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 邬玉香 熊赳 刘碧琼 谢方平
[摘 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保障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论文以湖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联合培养模式为例,从特色趋同、文化适应、互利共惠、政策完善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留学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希望为提高留学生教育培养质量提供经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1-0181-04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大不断扩大,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强,据教育部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其留学生人数占我国留学生总人数的64.85%,并以11.58%的增速快速发展,高于其他国家的平均增速[1]。近年来,我国尝试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培养向高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逐步探索新的教育国际化模式。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推进留学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现阶段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东南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通过对这一模式的介绍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合作提供经验,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高质量的国际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析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一直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如何让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够跟上世界一流高校的队伍,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学科尖端研究能力的研究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摆在高等院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引进国外专家人才来华发展,而且要通过国家资助或中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将更多具备培养潜质的学生和青年教师送到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学科去深造。目前这一探索仍然在不断推进之中。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贡献不言而喻。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它瞄准世界顶尖教育资源,采取委托培养、学生互换、合作办学等方式实现中外研究生教育的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另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重要媒介,通过生源互派、教师互访、文化交流等项目将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文化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国,扩大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肩负着“一体两面”的重要责任,需要根据时代的新要求重新作出审慎的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落实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从近年来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为题发表的CSSCI刊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界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关注点在于完善中外联合办学、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从课程国际化到师资国际化、从教育观念国际化到人才标准国际化等等。这些关注点遵循的是一种对外学习的视角,体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向西方国家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的积极努力。然而,除却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过程以外,对交换来华和来华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培养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留学生教育”为题发表的CSSCI文章仅为4篇,截至2018年6月CNKI检索数据)。我国的留学研究生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同时,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探索和研究去努力规避和改进。提升国际化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希望努力达到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国际水平,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参与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中来,激发国际合作的热情,为进一步拓展合作和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自信的重要体现。在培养留学生的过程中,将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影响外国学生,用培养质量彰显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对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声誉和制度自信有着积极作用。
采取恰当的培养模式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对学生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乃至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留学生培养制度建设是摆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面前的首要课题。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合作培养模式为例,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通过院校合作对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中国式”培养,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学习和学术训练的专业基础学习,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为同类高校留学生教育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湖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联合培养模式分析
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的号召,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条件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发展,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孟印缅经济走廊”“湖南与云南‘南—南”建设背景下开展了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探索。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的相互选择有著一系列的现实动因。湖南农业大学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和高端农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优势以及留学生培养的前期经验。湖南农业大学与波兰弗罗茨瓦夫环境与生命大学至今已联合培养了三届研究生,积累了一定的留学生培养经验。此外,湖南农业大学学科团队有许多从国外一流大学毕业的教师人才,对国外高校的培养模式有一定的认识。普洱学院具有接收东南亚和南亚留学生的地域优势,而且普洱学院在本科教学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学院教学型高校的优势。普洱学院与湖南农业大学实施“本科+硕士研究生”贯通式国际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农业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对教育国际化的推动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建构双方共同培养模式:学制上实行“4+2”“4+3”模式,空间上实施“4+1+1”“4+1+2”模式
云南与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毗邻,普洱学院因此有大批南亚、东南亚本科留学生生源,湖南农业大学具有培养高端农业人才的优势,双方以袁隆平国际高端农业人才培养中心为载体、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留学生实施“本科+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4+2”“4+3”模式,本科4年在普洱学院完成学业,然后在湖南农业大学完成专业型硕士研究生(2年)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年)的培养。在培养空间上,实行了“4+1+1”“4+1+2”模式,即研究生培养在普洱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两地共同完成。这样能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考虑东南亚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为研究生贯穿式培养提供了便利。贯穿式培养需要落实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对于留学生培养而言,本科教学质量对留学生的研究深造起到关键作用。普洱学院作为本科教育的负责单位,必须严把教学质量关,保证留学生教育质量。湖南农业大学需要不定期派出专家团队对普洱学院的教学进行指导,对留学生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符合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入学标准。
(二)创建双向联动的“双导师制”模式
国际研究生培养采用“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即以湖南农业大学遴选的导师为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留学生研究生阶段的指导工作,并对留学生的本科学业进行考核与监督。校外导师指的是按照湖南农业大学遴选导师的实施细则和条件选聘普洱学院的导师负责指导留学生本科基础教育与课程学习,并初步培养留学生的科研能力,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指导,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监管。“双导师制”采取相互交流、共同管理、互相监督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双方的学校管理机构均有权监督导师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双方导师都有义务向合作高校通报学生培养情况和教学情况。
(三)双方实行合作治理管理模式
国际学生在普洱学院完成本科的学习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进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硕士研究生第一年的培养在湖南农业大学进行,专业型硕士的实践环节和学术型硕士的研究环节可以选择在湖南农业大学完成,也可以选择在普洱学院完成,但是论文答辩需在湖南农业大学完成,双方采取合作治理的模式对研究生进行管理。
(四)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保障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留学生经济条件与西方国家的留学生差距很大,他们需要克服经济困难投身于研究学习中,探索如何为留学生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是双方学校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状况看,除了留学生可以申请的中国政府奖学金以外,湖南农业大学和普洱学院积极争取多方支持,设立专项资金和奖学金,鼓励和支持南亚、东南亚留学生“本科+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第一批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并由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费用的支出,用来补助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等费用,解除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还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希望向留学生提供兼职和实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合法收入,这样既能让他们锻炼学以致用的能力,又能为他们提供适应社会生活的机会。
