图书馆中,在数字资源整合、资源检索、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网络安全方面发挥作用。

2)智慧图书馆中智慧服务策略探索。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新兴技术为智慧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有学者探究智慧图书馆的新兴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精细化阅读服务、智慧化阅读服务[20],还有基于数据驱动构建了智慧图书馆服务框架[21]。一些学者以图书馆资源信息、用户信息为数据基础,以知识挖掘为主要技术,形成了以知识库、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智慧推荐以及以用户画像为核心的升级个性化推荐体验[22]。智慧服务不仅指技术支撑下的服务优化,还指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构建智慧化空间、建设智慧馆员,实现馆员对用户、用户对空间、用户对资源,全方位感知用户的需求,实现人、资源和空间三者的融合,最终实现真正的智慧服务。

3)智慧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的实践。随着技术和图书馆的碰撞,多种技术得以运用到图书馆中去,FRID技术已是图书馆中的主流,面部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智慧图书馆的云服务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加快、借助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SoloMo技术可以实时为用户推荐当前所在位置的资源,以满足用户需求。各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借助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构建智慧空间、提供智慧服务来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

322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

结合图表和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文献具体内容,发现国外智慧图书馆中尖端信息技术的应用多为案例研究。因此,将国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划分为以下两部分内容:

1)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智慧图书馆是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广泛的互联和共享[23]。学者们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范围、应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Baryshev R A等认为“智慧图书馆”一词具有广泛的含义,从对它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类型的理解到对城市环境中图书馆所提供的全部服务的假设[24]。Cao G等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种全面的方法来提供量身定制的,多方面的图书馆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将智能技术(尤其是感官技术)与图书馆员的持续教育和图书馆用户的培养相结合,从而使其自身具有自适应能力[25]。有学者将智慧图书馆划分为3个维度,智慧技术、智慧服务和智慧用户,从3个维度来全面地分析如何建设智慧图书馆。Zimmerman T将智慧图书馆划分为3个阶段,图书馆自动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阶段和知识建设阶段[26]。

2)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实践。数据的快速增长,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带动了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升级。Gul S等讨论了应用于智能图书馆的新兴技术和创新技术。如物联网(IoT)、电子资源管理(ERM)、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环境智能、区块链和增强现实(AR)[27]。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在于智慧场所的构建、智慧服务和智慧的用户。在智慧场所方面,主要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技术的实践,如使用物联网自动操作和管理智能图书馆阅览室资源的系统[28],基于射频识别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29]。Xie Y在图书馆中建立基于IOT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实时自动监视设备和建筑活动的状态[30]。在智慧服务方面,人工智能对话代理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来增强人际互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用户分类问题,根据每类读者的不同特点,提前预测读者的需求[31]。Tsai C S等使用自适应共振理论(ART),提出智能图书馆资料推荐系统,发现读者感兴趣并可能需要的材料[32]。Aguilar-Moreno E等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理空间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等[33]。在智慧用户上,Chen L S设计了一款智能图书馆系统,将群体智能和Web服务相结合,并形成可靠的软件交由读者使用[34]。Noh Y指出,智慧馆员是实施智能图书馆的优先事项,培训智慧馆员是图书馆40的首要任务[35]。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智慧馆员和智慧读者的培养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已有研究逐渐开始关注智慧用户的重要性。

33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发现,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服务、智慧馆藏上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Chang C C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数据仓库来分析读者的结借阅记录,并依据结果将读者分为5类,可以提前预测读者的需求[36]。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亦有不同之处。国外智慧图书馆注重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当前仍是研究的热点,而国内目前研究基础理论的学者较少。在智慧图书馆的实践上,国内外研究学者都有涉及,如何更好地将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实现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人、资源和空间的统一是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4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观察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7、图8所示)可以看出,自智慧图书馆提出以来,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轨迹沿着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到大数据、物联网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再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融合这样一个演进趋势。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则是沿着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到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伴随着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实践的演进轨迹。综合文献研究来看,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1)智慧图书馆技术的融合研究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的运用到图书馆中,技术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外的智慧图书馆研究显示,语义网、链接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重塑图书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7]。围绕图书馆技术的融合,未来的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5G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打造智慧环境,实现人、图书馆、手机等终端设备的

互联。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万物互联的5G时代的到来。加快5G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将实现服务手段智能化、虚拟感知情景化、提升智慧化服务模式、实现用户、移动终端、资源数据、空间的万物互联[38];二是技术的融合促进图书馆知识融合,通过对图书馆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处理,借助语义网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和组织,形成巨大的知识网络[39]。并借助可视化技术,构建图书馆知识网络,实现知识可视化。

2)智慧图书馆服务效能研究

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虽然目前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图书馆提供的智慧服务,如概念视角、需求视角、技术视角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40],但对智慧服务策略及实践的探索,仍是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未来的智慧服务将从注重技术的视角,转向注重人、技术、智慧空间相结合的层面上来。智慧馆员是智慧图书馆开展工作的主要人员,培养智慧館员,运用新兴技术,搭建智慧空间,提供智慧服务,三者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智慧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3)智慧图书馆具体实践研究

