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摘 要]大数据、教育信息化、打造“金课”、智慧教学、“磨课”这些字眼背后的教育大形势着实让当下大学英语教师“爱恨交织”。课题组从英国教育家阿尔弗雷德·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教育的节奏”说出发,阐述学生浪漫、精确、综合阶段的智力发展节奏心理特点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启示,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回归基于知识广泛联系的浪漫探索与自由创造,进而回归一般到特殊、由表入深、验证知识的精确理解,最终回归快乐与智慧教学。这是从教育规律出发,从“学生”心智特点出发,也是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实现有效大学英语教学的“捷径”。
[关键词]教育的节奏;教师;学生;浪漫;精确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1-0141-03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外语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正重塑着外语教育的生态。截至撰写此文时,在知网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题查到的文章仅为1605篇,其中大量是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育的节奏”为主题只查到3篇,围绕“教学节奏”为主题的文章从2004年至2018年,也只有二十几篇。2003年代表大学英语界领导层看法的《会议纪要》这样说:在决定外语教育政策时“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必须根据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1]。王守仁教授多次表明“我们主张自觉遵循外语教学规律”[2]。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其指导思想中提到:遵循教育規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新时代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必须要基于教育规律,坚持从教育本质出发,从教育的节奏出发,从学生本身出发,转变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取得实效。
一、教育的节奏及其内涵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基于一个人的心智发展阶段与特点,提出了教育的节奏(The Rhythm of Education)说。所谓教育的节奏,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找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实施相应的课程[4]。怀特海认为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把事物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正Thesis、反Antithesis、合Synthesis),怀特海把每一个智力发展的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即13岁或者14岁之前为浪漫阶段,14岁到18岁是精确阶段,而综合阶段体现在成人期的初始阶段18岁到22岁。当然,怀特海也强调:三个阶段的划分并非机械,它们反复出现在每一个心智发展过程。三个阶段(周期)的不断重复、循环构成了教育的全过程。教育就在于这三个周期的不断重复。不同阶段,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去符合学生的心智要求,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用怀特海的话概括来讲,“我们应该努力在学生的头脑中编织出一幅知识的和谐图景,协调教育中的各个因素达成各个周期,使得每个周期对学生的当下学习都有内在价值”[4]。怀特海告诫我们必须谨记: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应该是自我发展,一般发生在16岁至30岁之间[4]。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教师、教育改革家坦普尔大主教曾说过:“人们在18岁的时候表现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8岁以后他们会怎么发展。”[4]大学教育责任之重大,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身担重任。怀特海明示:这个节奏性特点的一些主要规律是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是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节奏规律来进行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从根本上启发心智[4]。
二、教育的节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处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切忌被时代牵着鼻子走、盲目跟风,切忌教学形式高大上化,要铭记回归教育与教学的本源与本真,从教育节奏说中汲取启示与指导,回归初心,凭心教书。
(一)摈弃功利,回归浪漫想象与自由探索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86年来身处一流大学的教育第一线,如今已离我们而去的他,对今天的教育体系曾忧心忡忡,他说:“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太功利。”李老的这句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为完成大纲、课文内容而备课,为完成备课内容、教学任务而教,为考试而教,大学英语教学依然延续高中时的教学内容与模式。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文本理解与技能训练上。而学生层面,普通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学英语主要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笔者在教授主题为Values(价值观)一课:A Life Full of Riches时,用雨课堂发弹幕的方式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目标,结果大部分答案都离不开“make money”。赚钱本身没错,但以此作为学习目的,学生便不会注重方法,而是死记硬背,为的只是速效产出,平时不努力,考前用尽洪荒之力,结果收效甚微。众所周知,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中学阶段的英语应试成分还是很大的。令人悲哀的是,被怀特海认为人类最重要的智力发展浪漫阶段青春期总是笼罩在死气沉沉的填鸭式教育的阴影之下。为了每一次的“人生考试”(小、中、高考),精确阶段是以往教育体系中唯一强调的,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其结果就是把学生教育成了书呆子[4],把学生继续“培养”成了功利的机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的确收获了知识,但建构知识之间联系的联想力与概括、归纳知识背后原理的能力未得到激发与培养。怀特海指出:一个学生只有在浪漫精神的活力之下,才能真正领会学习任务的要义[4]。
