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常见误区

2020-11-06 07:25杨智藓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退烧药小儿

杨智藓

家长总喜欢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觉得这才是对孩子负责。但要注意,如果在用药上也遵循这一准则,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比如下面这些用药行为——

1.发生外伤就打破伤风抗毒素

有些家长在孩子受伤时,不管其伤势和污染情况如何,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过自动免疫,非要请医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按照我国《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城镇儿童绝大多数在1岁半时,对破伤风已进行4次“百白破”预防注射,完成了全程免疫,已獲得了良好的免疫力。“破抗”是一种异体蛋白质,使用后极易产生过敏反应,已有因注射“破抗”引起死亡的报道。因此,已接种“百白破”预防注射的儿童受伤后,一般只需注射0.5毫升破伤风类毒素,在3~7天内即可产生强有力的免疫抗体,不应再注射“破抗”。只有那些未经过破伤风类毒素全程免疫而有发生破伤风危险的儿童,才有必要用“破抗”预防注射。

2.发热就用退烧药

小儿发热在儿科极为常见,而造成发热的原因极为复杂,然而一些家长在遇到小儿发热时因急于求成,往往给小儿服用大剂量的退烧药,有时甚至超过成人的用量;还有的家长交替使用几种退烧药,由此而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因为退烧药一般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如刺激胃黏膜,减少食欲,加重胃溃疡,引起出血,损害肝脏和肾脏,甚至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危及生命。因此,面对小儿发热,需要尽快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时,先进行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等),无效时再考虑用退烧药。

使用退烧药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不属同一类的解热药一般不宜联合服用。②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服药时应注意与食物同时服用;有慢性出血性胃病的患儿,应尽量不用水杨酸类解热药。③注射给药除能迅速降低体温,并无其他优点,还易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所以除非必须,凡能口服者均应口服给药,或使用栓剂。

3.体质差就打丙种球蛋白

有些家长见孩子体质差,爱感冒,就带领孩子去医院打丙种球蛋白,认为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能使孩子少生病。其实这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丙种球蛋白的有效成分是特异性抗体,即免疫球蛋白,虽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毒素的功能,但注射后所获得的抗体只能维持2~3周时间,只有在接触某些传染病(如甲型肝炎、麻疹等)或患有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其他特殊情况下应用才有好处。滥用丙种球蛋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婴幼儿经常使用,会抑制自身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反而降低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某些过敏体质的人注射后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4.咳嗽就用镇咳药

有的家长碰到小儿咳嗽,不经医生检查,就给孩子服镇咳药。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咳嗽与发热一样,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当呼吸道有炎症、痰液或其他异物时,即能反射性地兴奋咳嗽中枢,引起咳嗽,以便将痰液或异物排出,使呼吸道保持清洁、通畅。镇咳药能作用于咳嗽中枢、呼吸道感受器,抑制咳嗽反射。而小儿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加上小儿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较易有呼吸道梗阻而发生呼吸困难;如果再服镇咳药,容易使痰液滞留在呼吸道内,使气管堵塞,甚至会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当小儿咳嗽时,应该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尤其要慎用作用较强的镇咳药(如可待因);一般只有在咳嗽严重,引起小儿精神紧张或影响休息和睡眠时才适量使用镇咳药。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退烧药小儿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退烧药别和蜂蜜同时服
小儿难养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退烧药别和蜂蜜同服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