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推动工艺美术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以传统雕刻技艺沅洲石雕为例

2020-11-03 06:26刘磊霞
天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雕技艺民间

文 刘磊霞

工艺美术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包括金工、木工、雕刻、版画、绘画、编织、绣染和裁缝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一种特殊劳动形式的结晶。工艺美术品通常装饰精美,技艺巧夺天工,具有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特点。制作工艺品的手工技艺是固化在具体物质中的艺术呈现,而工艺美术品中蕴涵的文化则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传达创作者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工艺美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凝结了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创作群体的思维方式、审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积淀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并普遍认同的一种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工艺美术与所有文化一样,需要通过不同方式接续传播。所谓文化传播,是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三种途径。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播方式也离不开上述几种。在现代科技信息化的今天,民间工艺美术逐步边缘化,要在当代社会提升其影响力,高等教育的参与度至关重要。因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受众群体等方面,都是以掌握了现代科技的年轻人为主体,要改变工艺美术单个家族或作坊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提升单个工艺美术项目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必须通过学校教育。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学校有稳定的教学场所、师资队伍、规模可观的学生、连续系统的教育内容,稳定的教育秩序,以及具有完备、多样、现代的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学校教育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优点。高等教育不仅是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和审美意识形态的风向标,而且拥有大批有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的年轻人,他们是未来文化传播的有生力量。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是祖先流传的艺术瑰宝,保护、传承、传播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态呈现多元繁荣的局面,营造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和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一、工艺美术文化传播的传统方式

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规模不能一概而论,但能流传至今的技艺,都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与锤炼后保存下来的经典。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先生在《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一文中,从工艺美术技艺传承方式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作坊(企业)传承和社会传承等。可以说,工艺美术文化传播首先是内涵于技艺传授和生产的过程之中,其二是基于技艺传承基础之上,在使用群体或收藏人群中以实用与审美方式的文化传播。

技艺的传承是文化传播的基础保障。工艺美术门类丰富,其中金、木、雕、版、绘等技艺,传统上以男性传承为主;编、织、绣、染、缝等技艺的传承则以女性为主。工艺美术在技艺层面的传播范围相对有限,技艺修习一般从少年时期(15 岁左右)开始,子承父业,或家族作坊小范围传授培养,掌握了某一种传统技艺中的关键技术,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在社会上生存及发展的能力,家传技艺早在古代已被视为一笔私有的无形资产,为了避免被他人夺走饭碗和资产,便有了“传男不传女”“传本姓不传外姓”等不成文的规矩。在工艺美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手工技艺——女红,是维系一个家庭内部的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之一,女孩学习女红技艺往往开始得更早,一般在10 岁左右就开始织绣,女红中的绝活,也大多是以家传的方式延续。这种家传与作坊的传承方式,保证了关键技术的传播渠道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其文化的传播长期处于缓慢推进的状态,却也得益于交通发展缓慢的节奏,使之少受外界文化的干扰,沉淀自己的特色。

非技艺传承的工艺美术文化传播方式是在使用者或收藏人群中通过贸易交换以实用或审美的形式发生的,使用者与收藏者群体要比工艺美术创作群体大,因此,文化层面的传播比技术层面的要广泛得多。随着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逐步精进,贸易流通与族群流动迁徙,拓展了文化的传播界域。譬如,中国的瓷器、丝绸早在1000 多年前就已经出口欧洲,把中国的文化传到了万里之外。这种文化传播不涉及技术,重点在于审美。

以湖南沅洲石雕为例,它是集技艺与审美高度结合的艺术品,手工艺人利用石材的颜色、层次,充分发挥想象力,巧妙地进行设计,运用高超的技艺,把表现内容、材质、造型和雕刻工艺完美结合。据史料记载,沅洲石雕始于南宋,盛于明清,清代黄本骥在《湖南方物志》一书中有云:“明山石雕镂刻花鸟、人物、山水、楼阁等,极为精致;雕刻北斗、八角、古琴等各种造型和图案,叹为观止。”可见沅洲石雕早已以审美的方式将其承载的文化传播到省内外。但是,截止到2019 年,沅洲石雕真正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不足10人,严重威胁到其技艺的接续与文化传播,单项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传承现状可见一斑。

