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恩洁,徐 杰,朱春群,孟正乐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蚕种(除两广外)基本上为二化性品种。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尤其是向中亚地区国家供种数量的扩大,以及工厂化养蚕的发展等,近年来,蚕种在2月初出库饲养的数量不断增长。为了满足饲养需要,我们进行了二化性越年种提前至1月底或2月初达到丙1胚胎试验。通过孵化试验和农村试养,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试验种:白玉×秋丰、秋丰×白玉、菁松×皓月、皓月×菁松,白玉、秋丰;对照种: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盒装卵量均为28000粒。
杭州(杭州冷库):感温、浸酸、孵化试验;
海南:饲养、调查。一代杂交种,各品种选择3户农户饲养;原种各品种各选1户农户。
试验种:12月20日前蚕种入库,采用5℃冷藏保护,至接近甲胚胎,分浸酸和不浸酸开始阶梯式感温处理,同时放置于7℃保护,当胚胎到达甲胚胎后升温至10℃,到达乙1胚胎左右,按用种时间需要升温至11℃~13℃。1月底2月初达到丙1胚胎。2月到4月,在海南饲养和制种。
对照种:按海南农村饲养蚕种常规处理。
1.4.1 胚胎发育进程
从开始感温起,隔日进行1次胚胎解剖,记录发育进程,直至到达丙1胚胎。
1.4.2 孵化率
分别在2014年、2015年,当胚胎到达丙1后开始进行催青。每个品种取3个小样,每小样称取1g。孵化收蚁第1日后,调查统计2日孵化率。
1.4.3 调查项目
一代杂交种,调查张种产量;原种,调查g蚁单产、g蚁制种张数。
不同处理各品种逐日胚胎发育进程,见表1。
先浸酸再感温处理,可以在2月3日达到丙1胚胎;不浸酸直接感温,日系品种在2月7日、中系在2月9日达到丙1胚胎。均能在2月初出库使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不同处理各品种孵化试验成绩,见表2。
无论浸酸和不浸酸,二日孵化率都在98%以上,都达到DB33/T 217-2015《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的要求。
不同处理各品种农村饲养成绩,见表3、表4。
因2015年春节假期,推迟至2月25日开始催青饲养,从饲养成绩上看,由于气候和叶质等原因,都低于浙江省内饲养的产量和繁育系数,但是都与对照相仿,完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表1 不同处理各品种胚胎发育一览表(2015年)Table 1 List of embryo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2015)
表2 不同处理各品种孵化试验调查一览表Table 2 Perfprmance of incubation test on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表3 不同处理一代杂交种农村饲养成绩调查表(2015年)Table 3 Investigation on rearing performance of F1 hybrid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rural areas(2015)
表4 不同处理原种饲养和制种成绩调查一览表(2015年)Table 4 Invetigation on the rearing performance of parental silkworm and egg production by different treatments(2015)
入库后经过30 d左右达到或接近甲胚胎为技术处理的最佳时期,过早达不到处理效果。
浸酸可促进胚胎发育,因此先浸酸再感温有利加快胚胎发育,促进孵化齐一,到达甲胚子后需要8 d左右,但是技术要求和投入更高。一般不浸酸直接使用阶梯式感温方法足以满足提前使用要求,但是感温时间较长,到达甲胚子后需要10 d~13 d,且催青发育比较缓慢。如果在时间上不紧迫,可以采取直接阶梯式感温达到提前使用要求,操作比较简单,省力。
按常规标准浸酸和操作。不同的是特别要注意脱酸水温需要需要从高到低过渡,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影响蚕种发育和孵化。
先用5℃温度感温至接近甲胚胎,再升温至7℃(包括浸酸后),
到达甲胚胎后升温至10℃,到达乙1胚胎左右可根据用种时间需要升温至13℃。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注意缓慢提升,防止温度激变,可以提高孵化齐一程度。
目前出口中亚的蚕种采取了阶梯式感温的处理,效果良好。提高了蚕种场和农村生产的经济效益。此外,对按夏用种使用的蚕种提前到春用的,也可采取该技术,以满足用种需求。同时,对今后拓宽蚕种使用期限的研究有着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