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续与蜕变
——“十七年”上海戏曲电影掠影

2020-11-06 05:27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片厂天马黄梅戏

龚 艳

上海早期戏曲电影无疑是中国戏曲电影重要的血脉基因,它奠定了中国戏曲电影最重要的视听形态和审美样式,它不仅为许多戏曲剧种扩大了传播范围,更为中国戏曲的电影化之路探索了宝贵经验。“十七年”时期的上海戏曲电影带领中国戏曲电影进入了黄金时期,也为戏曲史及电影史写下了精彩的一笔。今天的3D 戏曲电影,甚至将来的全息、VR 戏曲电影,都将在上海电影人的戏曲电影经验上起步,对影像和戏曲的认识;舞台表演与镜头调度的理解;对虚与实美学精神的深入思考,都是上海戏曲电影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承续:海派电影遗产

自1905年《定军山》始,以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多部戏曲影像为标志,戏曲与电影在中国相遇,见证了中国电影中的戏曲基因。20 世纪20年代的上海,电影业已初显规模,而大众的主流文化产品依然是戏曲舞台。名伶们也多定居北京,往返于京沪两地。戏曲电影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新媒体(电影)样式的兴起;对影像留存新技术的运用;加之大众娱乐商业的需要等多重原因。二三十年代的戏曲电影在京沪两地同时展开,上海电影业的繁荣更促使了早期戏曲电影发生场的形成。位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以开启民智为己任,它不仅印书也有专门的影像部门拍摄纪录片,这也使得上海成为戏曲影像的早期发生地之一。

1949年前的上海戏曲电影经历了从起步到趋于成熟两个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上海戏曲电影也奠定了两种基本拍摄样式:以前期简单的舞台记录为主和后期对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探索。前者以《林冲夜奔》(1935,王次龙)、《天女散花》(1920,梅兰芳)、《三娘教子》(1940,杨小仲)等为例,摄影机的存在一方面为了记录名伶的舞台身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如张善琨等电影人的商业考量。比如《三娘教子》全程拍摄8 小时,先是导演杨小仲、布景方沛霖等人在摄影棚内布置现场,摄影师余省三摆好机位,等待言慧珠父女化妆成所扮演的人物入场。对当天的记录是:“划分了十六个镜头,在八小时的通宵工作下,总算把这一出《三娘教子》完成了,共得七千多尺片子。”1《三娘教子》此类将戏曲名家作为电影商业噱头和卖点考量的戏曲电影,以非盈利为目的,为后来戏曲电影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样式和传统——即忠实地记录舞台表演。与此同时,上海戏曲电影的另一支,拉开了真正的戏曲电影时代来临之序幕:以费穆这些优秀的电影导演和京剧票友合作拍摄的《斩经堂》(1937,周翼华)、《生死恨》(1948,费穆)等影片,无论是在镜头语言还是声画效果、舞台表演的镜头化呈现等方面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就。据此,我们可以说,1949年的上海戏曲电影业正是经历了从早期到实验阶段的成长,才取得了对舞台表演艺术与电影镜头结合的大胆而富有价值的成功实践。也由此奠定了1949年之后的“十七年”时期的上海戏曲电影的黄金时代。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戏曲电影无一例外地与早期上海戏曲电影之间有着明确的承继关系。上海作为“十七年”戏曲电影的重要生产基地,延续了上海电影传统。“十七年”中,最重要的戏曲电影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桑弧)、《双推磨》(1954,佐临)、《天仙配》(1955,石挥)、《宋世杰》(1956,桑弧)、《追鱼》(1959,应云卫)、《武松》(1963,应云卫)等都是在上海制作完成。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地继承和发展了对戏曲电影创作的思考,比如石挥在《天仙配》的拍摄中认识道:“一切服从镜头需要,镜头服从人物的形象刻划与演员原来的较基本的表演设计,这是我们进行《天仙配》影片创作的基本方针。”2其次,上海电影人为“十七年”上海戏曲电影的繁荣提供了人员储备。可以看到“十七年”戏曲电影的代表作,无论是《梁祝》还是《天仙配》《武松》等,都是出自上海老电影人之手,他们在1949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电影专业训练,熟知电影技法,同时深谙戏曲艺术。比如桑弧导演,他在1947年已经拍摄了《太太万岁》《不了情》等重要的电影作品,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天仙配》中的演员也承继了1949年以前的传统,用越剧和黄梅戏的优秀演员完成拍摄。上海电影人用自己卓越的专业技能为戏曲电影的黄金时代提供了真正的保障。

