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

2020-11-03 06:23莫如铨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莫如铨

摘要:我国教育部门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教育的方向开始引导学生从抽象性思维向发散性思维转变,初中各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也得到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更多关注。近些年来,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开始在学校中普及推广,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利用生活素材、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课堂氛围,所以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同。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生活化教学能够全面串联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大大增强学习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自发地沉浸到学习中,培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结合相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习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辨析,使学生意识到事物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1满足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新课程

改革强调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运用到物理学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

1.2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初中物理是八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基本概念较多,分类繁杂,规律的关联性较强,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物理学科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运用到传统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工作。

1.3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

学生单纯将知识死记硬背或许可以得到短时记忆,但想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必须依靠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物理学习中仅凭借记忆而非理解不利于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而生活化教学则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供了有效途径,能够实现单一记忆—理解性记忆—知识迁移的转换。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中,要让学生记住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但时间久了,学生可能会忘记将声音的产生与振动联系在一起。可以在知识讲解中运用一些生活实例,如弹拨类乐器发声时弦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课上,让学生感受自己说话时声带的变化,提醒学生以后看到声音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就摸摸自己的声带,唤起对这一知识的记忆。

2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的实施方向,只有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教学过程朝着有序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迈进,物理课堂的实效性才能得到保障[3]。为了提升物理生活化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生活化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详细具体的目标方案,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发展方向,推动物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全面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形成具体的调查方案。其次,根据已经制定的方案结合物理课程标准,融入可行性的生活教学思想,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工具、内容等作出详细的规定和计划,保障生活教学目标能够落到实处。通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环节的有序性,提升课程内容的指向性,最终达到提升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2.2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物理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感官刺激,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讲解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及辨析能力。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老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而很少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对物理知识的活学活用情况[4]。因此形成了在物理学习中,以老师为主,学生死板记忆、被动学习的局面。而新课程改革则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现象”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在不同条件下光的反射”相关视频,让学生主动思考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光的反射。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日常生活所映射出的书本内容,更全面地将课堂内容和实践生活相结合。

2.3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增强教学内容丰富性

教学内容是体现教学思想、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承载着物理教学的有效信息,对教学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多样化和层次性的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但是在当前的生活化教學中,教学内容呈现出较为单一陈旧的状态,生活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就很难实现飞跃性的进步。因此,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生活资源进行教学,搜集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将其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缓解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提取出能够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融合的部分,并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广泛搜集生活资源,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其具备层次性和多样性。合理地利用生活化资源,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还能在多样的资源中使他们形成举一反三的生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器具、生活经验、生活现象、生活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物理教学。若学生只学会了理论知识,却不懂得将物理原理在生活现象中学以致用,就不足以体现初中物理的实用性和价值。教师要遵循适用性、指导性、系统性原则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在各个教学环节创设生活情境,自然引导,适时迁移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82.

[2]刘海成.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09):104-105.

[3]杨海荣.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3):69.

[4]安四德.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0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