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甫,吴秋秋
(桐乡市凤鸣街道农经中心,浙江嘉兴314505)
蚕桑产业在桐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是一项传统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是广大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在广大农户中也存在着少部分弱势群体—贫困户。这些户大都对种养业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尤其是每年春蚕小蚕饲养因需要加温,操作技术要求又高,再加上他们缺技术,大都养不好,到蚕宝宝上山时往往出现蚕病多,产量低,茧质差,严重影响经济收入。针对这一情况,桐乡市慈善总会领导根据省农信慈善基金造血型救助项目,在2015年开始实施了浙江省农信造血型救助项目的子项目——“喜得宝”春蚕饲养帮扶项目。按照精准扶贫、突出帮扶重点、增强帮扶力度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造血型救助覆盖面,完善帮扶举措,为扶持户增收脱贫提供服务保障,2019年,帮扶面已扩展到凤鸣、石门、河山、梧桐等10个镇(街道)的31个行政村,帮扶有一定劳动能力和饲养条件的低保、低收入、失独等困难家庭。市慈善总会专门定点石门东池小蚕场为这些弱势家庭的小蚕集中饲养到3龄眠起,然后免费送到各户。桐乡市慈善总会农信蚕桑帮扶项目的做法与成效如下。
浙江省农信慈善救助项目,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充分发挥慈善在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作用,利用扶贫示范基地这个平台,积极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脱贫,跨进共同富裕大道,实现小康梦、中国梦,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为了在项目实施年内如期实现扶持对象增收脱贫,总会精心制订了实施目标。用有限的资金投入,通过全社会和扶持户的共同努力,促成每一个被扶持对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的生活技能得到掌握,造血功能、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收入逐步达到或超过本地收入标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
被扶持救助对象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得到各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并由各镇(街道)慈善分会、民政牵头承办,会同所属村、组对低保、低收入、特困户进行排队摸底,分析选择,将符合扶持条件,有田地种植基础,有家庭饲养房舍,有种养劳动能力,又有增收脱贫意愿的作为扶持对象。
当被救助扶持对象确定后,做到早作准备早安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每一户的春蚕种饲养数量在春蚕饲养前逐户摸清登记造册。
低保低收入以及残疾人困难户,之所以困难,问题根源在于他们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正如人的身体遇上了功能性贫血需要造血一样,慈善救助项目是给他们家庭经济增收注入了造血活力,恢复他们发展生产的决心和信心,看到增收脱贫的希望。为了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在饲养前、饲养中、饲养后分阶段进行集中培训,在集中培训基础上还不定期上门进行面对面技术辅导,同时还专门编制了简明实用的蚕桑技术资料。围绕如何实现他们全年各期蚕茧优质高产,市慈善总会除了举办春期蚕桑技术培训外,还分别集中举办秋期蚕桑培训和召开蚕室蚕具消毒现场会,让他们掌握秋季养蚕技术知识和消毒对养好蚕的重要性。同时,还分农时分阶段有针对性给他们上门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如秋蚕期饲养中不同天气应采取的措施,桑园不同时期规范治虫防治技术,春夏秋季施肥、抗旱排涝等。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但要养好小蚕,共育是关键。为此,总会专门选择了全市规模最大(春蚕可饲养3000张),设施最完善的石门东池小蚕场进行小蚕共育,且共育到3龄眠起,然后统一由慈善总会人员押车分送到每家每户。这就为他们的春蚕高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桐乡市慈善总会除了利用扶贫基地平台,为帮扶户无偿提供小蚕外,还提供鲜茧销售价外补助,凭鲜茧销售发票每50 kg补助200元;按照每张蚕种产茧50 kg计,平均每户(次)可得价外补助364元。各相关村还确定专人,协助解决帮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5年来,桐乡市慈善总会联系开展的农信慈善帮扶工作,共涵盖43个乡次127个村次379个户次,惠及1117人次,免费发送春蚕种690.25张(见表1)。
经过几年的多方努力,这些被帮扶的贫困户,养蚕水平都跃上了一个台阶,所饲养的蚕种张产都超百斤,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
表1 2015~2019年桐乡市农信慈善帮扶情况一览表
帮扶户中产茧量最大户梧桐街道钱林村徐掌生家庭,全家4人,2019年,饲养春蚕5张,总产茧292.5 kg,茧款收入10300元,加上奖补1170元,共收入11470元,一期春蚕茧人均收入就达近3000元。凤鸣街道中群村孙玉根家庭,全家3个人,2019年,饲养春蚕4张,总产茧255 kg,茧款收入8900元,奖补1020元,共收入9920元,一期春蚕茧人均收入3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