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前 邱若涵
摘 要:高校大学生是新党员的重要来源,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培养考察的重要阶段,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对于提高党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厚重文化底蕴,且极具中国特色,作为积极分子党课的内容能够丰富党课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党课质量和积极分子培养质量。笔者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例对此进行了创新探索。
关键词:红色文化;积极分子党课;理想信念
入党积极分子是申请人经支部党员大会(或支委会)确定的党的储备力量,经过至少一年的培养考察可以被列为发展对象,是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入党积极分子阶段的教育对于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具有积极影响。高校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的现状
(一)“填鸭式”教学,互动不强
当前很多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的固化,主要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整堂党课以大量的政治理论为内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而学生昏昏欲睡,很多学生在经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收获寥寥。
(二)授课内容过时,效果不佳
很多高校仅依托大學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等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不根据党和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授课的内容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所用事例也老化、固化,导致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三)师资力量欠缺,质量不高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师资一般为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其中学生党支部书记占比最大,而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学生辅导员兼任(部分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支部书记,但一般不承担党课教学任务)。辅导员本职工作内容烦杂,对于党课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且教学能力和水平层次不齐,党课教学质量不高。
二、红色文化元素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结合设计思路
(一)红色文化元素引入党课有助于改善当前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教育效果
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路有两类,一是从课堂入手,改变授课的形式和内容;二是加强授课师资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大刀阔斧对党课师资队伍进行调整不具备现实条件,一方面招聘能力过硬的专业人员专职从事党务工作、承担党课教学任务或外聘高水平人员讲授党课,对于高校的人员编制和资金压力较大,投入大于所得;另一方面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时间成本较大,不适合短期内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就教学内容与形式而言,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积极分子普遍为“95后”“00后”,对于红色文化元素,尤其是红色歌曲等元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文化元素入手,结合党的历史等党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培训教育成果。
(二)红色文化元素适合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的内容
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志士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文化和精神,极其具有中国特色。不论是珍贵文物、革命遗迹,还是革命歌曲,都蕴含着革命志士战斗的历史、奋战的精神,彰显着信念的坚定和爱国主义光辉。以红色文化元素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的内容,能够使积极分子在学习中润物细无声的得到熏陶和感召,同时,红色文化的形态比较多样化,可以丰富党课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接受党课的教育,有助于积极分子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
(三)红色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价值观教育
党带领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建设新时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是“富强”“民主”;在抗战时期和当前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带动人民努力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是“文明”“和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倡导人民追求翻身解放,是“自由”“平等”;党带领人民大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公正”“法治”;红色抗战史,是全民救国史,是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新中国建设史上涌现出了“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是“爱国”“敬业”;人民军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抗战时期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建立了浓厚的革命感情,新中国成立后兑现革命战争时期的“欠条”,也体现出“诚信”“友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革命志士和广大群众共同创造的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中包含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度契合。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红色文化作为党课的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具体教学实施方案
(一)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元素的可行性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曹火星创作的一首广泛传唱的歌曲;是沈东执导的一部电影;是公开出版的一本图书;是张京生和王元珍创作的一幅油画;是2016年春晚的一个歌舞节目;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党和国家的飞速发展、经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后的一种共同的感受,选择这一元素,入党积极分子无论接触过以上哪一种,都比较容易快速感到熟悉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直白的话语表达出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容易使学生在教学结束后形成记忆点。
(二)教学方案
1.教学对象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为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学生。
2.教学重点
党的光辉历程。
3.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党的历史,使学生了解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对党史尤其是新中国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4.教学要求
通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文化元素的引入,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历史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信念。
5.教学过程和内容
(1)主题导入
播放《沒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电影片段和歌曲选段。通过视频和音频片段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中来。通过发问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向学生介绍电影所展现的历史阶段和歌曲创作的背景情况。
(2)主要内容
向学员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1921年至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至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点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强化理解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点讲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并探索建设的历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点讲述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以及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深刻理解共产党何以能够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3)课后拓展
根据学员年级和专业的特点,分别向学员推荐《苦难辉煌》《风雨兼程》《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乔秋远日记·家信集》《巨变》等课外读物,以读小说的方式读史,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党的历史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强化对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从思想上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和拥护,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四、结语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精神力量。大学生是有理想、有知识的先进青年,尤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今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要善于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提取可用元素,使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