《双环龙纹古砚》

二、工艺美术文化传播的困境与机遇

传统工艺美术是具有专门技能的一种艺术创造,专门技能的形成是经历了长期的实践积累,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和操作模式的技术,与其共生的文化在当下大多是非官方、非主流的。工艺美术技艺传播的传统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的目的性、技能的单纯性、手段的有效性。其劣势是组织的松散性、体系的弱小性。

然而,高校中掌握民间工艺美术领域专门技艺人才还是非常有限的,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能进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只有极少数,大多数游离在民间,呈现出自由生长的状态,当其遭遇到快速扩张的现当代主流文化时,那些原本松散脆弱的微型工艺美术传承体系逐渐失去了维系其存续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主流文化的渗透与同化下,传承人的生活方式、审美判断、价值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传统手工艺品渐渐被工业产品所替代,与之同时消泯的还有与其共生的文化。

为了解决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的困境,发挥学校教育文化传播的优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应运而生。2015 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启动了旨在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的研培计划,该计划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18 年,先后有110 余所高校加入《计划》中来,举办研修、研习、培训590 余期,培训学员7.1 万余人次,涉及多种门类传统工艺美术项目。

怀化学院凭借本地丰富的民间艺术于2017 年也加入湖南省非遗研培的队伍中来,先后举办了5 期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和研修班、2 期民间雕刻培训班、1 期侗戏培训班,培训学员320 余人。我校从项目启动短短3年时间内开展的培训项目和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表明,高校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体现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巨大优势以及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力。

三、校地协同模式推进工艺美术文化传播

推动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播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高校参与非遗培训计划以来,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境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民间工艺美术传统文化重新回归主流文化语境之中,增强了民间手工艺人的文化自信,但要真正实现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有序传承与传播,必须解决传承人年轻化、提升从业者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创新设计能力、广开文化传播渠道等问题。

以本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沅洲石雕为例,其文化传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高水平的手工艺人数量少。现存四家个体技艺传习所,共10 位传承人 ,二是传承人中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其中只有一人有函授大专教育背景,仅个别传承人主动外出进修学习;三是传承人断层现象明显。目前,从事沅洲石雕的手工艺人最年轻的也已是70 后。技艺传承队伍与文化传播亟须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

怀化学院民间雕刻非遗培训项目组多次深入文化源地考察、调研、协商,与芷江沅洲石雕传习所和多个工艺美术小微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达成了“校地协同推进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播计划”的协议,提供了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播的新的发展思路。

首先,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聘请他们定期为培训班学员和在校大学生上课,通过讲座、授课、手工技艺示范、座谈等方式,系统传播沅洲石雕技艺与文化内涵,使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的意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丰富的美术创作形态,促进不同文化艺术的吸收与互鉴。

第二,依托高校民间美术文化研究平台,开展校地协同人才培养与艺术文创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回访的方式,教师下基层点对点指导学员的创作生产,在保留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赋予其现代工艺美术创新性设计元素,使之与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相适应,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让更多的乡村传承人通过文创产业脱贫,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

第三,在工艺美术文化源地建立校级实践实训基地。把培训和学校教学课堂搬到文化生发的现场,让高校学生与非遗学员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原生态手工技艺的艺术魅力,从感性经验出发,形成对工艺美术文化内涵和创作方法的认识,把手工技艺的创造表达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感受澄怀味象的审美境界。

第四,组织开展雕刻工艺美术作品展进高校的活动。让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人的优秀作品登上大雅之堂,使高校师生及社会观众在近距离欣赏的过程中,理解、认同民间工艺美术文化,扩大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影响力。

第五,借助高校设计人才资源,推动不同类型工艺美术(侗锦、石雕、木雕等)之间的跨界交流合作,联手打造文化品牌,助力民族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广泛传播。

沅州石雕砚台

国家非遗培训计划深化了我校美术设计专业师生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认识,通过校地协同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跨界融合、推广传播等方面进行的多种尝试,弥补了工艺美术文化传统的传播方式的不足,发挥了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播上的积极能量。

猜你喜欢
石雕技艺民间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