践行:多剧种覆盖

“十七年”时期上海地区的戏曲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的创作特色——多剧种覆盖以及与其他地区电影公司、电影剧团合作。比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女驸马》;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湖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生死牌》等。在剧种上也更多元,除了有拍摄传统的京剧、越剧之外,还尝试拍摄了锡剧、扬剧、闽剧、粤剧,甚至黔剧等之前戏曲电影从未涉猎过的剧种,这一方面扩大了合作,增强了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无形地为这些地方戏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剧目大都是和地方戏剧团合作拍摄完成,为今天研究地方戏的演变和历史沿革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影像文献材料。以下是根据数据3整理而得的上海地区各剧种戏曲电影拍摄情况表:

片名《梁山伯与祝英台》《双推磨》《蓝桥会》《盖叫天的舞台艺术》《上金山》《炼印》《天仙配》《搜书院》《十五贯》《宋世杰》《庵堂相会》《周信芳的艺术生活》《庵堂认母》《葛麻》《拜月记》《陈三五娘》曲种越剧锡剧淮剧京剧扬剧闽剧黄梅戏粤剧昆曲京剧锡剧导演桑弧佐临谢晋白沉黄祖模张天赐石挥徐韬陶金应云为俞仲英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民间传说年代1954195419541954195519551955195619561956195619561956195619571957制作/合作单位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备注根据华东戏曲研究院舞台剧本改编杨小仲张天赐张天赐杨小仲锡剧楚剧湘剧闽剧《罗汉钱》《望江亭》《情探》《穆桂英挂帅》《乡下与赶脚》《珍珠记》《刘介梅》《女驸马》《百岁挂帅》《生死牌》《追鱼》《星星之火》《安徽戏曲集锦》顾而已周峰黄祖模徐苏灵徐韬张天赐俞仲英刘琼徐苏灵张天赐应云卫顾而已郭筠江南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江南电影制片厂江南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海燕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湖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天马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制片厂、江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1957195819581958195819581958195919591959195919591959剧本整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海市代表团编剧:福建省闽剧团代表队整理改编桑弧粤剧编剧:杨子静、莫汝诚、林仙根根据浙江昆苏剧团《十五贯》整理小组整理本改编根据上海京剧院艺术室文学组整理本改编演出:江苏省锡剧团,根据王嘉大、过昭容原稿整理艺术性纪录片演出:江苏省锡剧团演出:武汉市楚剧团演出:湖南湘剧团演出:福建省闽南戏剧实验剧团,剧本根据蔡龙本、徐志仁口授整理演出: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演出:北京京剧团,成都市川剧团根据关汉卿原著改编演出:上海越剧团,由田汉根据《焚香记》改编演出:洛阳豫剧团演出:郑州市曲剧团演出:江西省赣剧团演出:武汉市楚剧团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江苏省演剧团,根据江苏省扬剧团集体整理本改编演出:湖南省湘剧团演出:上海越剧院演出: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关汉卿》《秦娘美》《女审》《斗诗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周信芳的舞台艺术》《孙安动本》《红楼梦》《碧玉簪》《尤三姐》《牛郎织女》《武松》《双珠凤》《柳荫记》《红花曲》《农家宝》《两垅地》《姑嫂练武》《戏曲集锦》徐韬孙瑜徐苏灵、钱千里、吕君樵应云卫杨小仲、俞仲英杨小仲钱千里岑范吴永刚吴永刚岑范应云为舒适顾而已黄祖模钱千里、毛羽钱千里俞仲英海燕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海燕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天马电影制片厂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196019601960196019601961196219621962196319631963196319631965196519651965沪剧京剧越剧豫剧曲剧赣剧楚剧黄梅戏扬剧湘剧越剧沪剧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粤剧黔剧淮剧越剧绍剧京剧柳子戏越剧越剧京剧黄梅戏京剧锡剧黄梅戏锡剧锡剧、吕剧锡剧采茶戏演出:广东粤剧院,根据田汉话剧《关汉卿》改编演出:贵州省黔剧团,根据梁少华、梁耀庭原著改编演出: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演出:浙江越剧二团,根据浙江省越剧二团演出本改编演出:浙江绍剧团演出:山东柳子剧团,根据山东省柳子剧团舞台演出本改编演出:上海越剧团演出:上海越剧二团,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演出:上海京剧院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上海京剧院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无锡市锡剧团演出:苏州专区锡剧团,山东省吕剧团演出:上海市嘉定县锡剧团小分队演出:赣州专区采茶剧团、光昌县采茶剧团、宜春专区采茶剧团、高安县地方剧团

