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化学课堂路上的核心素养

2020-11-02 21:07丁忠萍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5期
关键词:化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丁忠萍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育核心,也将慢慢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本文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为起点,通过实践,初步归纳出了初中课堂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策略:1、紧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2、聚焦化学学科思维素养,深化对化学问题多层理解;3、兼顾化学科学素养,激发学生人格发展。本文可以作为初中化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化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一、引言

目前的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少,大多以具体课例研究为主,研究某个具体的化学核心素养。如:谢天华等“以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为例,研究了培养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策略”。1张玉“以氧化还原反应谈如何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2。申燕等“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谈如何在实验探究中如何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3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整体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少。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从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从整体上思考化学核心素养的几个维度的关系,通过反思和归纳,以及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探索适合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紧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化学核心素养一定的内部逻辑关系,结合相关教学模式,提出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五个环节:1.创设化学情境。2.探究与发现。3.构建化学模型。4.深度理解。5.总结升华。如:在《氧气的制取》教学中,1.创设情境环节,通过视频播放:宇航员穿航天服出仓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问:宇航员的呼吸,主要需要什么气体?氧气如何制取?引发学生的思考。2.探究与发现环节,先呈现一些的物质(如:HO、食盐、KMnO4、HO,CHKClO,让学生判定哪些可以制氧气。并用HO作为对象,演示实验。3.构建化学模型环节,请同学们根据HO的实验结果,推测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自己尝试猜想。4.深度理解环节,让学生通过检验氧气的存在性,体会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化学变换和平衡思想。5.总结升华环节,让学生体会化学反应过程化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严谨性。通过制氧气的成本和代价,让学生体会到爱护自然,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增加社会责任感。

2.聚焦化学学科思维素养,深化对化学问题多层理解

化学思维素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案例: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点悟化学思想。如:在講《金属和金属材料》新课中,教师首先提问:“生铁、钢的硬度和抗腐蚀性各自怎么样呢?”个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生铁硬度比钢硬,但是比钢容易被腐蚀”。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生铁和钢的硬度,和抗腐蚀性不同呢?”(意图: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方法去思考)学生回答:“它们的结构不同。”教师问:“根据经验,你觉得:生铁和钢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学生有回答:“铁含量不同”,也有同学说:“碳含量不同”。教师点拨:“对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接着教师问:“你能够解释一下为什么铁能够百炼成钢?”学生说:“主要是为了去掉生铁中的碳含量”教师:“量变到质变,铁终于被捶打成钢!同学们,我们人一样,通过不断经历挫折和风雨,才会变才成人!和孔子说的那句话很想?”学生回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以问答的方式,时时引导学生对于化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生活,人生道理的领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同时思维的方式,体会化学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3.兼顾化学科学素养,激发学生人格发展

化学科学素养: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目的激发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形成的习惯,不断地增强意识。

首先,每堂课的总结反思环节,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以本节化学知识为起点,联系生活,联系社会,感悟人生哲理。比如:第八单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讲解时,采用“玩卡片”游戏形式,以“玩”的形式用卡片排序创设一个思维的载体,发展学生分析、归纳进行信息处理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并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课后总结环节,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归纳:1.知识方面。用简洁的语言转换和表述,解决记忆的困难。2.思想方法要点。学生分享回答:结构决定性质思想,定性到定量思想等。3.请同学联系生活,社会,人生,分享一下,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体会?学生回答有:“物质越珍贵,像金子,越稳定,越有价值。”“人不断努力,升级,提升自己,变成金子!”..学生的回答很漂亮,有时候教师多给学生一些发言的机会,多让他们去联系生活,联系自己,脑洞大开一下,他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其次,化学课是一门实验学科,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精神和态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严格遵守实验操作,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对于科学规范使用实验器材的意识。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对于气体收集装置的气密性的检验,用排水法等选择,都需要规范要求,从小让学生养成安全规范的意识。科学的规范慢慢形成科学的习惯,科学的习惯慢慢形成科学的意识和态度。

三、反思

本文主要从化学核心素养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总结一些教学策略,促进了自身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启发学生一定的思维,情感的发展。因为自身水平,教学条件等原因,本文由很多不足,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我进一步扎实教学,做教学实验,从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天华 黄子超.基于“科学探究”培养“证据推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2).

【2】张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9):28.

【3】申燕,杨显江,李 迪.在实验探究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J].化学教学,2019(2):46.

猜你喜欢
化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