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体育田径专项队伍的探究

2020-11-03 05:41肖克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田径策略

【摘  要】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体育作为国民一种精神产物,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田径专项队伍的培养,也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田径;专项教学;策略

引言

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对加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指示。如何才能确保有效的开展田径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如何开展田径专项队伍的训练提出自己的策略。

1.田径专项队伍现状的浅析

1.1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对于开展田径专项训练队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优秀的运动员,但运动员的苗子选拔却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技能,对教练员要求较高,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方法与眼光去判断确定适合从事某项运动项目的苗子,这样才能精准的确定目标训练,完成今后训练和比赛,实现我们的训练目标。但我们不能单一的通过客观表面去参考选拔,有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运动员选拔时,只留意学生体型优势或参照某阶段校运动会比赛成绩总表进行选拔,以及过度参照学生对此专项运动的兴趣程度,这样会出现失误或错漏选拔现象。有的学生虽然形态上并不出色,但却具备天生的优秀天赋与内在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要结合专业选材技巧,充分研究和认识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特征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和项目测试等方式,从年龄、形态、身体素质、骨龄、家庭成员摸底、专项测试、面谈评估等指标去进行参考选拔。只有综合科学用心的选拔才能有效的确保专项运动队的质量保障,也是今后专项运动队取得优异成绩首要条件之一。

1.2运动员对体育专项运动的不重视

在现今小学校园里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00后的学生,特别是市、区内校园里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较少参与体力劳动或者坚持体育锻炼,学生潜意识逃避体育锻炼,不能吃苦耐劳。由于田径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枯燥无味,没有球类等运动的激情,学生较不感兴趣,甚至不乐意参加,有的家长不给予支持,对田径运动见解错误,认为田径专项训练队的训练容易对孩子骨骼造成影响,或者担心孩子心脏负荷不了,心疼孩子在训练中的苦,这给体育教师在运动员苗子的选拔上增加了不少難度。

2.田径训练队的训练计划与分类

2.1按各类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所处于不同阶段进行有效分类

(1)我们可以有效将各类训练计划分为各种训练计划,如学期训练计划、周期训练计划和课余训练计划等。

(2)按训练对象的人数分类。根据参加训练学生人数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分别制定科学有效的个人训练计划和组别训练计划,特别是在个人专项训练当中,我们应该着重以个人训练计划为主。随着运动队员技术技能的不断提升,个人训练计划特点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适当的组织开展集体或竞技类模拟比赛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的兴趣爱好以及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特别是我们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敏感,更应增加团体竞技或游戏竞技类的练习比重。

2.2按照训练任务和内容分类

田径运动专项训练队主要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有效科学的发展运动竞技能力;二是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更有效的展现自己运动竞技能力。因此,我们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科学有效地制定两类训练计划:一类是抓好基本功,不急于求成,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让竞技之路走的更远,特别是田径类项目。有效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扎实的身体素质,提高技术,战术,身心配合等有效的训练计划;另一类是各种赛前模拟训练,模拟比赛,与外校联谊模拟比赛,从中培养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各类专项在训练计划中有着不一样的任务,在训练的安排,方法,手段等教学有着各个不一样的方式与方法,虽然是不一样的专项训练但彼此间又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3.各运动项目合理分配与技术指导

3.1综合评估合理分配

运动员经过专业的启蒙、身体素质等辅助训练后将慢慢过渡到专项训练环节中,专项训练就意味着要确定合适、有利、有效的专项项目,专项的有效确定对今后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专项发展、竞技成绩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田径专项队伍的体育教师,在运动项目合理分配上任务重中之重,我们要全面了解运动员个人情况,结合个人身体情况、个人材料、平日测试成绩汇总、教师评估汇总、专项摸底测试评估、心理访谈综合等进行分析评估,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综合的专项项目评估体系,依据科学、有效、独特的项目分配进行确定,使每一位训练学员受益。

3.2专项技术教学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训练的提升,技术的前进,我们在田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也不能太陈旧,应该不断创新,跟随社会科技进步,改善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技术,让我们的田径小学教学更科学化、更有效化。但是由于田径技术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根据田径技术特点行之有效的教学,田径教学的特点是以多练为主,讲解占的时间不能太长,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练习和直观性教学手段以及事宜的游戏性活动,注意学习田径运动基本功,减少较长时间的单调练习。特别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例如: 视频分析技术,动作抓拍分析技术,智能起跑器等现代化科技进行技术指导,在当今科技创新时代,不能还是以传统老旧的训练教学方法行进教学,有效的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不仅仅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也准备明了的分析技术动作,给训练教学工作带便利,也大大提升了运动的技能成绩。

4.运动员心理沟通与交流

在体育运动情境中,心理现象无处不在,有兴奋、有失落、也有恐惧等心理状态。例如:运动在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会表现的非常兴奋自信,在竞技中发挥失误会失落而回,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会对某项练习而产生恐惧。因此必须清晰并掌握运动员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并做好有效的措施。在平常训练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每一位运动员,建立交谈双方相互合作和信任的关系,以及获得个体对心理状况和问题的自我描述。融入运动员生活学习中,关心每一位队员,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帮助队员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建议信任友好关系。

当今随着社会进步,学生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好,特别是城镇生源,独生子女较多,孩子相对娇气,不能吃苦,家长对孩子也比较顺从溺爱。很多家庭或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劳累,吃苦,往往田径队的训练枯燥无味,也较容易产生疲劳和疼痛,孩子常常回家诉苦,家长心疼孩子往往会产生想让孩子退出田径队的想法。因此,作为训练队的教练员,与孩子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清晰了解每一位队员的性情与心理,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与交流。例如:有的队员由于学习上的不理想,带着情绪来训练的,我们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中的有效方法,与队员沟通分析原因,为队员排除困难。有的队员处在发育期或生理期,不好意思与教练沟通,作为教练的我们应该第一时间选择适当的场合与队员沟通交流,排除队员心理负担。作为教练员不能够用强迫、威胁、命令等语言或语气去命令式地要求队员们,让队员产生恐惧、厌倦和反感训练的心理。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家校联合,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训练信息、训练状况和心理情况。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并与家长一起疏导孩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交流与解决问题,促进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397

[2]季浏 殷恒婵 颜军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1-226

作者简介:肖克(1990.9-),男,广东河源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小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田径策略
全国田径冠军赛
趣味田径在职高田径课中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我的手机在哪?
动物田径大赛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