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享体育器材若干问题探讨

2020-11-02 02:43左雅雯陈婕张瑞鑫朱思怡张溪璇
丝路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资源利用体育器材共享

左雅雯 陈婕 张瑞鑫 朱思怡 张溪璇

摘 要:“共享经济”为共享体育器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解决多数高校体育器材的供给有限、种类单一、有场地而无器材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体育器材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在高校开展共享体育器材的可行性,解决了高校体育器材资源浪费、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方便学生获取体育用品,为运动锻炼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高校 共享 体育器材 共享器材 资源利用

一、引言

物质生活不断被丰富的今天,学生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使得运动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在校大学生平常是否重视锻炼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想运动但没有体育器材,部分走到运動场想运动却忘带器材,部分是嫌带着麻烦就不愿运动。经过对市场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的项目高校共享体育器材属于“共享经济”类型产品,通过自动实体机实现体育器材的资源共享化、使用便捷化、一物多用化。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可使用的体育资源短缺单一、携带不便、私人拥有物使用率低且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这个方案将会有效地解决同学们的难处,既能为校园文化添砖加瓦,又能激发同学们的锻炼热情,还能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他们获取体育用品提供一条便捷的渠道。

二、“高校共享体育器材”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共享体育器材”项目拥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它充分发掘高校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的优点,通过前期推广,提高市场影响力进而设立自助租赁机吸引大学生进行体育器材的租赁。在满足现有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以实惠的租赁价格吸引潜在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通过对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向有限资源要效益,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问题。

根据高校体育资源的基本特征及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基本状况,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中对大学生终身体育、全面素质的迫切要求,有必要建立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平台。然而各高校并没有建设相关的平台,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前期的市场调研及分析

(一)数据分析

高校是可能会被忽略的市场。大学生除每日学习外,自己可支配时间灵活。设想一下如果在学生上课途中或体育场上直接设置一台体育器材自助租赁机,方便又实用。体育馆、操场等运动场地通常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便是共享体育器材的市场。

1.研究对象:我们在陕西科技大学中随机抽取男、女大学生30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2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

2.研究方法:通过网络发动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例如:如果有共享体育器材,您是否愿意租赁?您是否可以接受使用闲置的二手体育用品?您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共享产品存在哪些问题?

3.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发现:每月在体育上花销较少的同学更加适合来享受共享器材带来的福利,他们可以少花销并且体验多种体育器材。我们根据每个学校的场地设置不同和同学们经常运动场地最终来确定安置范围。大部分的同学愿意使用我们的器材,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个较大的经济市场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同学们对器材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同时也让我们在采购时更加注意,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我们也会及时解决,尽可能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的使用环境。

(二)可行性

1.社会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身体健康已成为第一位重要问题而受到普遍重视,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体育消费在我国呈增长趋势。我国政府也将体育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手段。

2.稳定的消费群体:高校体育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客观上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而且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多。

3.巨大的消费市场:截止到2001年底在中国13亿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由1996年的31%增加到34%,而年龄段为16~2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33.4%。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中研究生占26.3%,大学生占35%,高中生占27.4%。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如果按每名大学生一年体育消费100元的水平计算(保守估计)全国大学生体育消费就达到20亿元。

(三)实现的基本方式

项目“高校共享体育器材”属于“共享经济”类型产品,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陕西各高校学生。我们作为体育用品的学生消费群体,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该群体对体育用品的需求以及运动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且本产品相较于其他产品的优势所在也决定了其为高校学生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相较于在体育用品店私人购买或在学校体育部借取,共享体育器材解决了资源浪费、使用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单个资源多人使用”的资源高效利用理念,自动实体机型操作模式也方便了使用者获取体育用品,对于想运动没资源、体育用品携带不便的高校学生提供了便利。我们通过网上调研的方式了解到高校学生群体对共享体育用品的需求度和支持率,78.4%的同学愿意使用此类共享平台;在资金来源方面通过众筹、押金、广告位租金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得到资金;按照我们的设计意图,联系制作厂商为我们制定自动实体机;制作APP实现网络交易自动获取用品;对于体育用品的使用质量做好后期的维护维修工作。

1.通过租赁获得体育器材:由使用时长规定相应的租赁费,减少了大学生对体育器材的直接消费,通过共享的方式降低体育器材成本,以较低的租赁费用获得优质的体育器材。在降低消费成本的同时享受良好的运动体验。

2.体育器材主要通过回收旧有资源和批量采购获取:个人拥有部分优质体育器材,但由于使用频率较低,使得体育器材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收集闲置体育器材和适当采购体育器材,再通过互联网对体育器材信息进行发布,吸引消费者租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体育器材的多次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自动租赁机

(1)高校场地:根据各高校场地的不同及对用品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度来确定体育用品投放量,从而决定自动租赁机的尺寸形状,部分高校场地调查情况见表1。另外可以利用高校的代表性标志(如校徽等)来设计该高校独属实体机。在实体机两侧设置广告租位,获得额外的资本收益,采用灯箱式的二维平面广告。

(2)主要设置以下两类体育器材: 主要設置的体育器材类型如表2所示。其中普通类:主要适合于室外运动,将此类自动实体机放置于操场,室外体育场附近等地;特色类:主要适合于室内休闲锻炼,将此类自动实体机放置在如公寓等生活附近等地。

部分体育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如表3所示。

4.利用APP免密服务进行自动扣费:利用芯片技术对用品进行识别,确保用品未被更换(防止损坏问题无法解决),设置摄像头对设备进行监控。对体育用品进行频繁定期维护和更换,对自助租赁机进行定期维修。鼓励学生积极举报蓄意破坏用品的人,奖励使用时长。若发现蓄意破坏或大区域破坏,查实后,破坏程度较轻,作罚款处理;破坏较严重,罚款并追究法律责任。信息安全和押金,则通过微信获得个人信息并且做一定处理保证信息不会泄露。

四、结语

“高校共享体育器材”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运动热情,满足校园运动爱好者的基本需求,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资源建设全面增强,为高校体育市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所有共享体系只有在这种本利均衡的条件下,才是稳定、合理、可运转的。资源共享并不简单,必须要同时满足本利均衡的需求、发展道路的一致的。所有成功的共享都依赖于有效的选择,资源共享里没有一了百当的方法,只有不断改进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宾·蔡斯,王芮.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J].中国房地产,2015(10):76.

[2]王永利,朱兴东.对开发高校体育资源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06):171—172.

[3]谢英.高校体育资源共享问题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60—61.

[4]侯闫胜,商洪林.对高等学校体育资源的经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11):183.

猜你喜欢
资源利用体育器材共享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有效运用体育器材的教学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