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大故宫”概念第一人

2020-11-02 02:42喜马君
新晨 2020年8期
关键词:百家讲坛故宫历史

喜马君

为人不识阎崇年,踏遍故宫也枉然

十几年前,他头一回上电视讲课,就凭一己之力,让《百家讲坛》从一个连续三年无人问津的节目,一夜爆红,打破历史类节目的收视率纪录。

他是提出“大故宫”概念的第一人,连续主讲三季《大故宫》,口碑爆棚。也因为阎崇年的出现,才有了后来刘心武、于丹、易中天的大红大紫。易中天曾这样评价他:“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的‘当头炮,我只是‘过河卒。”于丹说:“阎崇年老师害苦了我妈,她老人家本来天天要午睡,自从播了他的节目,她再也不肯睡午觉了。”

阎崇年自己在研究故宫时,从历史人物身上受益匪浅。譬如,康熙每天4点就起床,念完书还要上朝,数十年如一日。而阎崇年也同样是坚持晚上10点睡觉,早晨4点起床,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手不释卷。于他而言,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他曾说:“我最关注的,是六百年来,那些跟皇宫、故宫相关联的人,人的命运,人的奋争,人的喜怒哀乐。”明末,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登基那一天,他没敢选择太和殿,那气场太强大,让这个草莽英雄一下子就失了底气。李自成选择了偏居西侧的武英殿,登基的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他的人马匆匆离开,再也没有回来。这背后,暴露的是他骨子里的自卑。面对着自己最大的欲望,他却在触手可及的时候,退回到内心的软壳中。

阎崇年曾经在研究故宫的书里,提到过多位后宫女性。他讲到明清两朝的28任“第一任皇后”,或早逝、或无过被废、或年轻寡居、或死于非命,从皇后做到太皇太后的,只有两人。那两人最基本的经验不是“宫斗”,而是“宫合”。想要长寿,心太肮脏了不行,若是心眼很窄,也早就被气死了。从后宫的大数据之中,阎崇年洞察到了为人处世的准则,乃至养生、长寿的准则。这是从《后宫·甄嬛传》等“宫斗剧”中所得不到的。

似乎,除了他,没人能把故宫背后的历史说得像故事一般引人入胜,通俗易懂,又颠覆你的想象。也因为如此,阎崇年的著作《大故宫》出版不到一年,就卖出100多万册,连盗版书都一时脱销。

大众不知道的是,阎崇年自从1949年起,已經进出故宫超过1000次了。15岁时,他还是个落魄少年,第一次游览故宫:父亲花了两毛钱买好两张门票,牵着他踏进了承天门。那时的故宫还没有修缮,宫殿里黑乎乎的,地面也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头顶上还时不时传来乌鸦的鸣叫。但对于一个从小在山东蓬莱海边长大的孩子而言,庞大的宫殿楼宇,庭院深深,一砖一瓦都写满了前朝的故事,没有比这更新奇和震撼的了。就这样,故宫在阎崇年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越是接近故宫,他越发热爱历史。而这颗种子,在他往后人生的岁月长河里,也不断地抽芽长叶、开花结果。

中学时期,阎崇年就迷上了历史,回回考试都拿满分。到了大学,他干脆把明清史研究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师从白寿彝先生。那时,阎崇年每天去故宫读档案,因为保存明清两朝大量档案的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就在故宫内——他每天过去看档案,带个窝头,喝着白开水,就当午饭了。最后,连故宫的看门人都认识他了,看到阎崇年过去,大老远就跑过去迎他。为了对内阁大学士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他亲自到张英、张廷玉这对父子宰相的家乡考察。像蒲松龄那样蹲在地头和当地人聊天,跟宰相父子的后代座谈。他发现张家六代连着出进士,其家风正是读书、积善,而这个认知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据阎崇年的夫人回忆,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他把《大故宫》的责编叫到家里来跟人家讨论,人家出版社那时候早放假了。自首次去故宫后的70多年时间里,他进出故宫超过1000次。这里曾经是明清两代的政治心脏,承载着王朝国运与帝王家事的命脉,距今整整600年了。某次去故宫开会,听到导游催着游客,“赶紧下一间了,哪有时间细看啊?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阎崇年听到这话,心想:“不跟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的话,那故宫就是黄琉璃瓦盖的一堆房地产。”不懂故宫的历史,错过曾经行走在这个帝国权力中心的各色人物,就等于错过了故宫背后人性90%的精彩,实在太可惜。阎崇年说:“我觉得故宫的价值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凝聚的一座圣殿。我尽心了,也尽力了。”

现代人、宝妈和学生党为什么要了解故宫背后的600年历史?你可能会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读的时候不会有阎崇年那样的洞察。那么,读历史还有什么用呢?要我说,当然有。于你而言,可以跟着阎崇年先生对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这种思辨能力,不仅在处事能力上对当代人有帮助,在学业上,似乎也有着不小的助力。

一位朋友曾说过,自己出身三线小城,一直想去大城市里闯荡。

他从小就喜欢听阎崇年的《大故宫》,从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文史修养和处世心法,后来,他成为了北京某知名媒体的主编,年仅24岁。

再见到他时,他的言谈举止间都有着不符合同龄人的深度和锐利。就像从阎崇年先生那里学到的一样,在读历史的过程中,他把自己代入其中,会想他处在这些历史人物的位置时,他会做何决定?在比较自己与古人选择的不同时,他就此读懂了历史,也把自己真正融入了故宫那600年之中。

虽然只有一生,但他就像活了很多世。

听阎崇年讲历史,不止于此。讲《清十二帝疑案》期间,阎崇年收到一封信,一位家长说他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平时特别闹,但每次看到阎崇年的节目,就安静了。儿子还拿个小本做笔记,包括清朝十二个皇帝的名字、年号、生卒年月,一一背下来。家长来信感谢阎先生,说孩子现在对学习感兴趣了,上课也不再闹了,连老师也感到奇怪。有太多人,因为他的《大故宫》,对历史萌发了最初的兴趣。他对自己讲述的要求是:亦事亦理,入耳入心。在阎崇年看来,有故事,没道理,不够深刻;讲道理,没有故事,未必好听;能入耳,未必入心;既入耳,又入心,才是他的标准。也正因为此,从十几岁的娃娃,到前年刚过世的106岁的周有光先生,再到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都是他的忠实听众。

85岁高龄出山之作,故宫600年最好的生日礼物

2012年,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之后,阎崇年似乎有些淡出公众视野了。但今年,85岁高龄的他却再次为故宫破例“出山”。“我将用100讲的篇幅,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和大家一起,说故宫,逛故宫,探秘故宫,欣赏故宫,了解一下六百年来走进故宫的那些人。”故宫揭露的人性真相,20岁、30岁之前不懂可能是运气所限,但45岁前一定得懂。如果你了解了故宫600年风云史后,你可以从一个王朝的成败经验中,看到对自己人生的某些借鉴意义,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2020年故宫将迎来600年诞辰。喜马拉雅联合阎崇年为故宫和你精心准备了一份生日大礼——花费一年时间,精心打磨研发,推出100期音频课程——《阎崇年:大故宫600年风云史》。

有人说,读透了故宫,你就读透了中国的现代。但我要说,看透发生在这片黄瓦红墙之地发生的是是非非,那么你也就洞穿了人性,看清楚了未来。

猜你喜欢
百家讲坛故宫历史
雪中故宫
说 《百家讲坛》
评刊表
新历史
故宫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第二届“百家讲坛杯”全国历史文化大赛启事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