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路径依赖

2020-11-03 05:43孙卓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课堂教学改革利益

孙卓

摘 要:小学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从近些年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来看,课堂教学改革在其演变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路径依赖现象,是小学教育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角度来看,导致课堂教学原有制度不断强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历史的惯性、文化的束缚、利益的掣肘。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新,这样才能推进小学课堂教学的真正变革。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路径依赖;历史;文化;利益

一、引言

课堂教学改革,如果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到目前已经有40多个年头了。回望这40余年,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确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展。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下,小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面貌,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和家长的支持与认可。但是,即便当前的小学课堂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实施起来仍然受到各方面的阻碍。我国改革前的小学课堂可谓是弊病百出,当时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理应被广大师生和家长接受和称赞,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很多人清楚地知道,改革是为了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去改变,是任何事物发展前进的必然规律,但仍然有很多人抗拒甚至抵制改革。究其主要原因,除了改革本身存在问题,还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实现了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但现行的小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离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难以推进的深层原因,以期从中获得新的启示。

路径依赖一词最早由美国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提出,来源于经济学,意指“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无论该路径好坏,就会在这条路径上持续发展下去”[1]。后来,他将这一原理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惯性”,即某一制度一旦进入了特定的路径,就会对该路径产生一定的依赖,并且在惯性的作用下,这种制度会沿着原来的既定方向不断进行强化。也就是说,过去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对现在和将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一旦人们选择了某一制度,就很难走出去另辟蹊径。因为在惯性的作用下,人们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即便旧环境让事情的进展变得毫无效率。因此,基本所有的制度包括教育制度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路径依赖现象,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育制度的變革,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自然也会出现路径依赖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使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陷入路径依赖最明显的三个原因就是历史的惯性、文化的束缚和利益的掣肘。

二、历史的惯性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充分表明:“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现在做的决定要受过去决定的影响。”[2]由此可见,路径依赖理论非常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当然,这句话只是为了强调过去、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并不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都是由未来所决定的,只是为了说明,虽然过去无法决定现在和未来,但是它与现在和未来之间必定有一种直接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探明、去了解过去,这样才能知道当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去解决和过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测未来面对的制约因素,才能正确规避风险,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很多时候,即使人们知道换一种方法可能更能节省时间、节约成本,但是由于最初选择的是A方法,并且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因此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往往不会选择另辟蹊径,仍然会沿袭这种方法继续走下去,这就是历史的惯性。

自古以来,我国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始终以传授知识为重,以掌握学习理论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导致小学课堂一度出现了唯知识论的倾向。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由于分数是当前考核的唯一指标,还来自于人们对“知识本位”这一观念的路径依赖,并且这一历史惯性延续了几千年,不容小觑。长期以来,相对于高考的“一考定终生”,大众对小学教育持有的是“为学生顺利升学打基础、为学生今后工作作准备”的观念。再加上几千年来,应试教育始终在我国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致使小学课堂经常会无意中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只看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虽然在20世纪,一些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过于重视知识会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严重危害,并陆续提出给学生“减负”、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等诸多良策,但直至今日,知识传授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依然只增不减。所以,即便我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人们仍然会感慨“能力本位”的提出根本没有撼动“知识本位”的根基。

当然,这必然和改革本身脱离不了关系,“重知识、轻能力”这一观念早在孔子创办儒家学派的时期就已经形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后来的很多教育家都纷纷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喊出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口号,但这几千年所积蓄的力量与惯性,显然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就消逝的。因为相对于“能力本位”来说,“知识本位”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体系建设相对成熟,不需要再投入初始成本,并且有关组织已经形成默契,责权明确且能各司其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协作经验。再加上当前小学教育体系对除分数外的指标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导致分数成为检验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因为知识传授的结果基本上是可预期的、确定的,而能力的高低是短时间无法进行衡量的。这样一来,即便我们深知能力的重要性,也仍然无法放弃“知识本位”带来的利益和好处。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引进相应的教学设备,而且原来的组织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默契、分工明确,再加上对“能力”这一指标缺乏恰当的评价标准,导致最后的收益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对于长期习惯于知识传授的教师来说,势必增加了其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因为各个教师在任教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得分法宝”,而实施素质教育则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不仅要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变成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研究者,这无异于让他们在教师的道路上“重新出发”,参与一项收益不明显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改革当中去。这样一来,很多教师宁愿走“传授知识”的老路,也不愿从“新”出发。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想要突破如此顽固的“知识本位”观念的禁锢,就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

