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豹
摘 要: 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是坚持质量兴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针对繁昌县农机装备发展瓶颈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同时结合国内农业发展新态势,对农机装备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农机装备;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26.4;S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10.067
0 引言
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要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从战略层面必须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发展。另一方面,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和技术供给基本满足需要,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和商务部三部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农办机〔2020〕2号),其在总体要求中提出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努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此,加快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发展势在必行。
1 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瓶颈与制约因素
近些年,农业机械化在繁昌县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农机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然而,受限于自然环境和经营模式,繁昌县农机装备总体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具体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总结如下。
(1)农机装备粗放式发展,作业效率低下。 繁昌县具有典型的南方丘陵地貌特征,相较于播种、收获机械而言,耕作机械多,小型机具(小型拖拉机、小型排灌机械、微耕机等)结构性过剩,而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品种较为单一,特别是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可用农机设备较少,甚至某些环节没有农机装备可用,缺乏全程机械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以及适用于山坡耕地的智能化、精准复式作业机具。繁昌县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环节中农机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
(2)小农生产经营模式突显,农机装备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一方面,繁昌县农业生产尚未完全形成规模化种植模式,属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农户凭靠主观意愿种植农作物种类,种植结构繁杂,农作物收获时间缺乏同步性,加大了生产机械化的难度,此外,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者多为年长者,受传统耕作模式影响,对农机化发展缺乏热情,难以开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农机装备政策不健全,除农机补贴政策外,譬如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社会化主体培育和农机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不足,特别是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农机作业补贴政策缺乏,导致现代农机装备发展受限。
(3)农机农艺融合不足,农机装备推广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繁昌县山坡耕地多为梯田,种植模式多样化,存在稀/密植、间/套作等多种形式,种植结构繁杂,机械作业的适应性较差,难以有效发挥田间机械化作业;同时,在研制适用于多种种植制度和作业环节的可调节农业机械方面尚未有效开展,农机单一性与农艺多样性矛盾明显,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成为农机装备水平低下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二是农机推广设施条件不高,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囿于资金限制,服务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农机装备试验、示范基地。三是农机推广人员老龄化严重,相关知识、技术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农机使用与维修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以致农机装备及其新技术难以有效推广。
2 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农业规模规范化经营,提升现代农机装备作业效率。 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快耕地流转整合,使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在农机大户手中,將现有的小农生产模式逐步转换为以规模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同时,组建以农机大户为主的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并鼓励其参与订单作业、承包作业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机装备作业效率,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为农业产业融合、农业机械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规模规范经营的田块能够为精准化、智能化农机装备提供良好的试验、示范空间。
(2)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 一方面,在落实燃油补贴、作业补助以及购机补贴等扶持政策外,相关部门要对能够提高当地特色农业生产效率所购置和更新的精准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农机装备进行补贴,并且对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所需的机械化作业予以补贴,同时促进农业装备保险购置,增强农机使用安全性,逐步完善金融信贷体系,政府部门可通过转移支付、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金融部门投资新型高效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安排特定资金解决农业大户购置大型农机装备资金难的问题,通过强有力的资金政策扶持推进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农机推广技术培训,不断更新岗位人员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为农机推广人员制定福利政策,吸引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基层推广工作中,优化与稳定队伍结构;结合当地农作物品种、种植结构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实际状况,加大先进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借助农机化项目实施以及财政资金扶持,持续引进提高作业效率的新机具、新技术;此外,要完善农机推广机构办公条件,加快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保证农机推广人员在服务农民时有场所、有工具、有设备,从而有效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发挥示范引导效应。 一是在农机装备推广、管理过程中,注重农机农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科研攻关能力,努力研制出能够适应多种作业制度的农机装备,以及研发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种植与管理方式,在减少农作物损耗的同时提高农机装备作业效率。二是结合当地主要农作物栽培和重点农时,大力开展农机与农艺技术相融合的知识培训工作,强化基层农机、农技推广人员业务能力,同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其提供农机农艺技术服务指导,促其应用现代先进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强化示范引导,完善农机农艺协作机制引导农机合作社、试验示范基地等服务主体使用高效农机装备,针对不同农时,开展现场会、技术培训班,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相关人员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发挥服务主体的示范引导效应,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3 现代农机装备发展趋势
新常态下,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已悄然来临,农业生产模式将逐步趋于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的态势,由此前瞻农机装备发展也势必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农机装备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以大、中型农机装备发展为主,且农机装备具有低污染、高效率和高能效的特点,重点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安全和环保密切相关的装备,譬如农药残留、机械性能检测、重金属指标等测试测验类装备。(2)根据农业发展新态势,耕整地机械、山地丘陵机械以及精量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植保无人机和高效能收获、烘干等农机设备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3)以无人化系统工程、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诸多高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以及云计算等)必然会促进无人化农机操作系统和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发展。
參考文献:
[1] 葛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考[J].财富生活,2020(8):38-39.
[2]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9(12):23.
[3] 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J].农机质量与监督,2020(4):15-16.
[4] 黄叶青.新常态下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机,2020(1):30-32.
[5] 余雄.现代先进农机装备促进农业发展[J].新农民,2019(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