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海
肖培东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知名语文教学专家,他的课堂总能够“于浅处着手,深处达成”,以构思精巧细腻、教学过程行云流水为特色。此前,笔者所在的名师工作室邀请肖培东为师生们展示教学风采。在其执教的《溜索》一课中,笔者看见了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他对部编教材自读小说课的深刻探究与实践。
以旁批为支架,构建一堂自读课
肖培东对《溜索》的旁批正如文中的那根“索”,串联起了整个课堂,更为出彩的是他在其后精妙的理性逻辑。
文章的七处旁批,分别指向文章起笔、语言特点、索的直接描写、瘦小汉子溜索场景、牛、“我”及鹰。七处旁批,肖培东用了一个主问题将其串联在一起:“这篇小说究竟在写些什么呢?”他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旁批,重视旁批的作用,借助旁批的辅助功能,思考旁批设置的疑问,一步一步将思考引向深刻。接着他又给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觉得文中哪个旁批對此次阅读最有价值?这篇文章如果没有提供旁批,你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疏忽掉哪一部分内容?”由此,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纷纷发言,大多数指向小说中容易被忽略的“鹰”“牛”等物象的设置,以及瘦小汉子溜索“小”过去了的场景。这一问题使阅读教学进一步聚焦,将旁批中的重要信息落到实处。从中可以看出,肖培东看似不经意的补问,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设计。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这七个旁批中,哪一个旁批最能彰显这篇小说的个性?”既无跌宕情节,又无中心人物,限定“旁批”内容,他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篇小说最具特色的地方——阿城小说的语言风格和文学特色,让学生发现阿城的小说语言“说得少,说得淡,说得轻”的特点,达到以“一篇”打通“一类”的效果。这一堂自读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场逻辑的思辨,也是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从中可以看出,肖培东把控课堂的能力不只根植于他细致入微的设计和随堂应变的功力,更多的是课前逻辑性思维的梳理和课中以“一篇”打通“一类”的阅读方法。
师生与文本和谐共生
课堂上,肖培东始终都用最平易近人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而且在交流中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他的语文课,和笔者正在开展的“环境友好型课堂生态”研究高度契合。环境友好型课堂生态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高度着眼于促进学生学习情感、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的协同发展这一目标,围绕主要学习任务,在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学习形态等方面,建设师生互相吸引、互相评价和互相肯定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师生与文本和谐共生的教学形态。在肖培东的课堂上,环境友好型的课堂生态是这样体现的——
预设与生成的无痕融合
肖培东以学生既有的学习力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牵引,以预设性教学方案为蓝本,通过监控课堂生态环境要素的质的变化,形成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通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及时把握契机,果断开掘教学路径,艺术表达对话言语,最终实现激励性教学和挑战性教学的和谐共振,促成学习目标艺术而科学地达成。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生A:28页的旁批里写“这里为什么细写牛的情状”。
师:你阅读时,没关注这头牛吗?
生A:我看到文中对这些牛的描写时,觉得很滑稽,很想笑。但看到这个旁批后,又仔细想了想,文章是借牛的反应,写出溜索在悬崖峭壁间的险峻。
师:是啊,尤其看到牛挂在绳索上溜的时候,我也特别想笑。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看。是不是会笑着读呢?
生(齐读):汉子们缚住了它的四蹄……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师:这个同学说刚开始是想笑,这就是初读的感受。后来又悟出这里写牛是为了衬托出怒江大峡谷的高峻险恶。文章写牛,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用意?
生B:衬托出汉子们的勇敢。
师:对不对?(生齐点头)写牛的软弱,也衬托出溜索的马帮汉子们的勇敢与豪迈!正如,鹰可以让汉子们显得更勇敢,牛也可以让汉子们更显豪迈。因此,想到鹰,也会想到牛。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妙招,很精彩。读小说,要关注小说设置的物象。
“解牛”肯定是肖培东在教学设计时已有的任务,但是什么时候开始“解”、以何种方式 “解”,这得交给课堂,得让它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顺势而为地推进。学生觉得好笑、滑稽,那就从这种感受入手,巧妙引导对话。对这几个特殊物象做深入分析,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让学生懂得在阅读小说时特殊物象很可能就是打开文本的密码。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融为一体,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注重教学全面性,学生参与面广
在这节课堂上,学生齐答次数达到19次,单人回答达到51人次,无疑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关系相融相生的课堂,是有温度的课堂。比如,肖培东问学生:“七个旁批中,哪个旁批最能彰显这篇小说的个性?”然后,又对刚才的问题进一步补充:“所谓个性,就是指这篇文章明显不同于其他文章的地方。”紧接着,他又提醒学生有了想法跟同桌说一说。最后,再请学生起来说想法。经过上述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的保障,更有话可说。
关注教学节奏的把握
读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心灵、学会思考,以读促思,以读助悟。肖培东懂得适时按下课堂的暂缓键,将教学节奏放慢,提醒学生不要急,安安静静地读书。在课堂上,默读、齐读、个读、合作朗读等多种形式顺势而来。待朗读声慢慢小了,他才温和地说:“好,你来说。”遇上对话时,他让学生停下来,他当首领,学生则成了文中的汉子。之后,他继续放慢节奏,两次更换对话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出了马帮汉子的勇敢、果断和力度感,读到了马帮首领的威严感。这一问一答,是阿城语言的精妙体现;这一问一答的处理,是肖培东教学中“慢”的艺术追求。这样的课堂是帮助学生慢慢抵达彼岸的课堂,也是环境友好型课堂生态的重要体现。
回归对文本的本真阅读
为什么肖培东的课会有如此明显的“肖氏烙印”?笔者认为,这和他“我注六经”的独立文本阅读密不可分。他反复说过一句话:不要慌慌张张地去想“怎么教”,而要先踏踏实实地通过阅读去思考“教什么”。以往,教师们拿到一篇文章总会急急忙忙地去翻教参和各种名家解读,忘记了最需要的是“文本素读”,是“静心研读”。教师要学会拒绝繁杂的参考书籍和图片堆砌,不依赖于其他资源,对文本进行原始、本真的阅读,从而获得对作品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实现“理解与自我理解” 的生成。
“素读”是教师文本阅读和教学解读的起点,是教师职业生命的第一次直立行走。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放弃作为一个独立阅读者,将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严重阻碍。“文本素读”能够培养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研究能力,能让教学更有深度、广度和温度。在沉潜文本的素读中,我们赏遣词造句之妙、悟布局谋篇之美、品情理意趣之味,诗意的情感弥漫心头,审美的清泉汩汩流淌,教学信心被一点点激活。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作者、教师、学生都是充满个性的生命,作为三者中起核心介质作用的教师,如果没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教研精神,就不可能发现蕴藏于文本中的丰富教学价值,从而走入教学的美丽花园。
肖培东的课堂就是这样,安静、朴实,和学生围绕着文本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这其实是语文教育的老传统。现在经常讲,要回归常识,要坚守常识,为什么?中国的语文教育,千百年下来,是大浪淘沙的,有内在的、坚韧的生命力和相对恒久的价值。语文教育教学要回归常识。真正的语文教育者,都在做着一件事情,就是以“尊重学科、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的朴实心态建设着自家的语文田园,行稳致远,让语文教育留有余味、走向远方。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