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小学数学模型的有效策略

2020-11-03 09:09曹文辉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12期

曹文辉

摘要:学习数学时应当去繁求简,将问题尽可能地符号化、抽象化,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继而运用数学模型去回应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将问題解决,并不断修改完善数学模型。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形式化;学习经验

一、数学模型的概念

一般数学模型较多地采用数学符号、语言、图形、数量关系等来进行表达,相较于单纯的数字表达,其能更加简洁、直观、精确地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小学数学模型主要指狭义上的数学模型,即反映特定问题或特定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比较基础和简单,如数学公式模型、方程模型等。

二、小学数学模型构建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模型构建是基于提升学生实际问题应用能力、简化问题而提出的,但目前模型构建并没有按照完全设想的形式去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模型建构意识薄弱

以往的研究表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看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相对忽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否很好地应用在具体实践上。这样,一旦脱离了讲过的例题,遇到其他问题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也会因为缺乏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缺乏寻求更好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数学模型的建构趋于形式化

小学数学模型的构建应当与问题深入融合,但有很多老师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较多地停留在表面,仅注重形式和结论,学生的整个体验过程未被重视。那么,这是与小学数学学习的初衷相违背的,数学模型是不能根植于学生大脑的,这样刻板式学习的效果甚微。

三、构建小学数学模型的有效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即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懂得基本思想,教师的课程设计要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数学建模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建模过程包含三个方面,即设置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建立模型是数学建模过程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部分,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起数学模型?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建模的意识

学习来源于兴趣,在兴趣推动之下,学生能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要真正让学生积极学习,必须让学生喜欢学习,让学生提高学习探究能力。以“化简与求值”为例,当n=0.6时,求12n+8n的值。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会直接代入再计算,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会想到先化简再代入,最后计算得到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两种方式都进行尝试,让学生亲自感受哪种方式最为简单。这个尝试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感悟算理、构建数学模型增加一定的经验,培养学生建模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继续深化问题,若n=3,n=15……,让学生计算其结果如何,看哪种方式最为简便。教师须不断深化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建立起对数学模型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比如,学习“角的度量”,取任意的四边形、三边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并做好记录,最后求内角之和。学生们经过不断地反复思考、操作、交流,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由来。经过学生的亲手实践,学生脑海之中深刻地建起了关于内角之和的数学模型。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也能够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能够应用于实际的数学知识。

(三)构建贴合实际的模型情境

数学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可设计合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学习、理解。情境模型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能力。

(四)实现数学模型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教师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实现数学模型从抽象到具体的回归。学生只有在探索的过程中,才能进行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深化对数学模型的认识。

(五)采用合适的小学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在构建小学数学模型时,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构建方法,具体构建要分五步走,即明确问题、进行假设、建构模型、解决问题、分析论证模型。

1.明确问题

明确自己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然后弄清自己建模的目的,弄清问题的本质。比如规划建房材料购买资金,就是对加法和乘法的运用。

2.进行假设

有些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特征和建模目的简化问题,用比较精确的语言假设模型的本质问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我们通过假设、建模,最后能解决这样一类问题。

3.构建模型

建模过程要依据所做的假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结果,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规律、利用恰当的数学工具构建等量关系和其他数学结构。构建数学模型是为了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为了能够从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能够利用所构建模型解决问题。一般而言,数学模型越是简单明了,其应用价值越高,越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应用问题。

4.问题求解

求解模型的方法有很多,可通过解方程、画图(线段图、树状算图)等方法来求解,也可以通过逻辑运算方式对其进行计算。

5.数学模型分析

这是对求解出模型的论证,如通过分析误差、分析数据稳定性等来验证其求解是否正确。

四、结语

通过数学建模,能够让复杂多变的问题简单化,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思考的效率,且数学建模的指导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然后再通过数学模型去指导实际应用。构建数学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寻找、发现、建模、验证、应用的过程,因此,构建数学模型必须立足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解、掌握其规律来建模、求解,并且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