智慧图书馆的实现的落脚点不仅在于“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更在“智慧”的理解和运用。具体而言,就是重新组织与融合“资源”“人”“空间”的图书馆核心要素,构建起从空间感知与知识的细粒度组织到智慧服务的过程[41]。随着技术升级、服务改善、智慧空间搭建,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虽已有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开始建设智慧图书馆,但多注重技术的应用,而忽略了智慧服务和智慧馆员的投入,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基础,智慧馆员是提供智慧服务的核心,越来越多图书馆意识到图书馆员的重要性。图书馆专业人员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掌握新兴技术,在分析大数据以及可视化方面显示出自己独特的技能[42]。未来智慧图书馆实践还需构建完整的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从基础规范、技术规范、业务规范、数据规范、服务规范、产品规范和其他规范展开[43]。同时还要关注智慧图书馆模式下可能会产生的隐私安全风险,保障读者隐私安全,也将成为具体实践智慧图书馆不可忽视的问题。

5結论

本文从内容视角和计量视角出发,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加以分析,划分出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发展阶段,并聚焦于此领域的核心作者以及通过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展现出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正深刻的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影响,智慧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朝着技术的融合研究、智慧服务的效能提升以及从智慧图书馆理论到应用的具体实践展开。本研究尚存不足,如数据来源单一,后续仍会进行深入研究。智慧图书馆是现在以及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开展对智慧图书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Aittolal M,Ryh Hen T,Ojala T.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C]//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 Services,International Symposium,Mobile Hci,Udine,Italy,2003:411-415.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32(7):8-10.

[3]王秀艳.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分析[J].情报探索,2019,(8):129-134.

[4]Cao G,Liang M,Li X.How to Make the Library Smart?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Smart Libra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8,36(5):811-825.

[5]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6):22-28.

[6]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2,(5):102-104.

[7]李素梅.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27(4):106-110,114.

[8]蒋玲.基于RFID的图书馆智能服务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S2):121-123.

[9]夏立新,白阳,李成龙.基于SoLoMo的智慧自助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4):32-36,82.

[10]李婴.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模式及特征分析[J].情报探索,2016,(3):116-121.

[11]尚丽,李玉巧.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演进路径、热点与趋势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9,4(10):68-73.

[12]王晰巍,贾若男,王铎,等.图书情报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0-80.

[13]王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基础与个性化服务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9,41(7):74-77.

[14]马捷,赵天缘,王思.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结构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7,35(8):56-61.

[15]初景利,段美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8,(4):85-90,95.

[16]杨雪梅,曹芬芳.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8,(6):59-66,73.

[17]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57-60.

[18]李煜.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智库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J].智库时代,2019,(37):11-12.

[19]傅云霞.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9):47-51,79.

[20]王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基础与个性化服务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9,41(7):74-77.

[21]徐潇洁,邵波.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框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22):37-43.

[22]胡朝君,王颖纯,刘燕权.基于个性化服务的图书馆智慧互动服务模式现状实证调研[J].图书馆学研究,2018,(16):71-78.

[23]Miao Z.Investigation on Human Rights Ethic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es with Library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9,37(5):914-926.

[24]Baryshev R A,Verkhovets S V,Babina O I.The Smart Library Project: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ervices for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Activit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8,36(3):535-549.

[25]Cao G,Liang M,Li X.How to Make the Library Smart?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Smart Libra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8,36(5),:811-825.

[26]Zimmerman T,Chang H C.Getting Smarter:Definition,Scope,and Implications of Smart Libraries[J].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IEEE on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Association for Computer Machinery,University of North TX,2018.

[27]Gul S,Bano S.Smart Libraries:An Emerging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ical Habitat of 21st Centu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9,37(5).

[28]Lee J,Lee M.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Smart Library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oT[J].Journal of Digital Industrial Information Systems,2019,15 (2):1-9.

[29]Pandey J,Kazmi S I A,Hayat M S,et al.A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Library Systems Using IoT[J].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com Technologies and Unmanned Systems(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ICTUS),IEEE Press,2017:193-197.

[30]Xie Y,Liu J,Zhu S,et al.An IoT-based Risk Warning System for Smart Libraries[J].Library Hi Tech,2019,37(4):918-932.

[31]Chang C C,Chen R S.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Solve Classification Problems:A Case Study of Campus Digital Libra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6,24(3):307-321.

[32]Tsai C S,Chen M Y.Using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and Data-mining Techniques for Materials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the E-library Environment[J].Electron Lib,2008,26(3):287-302.

[33]Aguilar-Moreno E,Montoliú-Colás R,Torres-Sospedra J.Indoor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 at the Service of a University Library:Towards the Smart Library[J].Th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2016,25(2):295-302

[34]Chen L 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Library System[J].Library Collections,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2008,32(3/4):127-141.

[35]Noh Y.Imagining Library 40:Creating a Model for Future Libraries[J].Librarianship,2015,41(6):786-797.

[36]Chang C C,Chen R S.Using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Solve Classification Problems:A Case Study of Campus Digital Libra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6,24(3):307-321.

[37]Chen C C,Camara C,Hsiao K L,et al.Smart Libraries:The Application of Emerging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ies[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9,37(5):761-763.

[38]程冰,于改紅,孟连生.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演变[J].图书馆学研究,2019,(15):60-67.

[39]夏立新,白阳,张心怡.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1):35-49.

[40]段美珍,初景利.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馆论坛,2019,(11):1-10

[41]夏立新,白阳,张心怡.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1):35-49.

[42]Sumeer G.Smart Libraries:An Emerging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ical Habitat of 21st Centu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9,37(5):764-783.

[43]刘炜,刘圣婴.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初探[J].图书馆建设,2018,(4):91-95.

(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