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美国制裁中兴的事件进一步告诉我们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而,高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创新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我国领导人曾多次强调必须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进行教育变革,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探究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大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共识。
自从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的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调整和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以来,目前在全国开设信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高达500多所,但是培养出来的信管专业毕业生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根据麦可思公司2014-2018年度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信管专业均被纳入或接近纳入本科就业专业的黄牌名单,也就是说该专业社会认可度低、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薪资较低、就业满意率也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主要原因是由于信管专业源于多个专业合并而成,课程门类多而杂,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通常只负责讲授本课程的知识点,并未把相关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进行讲解,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成体系,没有重点和方向,仅是以前多个专业部分课程内容的简单堆砌,根本谈不上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而且存在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脱钩严重的现象,导致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最终造成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等有关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教学培养目标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甚至导致出现了近年来关于是否应当设置本科层次信息管理专业的质疑。基于创新创业视角而言,本研究团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高校信管专业在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信管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来完成,但是这些环节主要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实际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几乎没有体现创新能力。虽然大多数高校的信管专业传统培养方案也有创新创业意识方面的培养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相关创新实践类活动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参与,而且实施效果往往不理想。这是源于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没有科学认识和看待创新创业能力,甚至很多同学毕业时也不知道这方面的有关内容,创新创业意识非常薄弱。
经过调研发现,传统的信管专业目前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主要包括课程实践教学(9学分左右)、专业实践教学(25学分左右)和素质拓展教学及创新创业实践(4学分左右)等模块。课程实践主要是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专业实践主要是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设计以及系统课程设计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等实习实训内容。素质拓展及创新创业主要包括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科技创新、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和学科竞赛以及社会实践等内容。从这些模块的学分分配大致比例可以看出,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设置中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对较少,这与新常态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不大吻合,因此需要做出调整。
可以说目前大多数高校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服务,教学目标中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的进行往往带有经验性、随意性,未能满足新常态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大纲和指导书等资料往往不够系统,且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如一些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内容陈旧,过于追求正确性和完整性,无助于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前,不少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按照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实施。许多高校信管专业在招生时是文理兼收,而在实际培养时一些对计算机相关课程不喜欢的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上没有积极性,相关课程的考核总是想方设法东拼西凑些内容进行应付。如系统课程设计不实际动手开发,拿网上下载的进行充数。另外,由于信管专业在专业实习上大多采用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分散进行的,导致会出现一些学生没有实际进行实习,在实习报告上虚假编造实习内容以完成相应实习任务。这些问题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相关调研数据表明,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通常只注重结果如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实训报告等内容的考核,而缺乏实验过程的考核,且考核机制带有随意性、经验性,最终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合理监控和落实,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锻炼形同虚设。因此,目前信管专业特别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运行机制,微观上能考查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宏观上能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职业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进行测评。
为满足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和市场需求想吻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的禁锢,以学生为“主角”,聚焦其核心地位,让学生能自由进行发挥,达到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经过多方调研,并结合我校信管专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培养要求,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进行了新的设计和规划。
依据新常态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调整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提高开放性实践教学比例,加大校企联合力度,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和理念的引导,提高创新性课程的设置,及时更新相关课程内容,规范课程教学过程,科学评价教学成果,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信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的相关要求,高校信管专业应该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通常包括基础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创新实践模块和创业实践模块(如表1所示),实施的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年,大三、大四学年以开放性实践任务和项目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在实际实施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时,除了注意各实践层次的逻辑联系外,还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表1 信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实践教学课
2.2.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教学理念
信管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通常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要求的实验任务,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塑造。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各项实验操作,探索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精神,提升创新教学理念,最终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彻底向开放、合作式教学转变。
2.2.2 持续优化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为了实现信管专业课程教育和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培养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应增设“创新思维训练”、“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创新创业课程,并设置相应实践环节。同时,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实践平台以实验问题解决、项目系统开发等目标为导向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利用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目的。
2.2.3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实践过程的监控,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与运作机制,在调研中发现存在部分高校缺乏基本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指导书等严重问题,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强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强化质量管理,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条例和考核评价方法,考核学生的各项能力,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同时坚持定性控制和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实践教学实施效果良好。
2.2.4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激发学生创业潜能
相关调研结果表明,现在高校的许多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表现不积极,甚至不少学生不知道这方面的有关信息,更别提参加了。因此,加强舆论宣传,多方搜集宣传资料,加大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传媒宣传力度。抓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引导,增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理解和支持,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为此,高校有关宣传部门应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推介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呼吁社会关注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引导大学生由 “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换。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成功案例和其创业者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使他们的创业故事能够在报纸上有“文”,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网络上有“赞”,增强创业者的社会影响力和榜样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入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浪潮中。
信管专业是由多门相关学科融合且随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专业。因此,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是信管专业培养人才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增设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类课程,增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考评机制,积极宣传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