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如何因材施教

2020-11-02 00:38彭顶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7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应用策略

彭顶辉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导致其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若对所有的学生统一进行教学将会导致较大的学习差异。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本文通过阐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进行因材施教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因材施教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7-184-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此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同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每个教学班级中,有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好,对于计算机能够迅速上手;也有的学生基础较弱,不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学生总体差异较大,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与此同时,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纪律比较差,教师难以控制纪律。

(二)学校教学条件有限

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且大多数学校每周只有一节或两节信息技术课程。与此同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对于接触计算机技术较早的学生而言,学校所安排的教学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学生学习能力差,动手能力弱

大多数学生都将高中信息技术课当作娱乐、消遣的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他们更乐于利用电脑玩游戏娱乐。而在教师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自行动手操作时,学生一片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

二、因材施教的应用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进行灵活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知识的难易程度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促使每个学生共同发展。因材施教理念既是儒学大家孔子智慧的结晶,也是当代教学必须遵守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全能人才。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前,首先应当了解班级内不同学生的电脑运用程度,对学生安排课后作业时需考虑到这一因素。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运用Photoshop,教师可以让其完成与Photoshop有关的作业;还有的学生喜欢运用Excel,相应地教师可以让其完成与Excel有关的作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为学生服务,承认其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目标分为高、中、低层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明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对其所属层次进行划分。例如,低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教师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应当安排较轻的教学任务,在理论学习方面只要求其能够掌握好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践操作方面要求其能够简单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中层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求其能够熟练、透彻地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要求进行略微提升。高层次的学生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求其能够透彻地掌握课程教材内的知识理论,而在实践操作方面对其进行高标准的严格要求,重点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令其通过自学掌握课本中较深层次的知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充满兴趣,才有利于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因材施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通过分层、分组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类,同时还应当将信息技术的课本知识进行分类,筛选出其中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并设置一些实践操作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确保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序开展。

(四)厘清学生起点,构建“以高带低”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厘清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起点问题受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好,经济条件较高,从小父母便为其购买了电脑,通过长期的探索这些学生已经对电脑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差,经济条件较低,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中对于电脑并无接触,因此对电脑并无操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水平层次的高低构建“以高带低”教学模式。所谓“以高带低”,即安排信息技术基础、实践操作能力较高的学生对基础薄弱、操作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带领、帮扶。通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构建“以高带低”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能平衡学生的心理差异。

结束语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单单依靠书本进行教学,应当尊重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深入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繁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如何因材施教[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8):166.

[2]高永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9,(11):129.

[3]王明.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重视因材施教[J].南北桥,2019,(10):100.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应用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