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国际化人才需求及引进策略的调查研究

2020-11-03 05:45刘昊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威海国际化人才

[摘  要:国际化是寻求产业突破以及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国际化人才则是促进国际化进程的动力所在。本文通过分析威海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优势、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引进及留住国际化人才的建议,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背景下的国际化威海。

关键词:威海;国际化;人才;策略]

一、威海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国际化人才是世界各地合作共荣的“通天塔”,是文化经济的传播与合作的奠基者。威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带来的红利,在经济因素中虽然投资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关系,但不及迁入人口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这表明人口迁入将会对迁入地区的经济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国际化人才此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见一斑。

打造国际化城市的根本是促进经济国际化,核心内容包括资源配置、贸易、资本以及生产的国际化等。国际化人才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流动必然促进其他资源的流动。为了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提高威海市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与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刻不容缓。

1.威海吸引国际化人才的政策优势: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发展”;2019年,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在全国率先提出“支持外国人才签证人员免办工作许可”,为引进外国高端人才提供极大便利;同年,威海高新区成功入列32家“2018年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高新区;此外,威海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引进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倾斜政策,为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保障。

2.威海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区位优势: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内的韩国籍及日本籍人民的数量属全国前列,韩语及日语人才因此也得到不断输入;同时,它是欧洲大陆桥向东延伸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主要通道,与沿途各国尤其是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经济合作有着区位优势,其地理位置在与国际的经济合作、文化沟通等方面有着先天性优势。

3.威海吸引国际化人才的教育资源优势:威海市内的教育资源丰富,在高校方面,除山东省会城市济南以及新一线城市青岛之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数量无出其右。坐拥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等多所名牌高校,以及山东交通学院等越来越多的区域特色性高校,为威海本地引进及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

二、威海國际化人才引进面临的问题

1.威海市人口及国际化人才缺失:2019年末2020年初,威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83.60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2.9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84万人,死亡人口1.97人,即迁出人口比迁入人口多近三万人,留不住人是近些年山东省内大多数城市的现状,威海也难逃窠臼。威海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仍与上海、青岛、大连等在区位方面有相似之处的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是“双创”产业的缺失以及深层次上高素质人才的缺失。

2.国际化人才利用率低:近年,威海诸多企业纷纷出台引进人才的政策,但有盲目追求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之嫌,没有将人才合理利用,造成了优秀人力资源的浪费。

3.威海引进国际化人才的现行措施:近年,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威海出台一系列政策及文件引进高技术人才,如《关于深化提升威海英才计划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威海市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十二条》等,在生活津贴、住房补贴等方面出台许多相关政策。现行措施出台之后,原籍为威海的人才有更多的动力回到威海创业或工作。但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仍有不足。如何在多个城市“抢人大战”中胜出,是威海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关键。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于人才出台类似补贴的优惠政策是引进先进人才的主要做法。但是对于政策的实现、以及后期的政策保障等都没有做出相关指示,既体现了人才扶持的后期疲软,又显示出各地政府部门的盲目从众。

三、威海国际化人才引进的对策

1.政策现行;保障为重。威海政府应该匹马当先,抓住快人一步所能带来的红利。首先要将前期公示的政策落实到位,简化人才补助申请程序、扩大人才引进范围,做到真正的普惠性。另外,对于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等方面的核心领军人才,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到相对的特殊性,让国际化人才体会到政策的关怀以及对特殊人才的重视。

2.保内引外。因此,威海应利用市内教育资源加大力度留住人才,比如对市内高校留威毕业生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其次,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市内资源与日韩等国家学校的互利合作。

3.国际化人才发展性培养。定位威海,引进对口的专业,使国际化人才学有所专,专为所用。其次,对引进的人才进行跟踪培养。以威海的区位及教育资源优势,打造人才管理与培养平台,为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终身进步的理念,实现人才自身与威海发展的共赢局面。

四、结语

国际化人才在提高科技实力、经济水平、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威海作为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路上必然要向国际化城市进发。因此,威海应该利用好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搭建人才管理与培养平台,为促进威海的可持续性发展、走向“精致城市”乃至“国际化城市”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姬溶婧.人口迁移与郑州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47-52.

[2]https://baike.sogou.com/v73765415.htm?fromTitle=%E7%BB%8F%E6%B5%8E%E5%9B%BD%E9%99%85%E5%8C%96.

[3]宫敏.关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管理对策探讨——以威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124.

作者简介

刘昊(1994—),男,山东日照人,硕士,助教,山东交通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威海国际化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威海港口》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