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晶 唐亚俊 李瑶 汪威 钟蕾 贺威
摘 要:航道整治工程中的D型联锁块、透水框架等小型预制构件工程量大、几何尺寸小、外观不规则,在施工中容易产生模板变形、漏浆及拆模过程中的飞边等质量问题。通过开展航道整治工程小型预制构件标准化监理工作,把握监控要点,确保小型预制构件生产质量。
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小型预制构件;标准化;监理
中图分类号:U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9-0152-03
1小型预制构件概述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目前主要的小型预制构件有:D型联锁砼压载块、一次成型透水框架等。
(1)D型联锁砼压载块:压载体为C20砼块体,平面形状呈现为圆形,圆直径为36cm,厚10cm,每个砼块体重21.9kg,砼块间距14cm。砼压载块预制采用丙纶绳串联成片,每个单元尺寸为4m×5m。构件结构见下图:
(2)一次成型透水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三根杆件内分别设置一根?10钢筋,横截面形状采用圆弧加梯形,截面尺寸为75mm×100mm×100mm×100mm;下部由三根杆件连接而成,杆件内设置有一根三角形钢筋(?10),杆件横截面形状采用梯形,截面尺寸为90mm×100mm×100mm×100.5mm。钢筋均在混凝土内部,不外露。一件框架重量约为90kg。构件结构见下图:
(3)航道整治工程小型预制构件本身具有的特点:工程量大、几何尺寸小、外观不规则,在施工中容易产生模板变形、漏浆及拆模过程中的飞边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研究适应航道整治工程特点且针对性强的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场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
2监理标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
水运工程项目中监理机构的重点工作内容和任务是以科学的手段、公正的立场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环保)进行严格监理,为业主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
监理工作以目标实现为目的,以控制为主要手段,核心任务是保证监理合同目标的实现。监理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工程实体的控制;二是对监理自身的控制。控制的主要方法是PDCA循环(如下图所示):
基于对监理标准化管理的上述理解,目前主要采用WBS(即工作分解)作为监理控制方法和提高监理行为标准的方法。
具体到小型预制构件预制监理工作,主要有预制场建设,小型预制构件试生产(典型施工),正式生产三个阶段的PDCA循环,PDCA循环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涉及人机料法环五因素。
3准备工作监理标准化
(1)组建小型預制构件监理小组(包含项目总监、预制专监、试验检测专监、安全专监、预制监理员),明确监理小组职责与分工,建立健全各项监理工作制度,配备预制监理工作所需的常规检测设备,建立监理工地试验室。
(2)组织各专业监理人员对设计文件及图纸进行学习,参加小型预制构件设计交底,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分析施工重难点,确定监理控制要点。
(3)监理部组织编写《小型预制构件预制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程序、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绘制预制监理工作流程图(见下图)。
(4)严把开工前审核(批)关:审核小型预制构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场建设方案、小型预制构件典型施工方案、安全环保专项方案等。
(5)开工前对各种机械设备、原材料、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严格把关,督促、检查并参加工前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6)预制场地建设标准化是保证小型预制构件成品质量、生产效率的前提,严格按合同要求对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场场地建设标准化进行验收。
4小型预制构件预制生产过程监理控制标准化
4.1重视典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小型预制构件典型施工是保证小型预制构件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典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对于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场监理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典型施工,使管理人员和预制工人熟悉技术要领和质量要求;通过典型施工,确立小型预制构件生产标准流程;通过典型施工,选定正式生产的各项参数(人员组成、搅拌站调试、混凝土配合比、模具规格、脱模时机等);通过典型施工,才能分析、查找影响小型预制构件成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和其中的主要因素。
4.2确定监理标准化管理的控制目标
小型预制构件的质量有混凝土强度、外形尺寸质量、外观质量,通过对典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监理,对影响小型预制构件质量的因素按人机料法环五因素法进行分析,见下表:
通过上述4M1E法分析出影响小型预制构件质量的因素,明确监理标准化管理的控制目标。
4.2.1混凝土施工前控制
(1)见证原材料送检、对原材料进行平行抽检,抽查含水率测定情况;
(2)检查搅拌站检定及计量配料情况;
(3)检查模具的清理、尺寸、变形、拼装等情况;
(4)检查班前对操作规程、标准流程的技术交底情况。
4.2.2混凝土施工中控制
(1)抽测混凝土塌落度;
(2)对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收面抹面、脱模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巡视,重点检查工人是否按操作规程和标准流程进行施工。
4.2.3混凝土施工后控制
(1)脱模后即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对几何尺寸或外观质量不达标的报废处理;
(2)检查成品的养护、堆码、转运情况;
(3)混凝土达到龄期后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批量抽测检查。
5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场监理标准化管理要点
(1)严格控制进程原材料(砂、碎石、水泥、钢筋)的质量,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见证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和易性)等指标经现场检测合格,混凝土浇筑需连续。
(2)监理通过检查模板尺寸来保证小型预制构件几何尺寸;对于一次成型透水框架,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尚需进行二次补料以确保底面混凝土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小型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控制要点:①对变形严重的模板进行修理或更换;脱模后需及时对模板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②督促施工单位改进模具结构,在D型块上模板设置止浆条,防止出现飞边现象;一次成型透水框架尽量使用二代模具,使用三代模具时需要严格控制内侧漏浆、飞边现象。③要求施工单位通过典型施工确立D型块、透水框架混凝土施工的标准流程,并将施工标准流程对每一个工人进行交底,提高预制施工的标准化水平,确保小型预制构件的质量。
(4)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前D型块中的丙纶绳、透水框架中的钢筋安装位置。
(5)充分利用BIM技术、远程视频监控、质量检验信息二维码溯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了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场监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6)預制场监理记录(监理日志、旁站记录等)格式化,现场监理人员按照统一的监理记录格式填写相关内容,并按照其中规定的内容逐项进行现场检查,然后填写监理记录。做到了监理记录能够真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与工程进度同步,提高了监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6结语
通过开展监理标准化管理工作,对航道整治工程小型预制构件预制的监理控制重点进行梳理,对监理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推广,确保了小型预制构件成品的混凝土强度,显著提升了小型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亮.四面六边形混凝土整体透水框架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15(06).
[2]敬廷银,徐占国.CRTSⅠ型轨道板预制标准化监理工作要点[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05).
[3]付小红.监理工作标准化的管理创新与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5).
[4]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5]JTS 252-2015,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
[6]JTS 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