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①

2020-11-03 06:11张希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张希

摘要:有效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对于有效促进我校小学生的整体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结合小学数学教育学科学的逻辑性、抽象性等基本特点,教师一定要积极教育培养小学生认真预习、复习的优良习惯,专心认真听讲的优良习惯,勤思维学好问的优良习惯和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在充分发展小学生探究个体的兴趣同时,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反映,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助力器。学生的可塑性强,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关键。就小学数学这个学科特点来看,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帮助让部分学生上课专心、运算细心、作业认真,能大大提升小学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并对以后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此,教师们也应该不断着力加强培养引导学生们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1.培养预习、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对新课要做到当天学习当天复习。新课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弄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采取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使用数学课程教材二至三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版第下册"时、分、秒"时,对于一些就读低年级大一班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得到正确理解。教师提前准备好素材,课后让学生分组自制钟表模型,相互拨动时针、分针,感受时间的"阅读",让学生体会1分钟有多长,1分钟可以做多少事,从学校到家需要多少分钟,使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另外,教师要对课堂上出现的典型性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复习。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有些题目虽形式不同,但是解题方法类似,通过探求不同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外练习主要是学生课后复习的有益点和补充,是引导小学生独立学习获取基础知识的主要有效途径。在完成教材复习的同时,学生也要选择一些课外读物拓宽视野。教师还需要通过指导教育学生正确选择自己适合的小学数学课外读物,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练习,拓宽思路。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借助课后自主练习逐步提升理解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勤思好问的习惯

2.1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弱,思考数学问题往往不够全面。教师领导干部学校要积极主动引导小学生教师学会学习积极思考,弄清算理,对问题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每节新课结束前,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还存在哪些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久而久之他们就学会了听讲。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还可以从生活中找问题。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形成图表的数据来源,指导选取与个人、家庭和学校生活相关的数据,统计家庭用电、用水情况,学校班级人数情况等,通过联系生活提出数学问题,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突出统计图表的直观性、统计结果的实用性,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2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师要注意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思考依据,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例如,在教材二年级下册"加与减"的练习中,一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找出在"加减"中已知条件的数量关系,然后总结归纳,得出两数比较"多、少"用减法,求大数用加法的运算规律。教师学校要积极参与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主动深入思考,运用多种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3.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3.1培养端正态度的习惯

学生要有课后巩固练习的意识和主动练习的自觉性,以强化学习效果。教师要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要求,让学生当天作业当天完成,改掉拖延的不良习惯,自己作业自己完成,改掉抄袭的不良习惯。有些小學生日常学习没能尽快养成正确利用演算草稿的良好习惯,作业本上被涂破、擦破了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生演算利用草稿的小细节,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演算草稿的推动作用,使学生作业清洁、美观,同时也要让全体学生尽快养成正确运算数学题目和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做题的计算准确率。

3.2培养读题、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理解字面意思,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些小学生之所以容易做错这道题,就是因为他们读题不认真导致造成的,看到题目急于去做,不认真读题、审题,对解题思路不清晰。教师学校要不断加强指导,使全体学生尽快养成认真学习读题、审题,理解科目题意,理清题目解题方法思路的良好习惯。对于计算应用题,让每位学生多反复读几遍,弄清已知计算条件和应用问题;对于数学运算数据题,让每位学生仔细读清楚运算数据中的符号,看自己有无简便理解运算法的方法。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练习,做练习离不开审题,只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能提升解题的能力。

4.结语

学生良好思想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长期努力,更需要教师耐心督促引导。作为一个对小学生的初级数学教师,要把如何教育培养一个小学生良好的传统课堂教育学习观和行为习惯始终如一贯穿于数学课堂上的每节课,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通过多方坚持、不懈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华晓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解析[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1):103.

[2] 黄金枝.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20(18):273.

[3] 郑海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中外交流,2019,26(35):128.

[4] 杨昌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时代教育,2017(8):220.

猜你喜欢
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