例如虚拟语气从高中讲到大学,学生每每遇到此类题,还是无法识别它,难以准确应对,因为学生的理解依然是建立在对虚拟语气规律的死记硬背上。如果老师能够通过相关电影《白鲸记》,歌曲If I Were A Boy以及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虚拟语气背后的本质,帮助其认识到:虚拟语气引导的句子本身含有与其相反的一个事实存在,因此,虚拟语气是描述与事实相反,不存在的情况。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大名词性从句中引导的虚拟语气结构是should+动词原形的原因(假设的事实隐含着说话人的语气:“应该”或“不应该”)。与此同时,指引学生理解whether引导的(be)动词原形的虚拟语气恰好体现了虚拟、不存在的事实(既然不存在,就不存在各种时态,只能保持原形)。大学是要传授知识,但必须是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应有之义。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上下求索,方能激发灵感,求得新知。如此一来,所见事实就不再是记忆的负担。在怀特海看来,年轻人总是富于想象的。“发挥想象,为学为道,搭建知识生长与生命热望之间的桥梁”是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英语课堂所缺乏的,这也正是大学存在的理由。由此,课本与生活、社会之间架起了思想的桥梁,年轻人(学生)和老年人(老师)被紧密联系起来。想象力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教师的学识中必须含有充满智慧的想象。大学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大学的教师队伍,大学教师的卓越之处就在于能够充分认识和熟练掌握想象力与学问的结合[4]。两千多年前,古人把教育比喻为一把火炬代代相传,怀特海认为想象力就是那点燃的火炬。如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的互联网大资源观也包括知识之间的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3]。
知识求新是带领学生回归浪漫、自由探索的另一要义。怀特海说,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引导人们探索生活。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知识是否新颖。鱼儿一刻也离不开水,知识一日也离不开“新”[4]。笔者每学期进行试卷分析时总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课外知识作答情况普遍较好,这透露出背后的兴趣与用心思考;而课内知识虽讲过,作答情况却并不理想,较机械、被动。这似乎在传递一种信号:无新,无兴趣;无驱动,无学习。更让笔者欣喜的是,每当围绕课文主题布置开放性作文时,总会从学生的作业中欣赏到闪亮的思想。怀特海说:学者的作用就是唤起生活中的智慧与美[4],就是赋予课堂智慧与价值,赋予教学思想之美。这理应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具备的知识素养、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摈弃数量,回归精确理解
所有的教育永遠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时间的制约[4]。文秋芳老师坦言:的确,外语教学有其自身规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能达成一定目标[5]。大学英语的学习对象都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面临自身巨大的专业课程压力,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但大学英语课时又被大幅度削减(本校现有周课时为2),如此窘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可能样样都教。怀特海说:学问的领域是如此宽广,而一个人一生的时光是如此短暂,转瞬即逝,一生的生活也是如此琐碎,难以专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你是一个科学家,抑或是一个校长,其实都是无知之人[4]。教师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而课堂教学时间极其有限,特别是在当前大学外语教学课时被压缩的前提下,教师更要惜时如金,将时间都用到学生的有效学习上[6]。如果在乎知识的数量,将会失去很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思维、知识运用、语言产出能力等)。《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对学生而言,样样都学,最终却啥也没学到。对老师而言,所备内容不一定每次都能按计划讲完,这很正常;词汇、语法、语篇内容、思想样样都讲,实属不易。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何做到教学有重点?如何做到知识的精确学习?如何保持学生的专注?如何收获成效?全国英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曾用强说:信息化已经不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改革,它实际上改变了整个教学生态,改变着传统的“三教模式”——课本、备课、教室,意味着我们整个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变化。他指出:信息化2.0时代给大学教师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理念上的转变。(老师)首先要明确学习意味着什么。其次,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能力是什么。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改变对自己以及对教学的认识,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3]。