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王旭东 王琪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费需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革和转型。特色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效率,不仅影响农民收入,还影响到了消费者的餐桌文化和消费质量,调研分析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提升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产品-消费”环节双赢。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模式 优化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国家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战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以来,巴彦淖尔市政府2017年提出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发展思路,2018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2019年出台《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等一系列加大农产品产业投入的政策扶持力度,有效整合农业资源的惠农政策。使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当前巴彦淖尔市地处西部,特色农产品流通市场机制、市场管理、市场引导的能力还有不足。优化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牧区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成为发展巴彦淖尔市农村农业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巴彦淖尔特色农产品
巴彦淖尔市处于京津为龙头的呼(市)—包(头)—银(川)—兰(州)经济带上。总土地面积6594252.5公顷,人均占有土地3.91公顷,是全国人均占有土地的4.4倍,耕地598995.4公顷,人均耕地0.35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5倍。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一年四季分明,天空晴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巴彦淖尔市土地资源丰富,北部是美丽辽阔的乌拉特草原,畜牧业历史悠久,戈壁红驼是世界珍贵畜种,二狼山白山羊绒有“纤维之王”的美名。中部是雄浑壮美的阴山山脉,矿产资源富集,5万多幅阴山岩刻被称为“千里画廊”。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市,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境内全长345千米。年平均过境水流量为315亿立方米。引黄灌溉面积达57.4万公顷。素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塞上江南”的美誉。
巴彦淖尔辖属7个旗县区、48个苏木镇(包括7个城关镇),总人口170万人。绿色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独特,形成了11个大类50多个品种,独具河套特色的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见图1.特色农产品认证见图2.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见图3。
三、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
(一)巴彦淖尔市交通建设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交通建设,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1019公里。7个旗县区和口岸全部通高等级公路,实现了全市652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邮,促进了邮政、快递、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仓储配送的发展,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快递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市有园区、旗县有集散、乡镇有网点、村村通快递”,串联起电子商务、制造业、现代农牧业、商贸流通、传媒等产业,2018年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口连续10年蝉联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通过多种举措与“互联网+”相伴而行,打通农产品流通的脉络,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行销天下,打造出“农产品上行”的巴彦淖尔模式。
(二)巴彦淖尔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
2018年,巴彦淖尔市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发展机遇,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农产品累计完成出口额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农产品的流通品种多、数量大,流通模式多样化。
巴彦淖尔市辖属旗县特色农产品种植品种、数量、规模各有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根据特色农产品成熟季节、产量、品种有所区别。包括以下五种模式:一是品种数量少农产品,农户一般采用“农户流动自销”的形式完成农产品流通;二是成熟季节早的特色农产品,如果是规模化种植,农产品流通会选择“农户+(中间商)”的模式进行销售。如果种植规模小,农户分散种植,农产品流通会选择“农户流动自销”“农户+(中间商)”两种模式完成农产品流通;三是成熟季节,特色农产品大宗成熟采摘,农产品产量、数量、品种多,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会通过“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互助形式进行特色农产品的流通;四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农户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平台”“电商园区”“微商”平台等形式完成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五是入户“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流通,实现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以上五种模式是现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模式,在访谈调研过程中,特色农产品从生产规模小,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组织流通管理不完善,信息流通慢,流通管理体系不健全,流通效率计算不规范,现代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强等方面反映出了制约特色农产品进入全国大市场流通的因素。
四、促进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建议
(一)重点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
在土地确权制度政策下,巴彦淖尔市农户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规模小,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没有形成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造成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获取渠道窄,销售量不足,没有形成特色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此,辖属各旗县、乡镇、村社给予特色农产品流通政策支持,要加快建立“互助合作社”“当地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经纪人”稳定的流通市场主体,形成“农戶+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农产品流通经纪人+”等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发挥地区、产品、集群特点和优势,形成链条“生产-加工-销售”标准的规范管理,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挥特色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巴彦淖尔市交通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建设给特色农产品的流通和进入“大市场”提供了便利,各旗县、乡镇、村社应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优化辖区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布局;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分等级准确定位特色农产品消费对象和消费市场;推行产品包装规范化;发展推行“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业融合模式,契合巴彦淖尔市“云仓储”建设,加快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实现与巴彦淖尔市网络服务平台、全国互联网平台及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信息化互通对接;接入支付和结算体系,实现巴彦淖尔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
(三)加快优化特色农产品“农户+”流通模式
“农户+”流通模式,是现如今特色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基础上,加快优化现有特色农产品“农户+”“农户++”的流通模式,各辖属区域根据地方、产品特点、特色积极组织调研,进行有效分析;整合共享资源,组织、开拓、创新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发挥“农户+”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优质效应;简化组合程序,提供组合条件,开阔组合市场,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市场链条格局,实现“产品生产-消费者消费”环节的共赢。
(四)加强政府对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宏观调控
近年来,巴彦淖尔依托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不断夯实农牧业基础,将绿色发展作为推动农牧业经济的最根本动力,坚持全新发展理念,积极提供政府公共服务与宏观调控。巴彦淖尔地处祖国西部,对外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政府虽然通过抓龙头、建基地、打品牌、提品质,初步形成了农牧业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也培育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但要将巴彦淖尔市特色农产品推向中国市场,走出国门推向国际市场,需要政府加强对各辖区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宏观调控。一是根据辖区特点强化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从种植、成熟、采摘、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环节主体行为和责任。建立责任人制度的网格化管理,形成对特色农产品流通的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生产程序的质量监管,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实现绿色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三是政府牵头,通过调研分析,建立并完善市场运行监测制度、特色农产品储备、运输等制度,给特色农产品流通提供安全保障。四是建立“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机制和使用管理规范,全力建设打造全域绿色巴彦淖尔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锋.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2).
[2]吴自爱,王剑程,王丽娟,项桂娥.欠发达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24).
[3]郭崇义,庞毅.基于流通实力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及优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王秀梅.“互联网 + ”环境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8(2).
[5]王家旭.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评价与优化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3.
[6]李丽君.广东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4.
[7]郑治.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J].商業时代,2013.
[8]李晓青.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区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效率测评与优化措施探索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为例”(项目编号:NJSY17396)。
作者单位:王海燕,河套学院;王旭东,康立电力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王琪玄,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