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共同合作,构建“跨国际、跨区域、立交桥式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科+硕士研究生”贯穿式培养方式,制定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并结合区域特色制定适合东南亚、南亚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三、联合培养模式的建构——基于案例的思考
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的教育国际化探索,实质上是以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尝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引导留学生进行文化适应和教育适应,让留学生突破语言障碍、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融入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更好地接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对中国完成一个认识和融入的过程。学生的个人学术水平能够达到我国需求的标准,就能够帮助留学生在我国自主择业、安心创业。与此同时,这种培育共同体模式对类似的高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特色趋同是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优势学科的互助共赢往往能够达到“1+1>2”的客观效果。云南普洱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充沛的降水和长时间的光照使得当地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普洱地区还生产地标性作物普洱茶,在农林专业发展方向有着极强的地域优势。湖南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和茶学都是强势学科,与普洱学院合作,相互吸取教学与科研经验,原本就是一种互助共赢的范例。在培育留学研究生的过程中,突出农学和茶学的特色,能够保障研究生培养始终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内一流,使其培养质量得到保证。突出以特色学科带动国内联合培养模式的发展,也符合“以点带面”的政策要求,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生培养模式有积极作用。选择特色学科进行合作,突出双方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平台对等,方便高校间对留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展开对话,容易达成共识。如果培养过程出现分歧,也方便展开及时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最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对留学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相当关键。双方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要有合作的基础和强烈愿望。农林高校间交往与交流的机会较多,重点学科间的学术互访和人才交流更是频繁,这样就为留学生共同培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助于增强双方在留学生培养方面的默契和信心。
(二)文化适应是联合培养模式的特色
对于留学生的培养,文化适应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一方面,文化适应影响到留学生在中国能否融入当地环境,安心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科学思维的表达和训练是与文化思维紧密相关的,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讲授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会夹杂着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独特理解,而这种理解有可能与本国文化的熏陶相关[1]。因此,要让学生充分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在具体的语境中体悟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对于留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得起着关键作用。
实际上,文化适应的难题并不在于留学生难以融入我国特定的文化氛围,而在于在培养留学生的过程中为其设定一个合理的“缓冲地带”。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将本科培养放置在普洱学院就是一个设置文化缓冲地带的方式。双方联合培养的留学生是面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又与东南亚国家缅甸、老挝等国接壤,其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民众有众多相似之处。留学生的本科阶段培养由普洱学院负责,是让留学生逐步适应中国生活与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留学生学习期间开放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留学生交流互访,逐步增进留学生对中国内陆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这样便于他们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之后来湖南农业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另外,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留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逐步深化对中国文化环境的理解,能够对中外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能够更好地回国宣传我国文化,从而实现我国文化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传播。
(三)互利共惠是联合培养模式的动因
留学生培养共同体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合作高校间互利共惠的发展原则。互利指的是雙方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共惠指的是合作双方能够从联合培养留学研究生中获得资源反哺各自学校的学科发展。互利共惠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双方合作的动因。只有建立在利益一致和有利于双方利益发展基础上的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向前推进[2]。在合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普洱学院能够依靠湖南农业大学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人才资源优势辅助本校对留学生开展本科教育和初步的学术训练,帮助提高本校的本科教学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双方实行的“双导师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导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科培养的进一步开展。湖南农业大学还可以根据两校间的合作协议,利用普洱学院的特色实验基地和研究机构,有效促进相关学科取长补短、优势发展。同时,普洱学院可以借鉴湖南农业大学的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案,为本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积累经验。
(四)完善政策是实施联合培养模式的一个目标
从宏观来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要想实现纵深式、跨越式发展,科学有效的政策是保障其发展的关键。自从《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颁布以来,关于留学生培养的制度便逐渐增多。2010年,教育部在全国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留学中国计划》指出,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将规模、结构、质量统筹起来,推进来华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品牌[3]。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如雨后春笋,实际经验较多,但是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整合,各方探索缺乏相互借鉴的平台和对话基础。因此,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有个重要目的是完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制度建设,希望从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入手,总结经验教训,为具有相似条件或合作意愿的高校提供可探讨和可借鉴的模式框架。将湖南农业大学与普洱学院的合作经验推广到其他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实践中,形成一种类型化的发展范式,是二者实施联合培养模式的一个发展目标。
为此,首先,一方面要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对接,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支持力度,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兄弟高校合作,成立国际化教育联盟,共同争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立法保障。其次,作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项目的主要执行者,高校的研究生院等机构需要改变传统的行政思维方式,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与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所在的学院开展合作,了解学院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资源,力促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更多服务于这些重点项目,助力一流学科建设[4]。最后,要有 “一盘棋”的思想意识,明确高校自身的定位和优劣势,选择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为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确定资源配置与人员发展的具体流向,引领本校教育国际化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个文化自信。”[5]在教育方面,我们开办了大批的海外交流机构,例如孔子学院等,向国外推介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成果,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将想深造的留学生留在中国接受研究训练,让他们一方面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可以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对我国文化向世界传播能够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我们在与留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对他们的真实需求和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对留学生的培养可以让我们将立足点放在如何弘扬和发展我国本土文化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上,实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道路。同时,我们还应当结合实际,鼓励高校间的留学生教育合作,建设跨学科、跨地域、跨领域的高校留学生教育联盟,共同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和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的形成,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再齐.社会变迁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与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29.
[2] 戚兴华,高久群,汪华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校本发展策略:以中山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0):29.
[3] 朱文,张浒.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变迁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17(2):121.
[4] 刘晓黎,张莉,刘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12.
[5]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坚固底色[EB/OL].(2015-12-08)[2019-10-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08/c_128508483.htm.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