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为断革新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重视探索培养创新复合型英语语言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认清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主要就新的发展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英语阅读;改革
【作者简介】覃玉炜 (1974.12-),女,广西河池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改课题,项目名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7GKSYJGB02。
大學英语在公共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深入,英语教学改革日益受到重视。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工具,其实用性较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要坚持职业化和多样化的改革原则,且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了解社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应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发展定位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与其他阶段的英语教学存在差异,其更多侧重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侧重英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中,更侧重学生的学习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远程终端及信息蔓延发展,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多平台,如何准确了解大学英语发展定位,有效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是当前英语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基础英语教学相对弱化。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重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高校教学活动开展中,要以教育目的作为评价和督导,根据总体目的确定办学思路。对大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讲,踏入社会后应用英语的概率较大,如果继续沿用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果不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从高等英语教学发展角度来看,基础英语教学逐渐弱化,更加侧重英语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 大学英语教学继续强化。新的教育发展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要更好地应对高考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高考英语改革中,基础英语教学效果在弱化,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我国当前对外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国际合作发展中,英语是重要的语言工具,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也要作出相对应的调整,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目标。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1. 英语基础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低。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和积累,已经掌握了大量词汇,但是其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相对较差,不少学生可以阅读英语,用英语写作,但是却不会说英语,听说能力相对于读写能力而言较差,给英语应用交际带来很大的障碍,这也体现出当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较差。
2. 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新教学理念下,要求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甚至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网络发展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革新发展,但是原有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现状。
三、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策略探讨
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教育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也要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重视对英语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革新,更好地满足当前教育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坚持通识教育导向的内容改革。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是确定英语教学内容的前提所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侧重学生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加强不同语言背景的交流沟通,了解多元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加深对其他国家了解的同时,推动自身文化的传播发展。因此,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可以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将英语语言、中外语言等多学科语言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力。在英语教育通识化背景下,要重视英语教材的载体作用、教材是学生丰富知识、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在通识教育发展下,要编写适应大学生发展的教材,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对国际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专业与英语课程学习相结合。在教材内容上,应加入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人际交往、创新创业发展等职业化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职场,以职场为具体的学习场景,从而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在英语教材编写中,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出发,能提升英语课程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坚持职业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中要重视其实用性,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培养更多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不断缩小大学生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在编写教材之前,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及岗位工作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根据具体的需求设置相对应的内容。在语言素材的选择上,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结合企业的要求,对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可以进行适当改写或者增加注释,降低学习难度。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整合,优化调整,将不同学科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让英语教学内容更有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中,要结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
3. 坚持多样化教学内容。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存在差异,英语基础知识也不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首先要与高中英语做好衔接,了解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能力,一些重复的内容不再作为重点内容讲解,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在实际英语教学内容选择上,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了解高校教育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有针对性地编写和选择教材。大学英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拓展知识等板块,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做好不同知识的衔接,重视英语人文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拓展。
4. 重视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比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十分重要,英语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英语基础知识,并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的阅读内容,如国外历史文化、先进技术、国外学生生活、时政热点新闻等作为英语阅读素材,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积累。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学习大纲创设阅读情境,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英语音视频片段等,新学生的注意力,并设置相应的问题,提升学习效果。最后,还要开展英语阅读交流活动,选取国外经典英语著作制作成音频,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并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优秀片段,对经典情节进行反复阅读和记忆,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进行阅读训练。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选取合适的英语阅读资源,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应以生为本,与时俱进,遵循教学改革原则,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借助先进的信息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更多实践性和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筠.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187-188.
[2]郝东清.浅论基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型写作模式[J].英语广场,2020(11):88-90.
[3]谭莉.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01):93-95.
[4]古娟,吴素梅.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06):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