由上表可以看出,锡剧、越剧、京剧和黄梅戏分别是“十七年”上海戏曲电影拍摄最多的剧种。锡剧一共拍摄了8 部,京剧和越剧各拍摄了6 部,黄梅戏则是5 部。其他剧种多为1 到2 部。其中拍摄戏曲片较多的导演分别是:张天赐、杨小仲、应云卫、俞仲英、钱千里等,他们在“十七年”中每人平均拍摄了4 到5 部戏曲电影,除了杨小仲是1949年以前就参与到戏曲电影拍摄创作外,其他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拍摄戏曲电影的。

“十七年”时期的上海戏曲电影,据不完全统计,拍摄了20 余部不同剧目的戏曲电影,所拍摄的不仅有京剧、越剧、昆曲等著名剧种,也有采茶戏、柳子戏、泗州戏等地方小戏。如“1957年3月,《陈三五娘》开始进入摄影棚”,“上午十时许由新亚大酒店乘车到徐家汇摄影棚,吃过午饭即开始化妆、着装,而最花时间的是对光”,“自1957年3月开拍至7月关机,全剧共拍199 个镜头,总长度达10392 尺”。4

在拍摄过程中,优秀的上海电影人将自己丰富的电影故事片经验为戏曲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张天赐,他本人是在日本学习了电影专业,然后在满映工作,后到上海,因为对电影技术和电影语言的熟练精通,在他拍摄《拜月记》时将电影故事片中的双人对话镜头的对切和推拉镜头运用于舞台剧的拍摄中;在拍摄《珍珠记》时不仅用了对切,镜头的灵活调度,还用了特写镜头。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戏曲电影语言在记录的形式之下的多种电影视听实践。当然,“十七年”时期的上海地区戏曲电影创作并非全是上海电影人之力,它还受惠于这一时期的戏曲改革。因执政党对戏曲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不吝人力物力的投入,才使得戏曲电影的拍摄进入繁盛时期。

海上花:对外浮桥

上海戏曲电影作为冷战时期外交的文化产品,为当时中国大陆突破铁围封锁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60年12月23日一直到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剧团在中国香港公演了“《西厢记》《红楼梦》《金山战鼓》《碧玉簪》等优秀剧目共36 场。”5因得到观众热烈欢迎,上海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电影公司乘势拍摄戏曲影片。如桑弧拍摄的《梁祝》在当时的香港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天仙配》则直接引起了香港邵氏公司的注意,“音乐元素直接被王纯拿来创作成为《貂蝉》的电影配乐并大获成功”,“随之催生了《江山美人》(李翰祥,1959)、《杨贵妃》(李翰祥,1962)、《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翰祥,1963)等大制作黄梅调电影。”以至开启了风靡东南亚十几年的“黄梅调电影”。

上海与香港在戏曲电影拍摄上的合作,香港左派电影公司起了很大的作用。1949年前后,在周恩来、廖承志等领导人支持下,以费穆、朱石麟、李萍倩等人为代表的爱国电影人士在香港先后成立了“长城”“凤凰”“新联”等影业公司,它们不仅拍摄了大量制作精良、反映现实、贴近时代的影片,还与南方影业一起将这些优秀影片输送到东南亚华人地区,成为打破冷战铁围的重要渠道,增强了海外华人的向心力。以王文娟、袁雪芬为代表的上海越剧团在香港表演时,“有着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拉丁美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他们有些人是专程‘飞’来看‘祖国的戏剧’,然后又匆匆‘飞’走的。他们在和上海越剧团会见的时候,总是这样说:我们看了越剧以后,对‘祖国’二字的理解越发具体了。”6这些上海戏曲剧目的表演,为上海戏曲电影后来在香港及东南亚华侨地区的传播起到了“打头阵”的作用,戏曲电影是冷战时期在海外建起的一座连接中外的“浮桥”。

注释

[1]三娘教子开拍花絮[J].青青电影周刊,1939(20):16.

[2]鼓王音容搬上银幕[J].青青电影周刊,1939(18):10.

[3]石挥.天仙配的导演手记[J].电影艺术,1957(5):27.

[4]根据《中国戏曲电影和获奖戏曲电视剧总目(1905——2009)》(杨秀峰、胡坤龙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年)及《中国戏曲电影史》(高小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统计数据,重新整理而来。

[5]苏彦硕.梨园明珠辉映银屏——梨园两部戏曲片拍摄散记[A].文史资料汇编——岁月流痕,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13.

[6]上海越剧团在香港公演[J].戏剧报,1961(3):36.

[7]和香港同胞相处的日子[J].戏剧报,1961(4):14.

猜你喜欢
制片厂天马黄梅戏
文化创意视角下黄梅戏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天马寨两咏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落寞或重生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如浮云伴天马,共演西游神话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学生作品选登
黄梅戏《天仙配》荣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建院60周年优秀剧目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