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国
摘 要:初中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且面临着中考,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初中的起始年级所教学的内容同小学有很大差异,造成不适应的问题,如果衔接工作没有做好的话,接下来的初中生活会麻烦重重。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起始年级的教学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起始年级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引言
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进入初中后,数学的难度加大,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都有全新要求。因此,在起始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衔接的作用,在学生初中阶段的开始打下基础。做好初中数学起始年级的教学提高学生水平。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階段的教学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教学的开始,注重消除学生在心理上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被数学艺术所感染,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生渴望老师的教导,渴望数学课程,就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对于数学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望。所以,教师在初始阶段不要害怕花费时间,一定要让数学知识在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以确保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在需要实验时,挑选一部分实验让学生参与。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也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时,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教师可以通过以墙角等事务进行举例,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让学生亲近数学,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范围,使学习环境更加的和谐,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同生活实际紧密贴合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为它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特点,让七年级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且处于叛逆期自我意识强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性来进行教学工作。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更加持久,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是教师应当注重的重点。在进行引用时,一定要灵活多变,在保证其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趣味性。合理设置情景,结合生活,让学生们仔细思考提出假设进行总结,然后让他们自由组合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同情景相交融,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范围,让学习环境生动有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兴趣使然,自然地加入到学习之中。
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也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七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和做事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制的教具优化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准备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不仅规范了学生的劳动和行为习惯,而且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从而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培养师生感情
中学数学教学的两个重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它们也是构成课堂的要素。学生对于教师的观感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科目的态度。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在课堂上对着每一个人微笑,对待每一个学生有持积极、热情和信任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热忱,在教学中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从而让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即指我喜欢老师和所教的学科我也喜欢。这种情况下,对于数学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就简单了许多,学生可以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努力把课堂上的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实现老师的期望,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满意,或对教师漠不关心,或受到教师的过分批评,学生的学习情绪可能会变差,对教师产生仇恨和敌视的恶感。一旦老师上课,他们也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感到厌烦,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和老师唱反调,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这种不良的学生情绪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知识教学过程的停滞,就像把水倒进一个僵硬的花盆里一样。虽然它充满了水,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渗透和滋润。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生活有一定了解,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怀着无限的热忱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受欢迎的老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初始阶段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实现教学目标,度过过渡时期。
四、帮助学生做好每堂数学课的预习工作
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经之道。预习的结果对于课堂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于学习的自学能力也是一个集中体现。准备学习提纲,课前让学生按提纲预习,让学生发挥思维的作用,自行思考、积极开动脑筋、努力钻研,这样能让学生学会自学,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在预习中,学生发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知识,会不由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质疑,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为了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践证明,提出问题后,可促使学生主动看书、积极思考,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让学习效果更好,让数学学习更加充满趣味性,让初始阶段教学不再复杂。
结语
初中起始年级的教学是为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一般而言教师和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只要合理地利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让初中起始年级的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光顺.七年级数学章起始课教学的设计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60.
[2]薛正桧.“零”起点,并非从“零”开始——以起始年级计数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8):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