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媒介是人的延申”;人类发展历史就是人与内部精神世界和外部物质世界连接的发展史。这种连接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而科学技术便是帮助人类突破这种制约的手段。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与科技并驾齐驱的时代,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升级存在巨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及,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无论从党和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商业发展角度,科技和文化的结合都是一贯以来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文创;科技;传播]
上世纪70年代,2G通信开始出现。由模拟调制进入数字调制,通信系统安全性和容量都大大提升,也因此允许用户接收文本信息,打破了1G时代人只能与现实世界相连接的局限,允许用户通过文字与虚拟世界建立联系;但是,带宽等问题依旧限制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2G建设始于1994年中国联通,2000年中国移动成立。
3G时代始于2000年,这种频宽高且稳定的技术具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应用。一是允许信息传输的全球化。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具备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接收外部讯息,也可以允许外部世界凭借一个电话号码取得联系。二是信息形式更加丰富。在保持2G时代文字、语音的基础上,允许图片的传输。因此,可视电话、电子报刊、移动小游戏等新型应用出现,大大丰富了用户的使用选择。
4G时代始于2012年1月,国际技术标准正式审议通过;这也是我国主导制定的移动通信技术(TD-LTE-Advanced)第一次被纳入国际标准之中。凭借速度快、质量高、费用低、应用广等优势,4G技术迅速传播开来,帮助用户传输大容量的信息,如视频等;因此,4G时代也可以称作“视频时代”。
其中,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拥有诸多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明瑰宝、文化IP;这些宝贵的遗产因长久被埋落在历史古籍、游客不多的博物馆中,往往鲜为人知;科技的运用给予这些文化宝藏“重见天日”的机会,以现代化形式与大众见面。
影视技术的发展允许传统IP以动态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扩大了传播范围,也触及了应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或因名家大作复杂深刻而弃读的青少年群体。四大名著均被多次改拍成影视作品,87版红楼梦更是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被重播千余次;历史历程也得以搬上银幕,《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建党伟业》等影视作品生动形象的还原了历史,让今日的观众得以具象的感知历史。
此外,部分IP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加强了与用户的互动。例如,腾讯互娱携手敦煌研究院共同发起“敦煌传统游戏探索之旅”,就如何对敦煌传统文化开展数字活化演绎展开探讨;携手故宫打造《故宫:小小工匠》游戏,在营建故宫古建筑的基础上,精心将传统文化元素,润物无声融入游戏,助每位玩家增长见闻,在游戏中遍阅如烟历史,掌握宫殿建筑的各式知识,玩家也拥有了打开故宫的新方式和观察历史的新视角。
再者,数字化技术使传统文化有了“走出去”的机会。腾讯打造“新民韵计划”,将传统民谣运用数字印业技术升级包装,向包括“一带一路”沿岸在内的110多个国家输送;大熊猫、花木兰等传统文化元素也出现在国际影视制作中。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得以生动形象的以影视剧、游戏等形式出现在现代观众面前,表达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文化。
此外,电子信息媒介在现实世界之外全新打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极大拓宽了用户原本的感官局限。2018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144.4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球游戏市场比例约为23.6%;盛大(已被腾讯收购)、网易、腾讯等作为中国游戏行业的代表,贡献了一批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爆款在内的作品。乃至于,电子竞技已经正式成为一项“运动”和“文化”。此外,网络文学也是一块繁荣的市场。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33亿人,占网民比例45.6%;預计2020年国内网文市场规模将达到344亿元。且网文在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出海国际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市场领先者“起点国际”目前上线了150多部英文翻译作品和3000多部原创英文作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打造国际数字文化竞争力。
总体来说,1G到5G的数字技术变革越来越助力人类社会的信息沟通,推动人类感官的全方位延申;而5G的到来将给文创行业带来崭新的契机,将带来超高清视频、实时体感互动模式、经典再现等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遇,也将促进整个行业的公平、激发大众创意,引领人们在探索自身、创造社会价值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向勇.故宫文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实验[J].人民论坛,2019(09):124-126.
[2]张琰,张启.VR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01):72-73.
[3]郑自立.文化科技融合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2):53-59.
作者简介
潘晓迪(1995—),女,江苏泰州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