三、文化的束缚

如果把“知识本位”看作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依赖路径,那么我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就应该是当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陷入困境的外在依赖路径。虽然,目前正在积极贯彻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不适合再套用以往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要想顺利推行,必然要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

众人皆知,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主张“折中调和,过犹不及”,“求稳”是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太愿意参与改革。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生产为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只需维持简单的生存和生活,不需要工业社会那样的机械化大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总是容易满足于现状,表现出一种求稳的心理特征。所以,中国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文化心理导致很多人不喜欢改变,不愿意参与改革,严重影响了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即便有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小学生虽然基础扎实但是创新不足,呼吁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与空间,而社会上仍然出现了很多反对、抗拒的声音。笔者认为,这和中国人自古形成的刻板、守旧的文化心理具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虽然不乏一些仁人志士敢于创新、敢于挑战,但是大多数人缺乏良性竞争的意识,文化的封闭性和排斥性不仅使得文化自身缺乏活力,而且使得小学课堂缺乏创新性和生命力,课堂教学改革得不到实质性进展。

另外,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尊师重道,教师有很高的地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鼓励师生平等对话,实际上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因为即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以学习过程作为关注点,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但人们的文化观念却依然沿袭的是过去的老一套,大多数教师仍然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以致改革流于形式,变得模式化,这也是当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利益的掣肘

改革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活力之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具有推进事物前进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教育领域也进行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改革。但这些年的改革历程告诉我们:“没有一次改革是一帆风顺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教育改革都充满了激烈的论战、长久的僵持乃至频繁的反復,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对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将信将疑。”[3]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利益的制衡。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当前社会的所有制度都与某些利益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任何制度改革都会或多或少地牵扯到对原有利益获得者的重新分配和调整。所以,对这些人来说,是否支持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都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于当前利益的权衡和对即将获得利益的比较。如果相比较之下,改革使得自己的利益受到十分大的损失,他们就会拼命抵制改革,且随着利益损害程度的增加,抵制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这时,很多利益获得者为了防止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就会夸大旧制度,美化原制度,对新制度吹毛求疵,不断进行打压贬低,严重阻碍了改革的顺利推行。这与我们改革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即便改革后新的制度更加合理有效。相反,如果新制度的出现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收益,他们就会积极配合,极力宣传新制度,采取一定措施不断加速改革发展的进程。简而言之,这些利益相关者最终是否会接受改革,主要是由新旧制度中哪种制度带来的收益更大所决定的。

就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来看,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其固有的发展模式,而这也意味着其涉及的利益群体已经基本固定。对原有的受益者来说,改革势必会牵涉各自利益的重新调整,进而导致他们失去本该享有的权利。在这样的处境之下,他们势必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不顾一切地抵制改革,甚至编造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来否定这次改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就拿之前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法为例,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了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按道理说,这样一个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国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课堂应该是人之所向、被大家所认可的,但实际上它仍然无法顺利推行。因为它不仅无法保证教师的指导地位,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松散、学习效果欠佳,无形中损害了教师和学生乃至家长的利益。由此可见,任何一项新制度的提出和落实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阻碍,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就拿提倡了几十年的素质教育来说,实施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想完全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虽然他们不一定喜欢过去的教育模式,但是也可能会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抗拒改革。素质教育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唯知识论的局面,提倡的是能力和知识同等重要的观念,而这对于教师尤其是老一辈即将退休的教师来说,他们除了要放弃熟悉的教材,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之外,还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重新学习新知识。所以,尽管我们坚信改革的很多理念是有益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但谁都无法保证结果一定圆满,因为改革的最终结果根本无法马上从学生身上及时体现,结果好坏是难以预测的。

五、结语

虽然,从路径依赖的角度看,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行存在十分大的阻碍,不论是由于历史的惯性,还是受传统文化的制约,路径依赖最终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国一定可以找到其他的方式破解路径依赖。因为改革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就是由于当前的一些制度、模式已不适用,而社会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基础上,否则就不会取得进步,改革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小学课堂要真正实现改革,朝着更加现代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除了要深入了解路径依赖现象存在的原因,还要敢于接受质疑,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这是任何改革都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最为正确的选择。但是,如何有效克服路径依赖这一难题,破除路径锁定,这依旧是一个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0-19,36.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课堂教学改革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