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

2020-11-03 06:09杜豪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开展措施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杜豪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种值得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开展措施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及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传递以及以考试为导向的做题能力的提高,并不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开始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科学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能真正从小组合作中收获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保证每个小组中同时存在数学成绩优秀、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数学成绩普通、学习能力一般的中等生和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后进生,让小组之间的学习探究水平差异尽可能地缩小,同时也让小组内形成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学习的良好学习风气。同时,每个小组应保持在4~6人左右,避免小组人数过少不能起到思维碰撞的作用,或小组人数过多学生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小组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需要有合理的组内分工。

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将小组合作学习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上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之后依据所在小组的实际需要制作学习用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先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以分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数列”这一章内容为例,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适时引入“五猴分桃”的故事情境,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在课程中引入“数列”这个名词,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本节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特别要教导学生对于他人的发言要耐心倾听并尊重,同时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其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3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保障。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面对某个问题组内成员出现了分歧,在反复辩论之后意见依然不统一,甚至产生了争执,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下的建议,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找出思考过程中出错的点,从而使小组学习进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自制力不强,讨论内容逐渐与学习无关的情况,教师这时就需要及时制止,让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内容的讨论中,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后,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其他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究,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引导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一些具有思维拓展性或知识迁移性的问题时,能让学生主动分析,認真思考,在深思熟虑的过程中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当前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扎实,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让各个小组从课堂开始阶段就能充分对知识内容进行思考,有效保证学生的课堂专注度。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教师在选取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注意让问题与教学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前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能有一定程度的准备,并在教师对问题的讲解中快速理解新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成果。例如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分别判断正误,如“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或“若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学习小组的成员们通过观察,发现题干中两个条件的相互关系,由此引出本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情况客观看待,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价。例如一些小组的探究步骤较为粗糙,虽然完成了学习目标,但教师依然要对此进行提醒,一些小组的探究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结果,但在讨论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师应该予以鼓励。同时对于组内各学生之间学习情况的差异,教师也应该差异化看待,基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基础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这种多角度进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综上,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难的良好方式,也是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实现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洪涛.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开展方法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

猜你喜欢
开展措施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对国企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