摈弃数量的第一要义是通过知识的精确学习收获智慧。怀特海说,当智慧生长的时候,知识在缩减(knowledge shrinks as wisdom grows)[4]。一个人可以轻易获得知识,但仍可能没有智慧。摈弃数量是为了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收获智慧。智慧关系着知识的运用、问题的解决、经验的升华,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4]。大学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能够教授多少知识,而在于让我们透过细枝末节来学习基本原理。这里所说的基本原理是指已经内化的、形成习惯的思维。这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相关的情境中恰当地解决问题。以恰当的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是智力培养的终极目的。将知识真正转化为学习的力量。
摈弃数量的另一要义是快乐。大学阶段,精确学习依然是关键,但学习兴趣也不能忽略。无兴趣无心智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4]。为考试而学的无形目标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之前的英语学习的确获得了不少知识,但并未由此获得继续前进、发展的热情、力量与能力。有研究表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现象愈演愈烈,它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学业进步的一个严重问题。而教学因素对当前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7]。早期教育中对知识的过度精确教授(死记硬背、刷题大战),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与探索精神,最终学生也未能理解知识的丰富内涵。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活跃思维与思想的生命体,教育面对的恰恰是具有思想的鲜活生命体。生命是有周期性的,甚至每天都有其周期性。在智力发展的周期之中,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都是自始至终普遍存在的。这三个阶段会交替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样的交替循环形成了智力发展的各个周期[4]。大学阶段的精确学习有必要让学生精神愉悦地完成,这也是教育的要旨:在实践中发现自由(浪漫)与规训(精确)之间的精神平衡[4]。摈弃数量,为运用相关视频、案例,组织个人展示、小组活动,组织游戏、比赛等快乐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可能;摈弃数量,保持了学生的注意力与专注力,确保了学习效果,这是另一种快乐——创造的快乐,这源于付出劳动而获得回报[4]。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触摸得到的物质世界,也生活在一个可以感受得到的精神世界。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三尺讲台,放慢教学速度,遵循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有限课堂时间,与学生共同体验这美妙的世界,感知丰富的内心,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快乐、收获智慧。这样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遵循教育的节奏,彰显教学的科学与艺术。教育是利用生命的艺术,是对成长的辅导,是精神世界中的精细调整。世界上最根本的浪费就是生命的浪费[8]。
三、结语
中国外语教学历史悠久,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语教师群体。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外语教育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追问教育为什么会失败,我们往往发现其根源在于教育理念的僵化[4]。高校层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层次,但在新时代,教师自身的格局与理念、主动识变与应变的睿智才是影响教学的根本因素。教师变,教学生态环境才能变,学生才有可能变。放弃功利教学,就是让教师与学生都放下思想包袱,摆脱束缚,无忧无惧,灵活变通,迈向知识的探索;放弃功利教学,就是放弃近忧,回归对学生的信任,对教学的自信。教育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没有任何一个办法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与人本身的发展节奏特点,教学改革至少会改有所获。如果不能用新的方法迎接新的时代,不能用时代的精神教育人们,理想就会破灭,灾难就会发生[4]。大学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值得你我砥砺前行。
[ 参 考 文 献 ]
[1] 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史上四次定位争论综述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41.
[2]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2+2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现代化2035》[OL]. 新华网,(2019-02-24)[2019-08-24].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23/c_1124154392.htm.
[4]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第一版)[M].靳玉乐,刘富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116.
[5]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双月刊),2017,40(3):355.
[6]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47(4):549.
[7] 白艳.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3):83+85.
[8] 王立志.教育的节约原则[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5):17-1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