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 赵寒冰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给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带来了新变化,使档案管理由纸质化向信息化顺利过渡。即使在相关管理人员的努力下,现阶段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本文对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
1.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保存问题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节省了很多的管理时间,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给档案信息的保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档案管理的风险也在逐步提高。不难发现,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中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造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其自身专业综合素质不佳,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很多失误。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的保管工作中只进行日常的杀毒和备份,没有进行其他的保护措施,这样只会导致在应对突发情况时会措手不及,导致不能及时解决漏洞,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麻烦,久而久之,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会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1.2查阅问题
档案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旨在便利管理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不能确保相关人员对资料调取和查阅的安全性。资料查阅的过程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例如,有部分工作人员在查阅完毕后,随手放置,有时也会与其他资料放在一起,破坏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秘性;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不但在查阅时进行勾画,而且查阅时间较长,这都不利于保护档案的安全。
1.3制度问题
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现阶段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开展安保工作,最终会导档案的信息管理出现安全隐患。例如,对数据管理维护的制度,信息设备维护的制度等;或者是制度的规范模糊,导致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造成设备的损坏和数据的遗失,在没有明确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在维护时也只是盲目处理,这样只会造成信息的损坏或者病毒感染等,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2.高校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策略
2.1保管时的安全策略
档案管理的数据化可以使工作人员将信息储存在U盘、光盘或者手机等载体中,不仅便于存放和保管,同时也便于携带,而且这些信息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以供他人查阅和使用。在对电子文档的保存中,工作人员要注意进行归档处理,并在此过程中要标明软件的说明和目录,最后统一归档。在档案信息由纸质化到电子化的过渡中,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这也加快了管理制度的更新,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规范,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性。而電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动归档,二是物理归档。自动归档,即以计算机本身自带的操作和逻辑进行归档,速度较快,可以有效保障归档工作的效率;物理归档,则是将档案信息转至其他载体上,对信息进行归档,这种方式下的归档工作往往安全系数更高,即使计算机设备出现了其他问题,归档完成的文件也不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对销毁文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及时请示上级,在征得同意后按规定进行销毁。还要将其承载的载体上的痕迹进行销毁,确保没有历史遗留,必要时,还要请相关人员进行时时监督,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安全和保密的管理工作。
2.2查阅时的保密策略
在档案管理中,不仅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和保密工作之外,高校办公室的行政人员也要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保管好网络查阅的系统账号。以防出现冒用、盗用的情况,导致重要信息泄露。各高校也要对管理人员设置相关的制约制度,不仅要提起他们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更是为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同时禁止相关工作人员在其他设备上登录网络查阅账号,这不仅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突发情况进行有效处理,也提升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对档案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要禁止工作人员的非法查阅,禁止其对资料的外传,特别是针对涉密档案。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不仅要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对其他人员的档案查阅行为也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例如,查阅前要征求上级或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意;改变固定查阅的模式,使用上级的临时账号等,逐步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还有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设置保密等级,针对不同的档案数据设置不同的保密等级,更方便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查阅,也给予了涉密等级较高文件的保密程度。与此同时,在对原有纸质文档的管理中同样要严格对待,保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3相关制度的完善措施
在现阶段的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多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因此,完善档案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对此,必须对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定更细化的条约,保证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严谨性和有序性,逐步将科学性管理渗透到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对信息设备的管理中,高校可以参考计算机的操作和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专业、更符合高效实际的操作规范,避免出现盲目处理而导致操作错误的现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对档案信息载体的管理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专人保管、禁止外接等。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在依托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正逐步走向科学化、信息化和高效化,虽然也逐渐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但高校也在积极研究新策略,确保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不仅要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对其进行有效制约,还要确保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的保密性,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做好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为高校稳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林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1):46-49.
[2]赵海涛,杨莎莎,王琢琴.高校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与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0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