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学生共享课的教学理念与改革之道

2020-11-02 02:29王馨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

王馨

摘 要:国际交流学院韩语课程设置中的中韩学生共享课是我院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它立足于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绝对的控制地位以及教与学分离的局面,将学习转变为二维三维的互动过程,通过文化渗透教育、中韩学生之间交流参与和教师牵线搭桥、解疑释难等,既实现了学生汲取知识的愿望,也实现了文化认知的目标。

关键词:共享课 教学理念 改革之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一、改革情况与教学理念

1.改变“授受教学”的传统方式,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难以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者乐教,学者乐学,让教学相长、生生不息。中韩共享课致力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接轨现代教学理念,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准备PPT、课前查找和阅读资料,学生在直接参与中感知理论知识、体悟教育内涵,充分实现知行合一。二是分享学习与讨论。学生讲课仅仅是起点,充分地表达、交流与讨论则是重要一环,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多说、敢说、真说,主动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基于交际语言教学法,即打破语言教学重读写语法轻听说交际的弊端,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因为学生人数少,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三是小组教学。小组教学在欧美大学的课堂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教学方法,各个小组通过查找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方式进行课前知识收集和整理,并将完成情况以PPT形式进行展示,培养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加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积极发挥教师作用

对于成长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学生,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并不能功能定位在仅仅长时间教授知识点,要将注意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习进度,把握节奏,在冷场的时候要及时有效救场,把握主题方向,增加积极因素。因为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控教学进度和课堂氛围,可能会对整体教学效果产生“过犹不及”的反作用。二是在建构、拆分、重组学习小组上下功夫。小组人数不能过多,同时要综合考虑学习能力、韩语汉语水平、精神特质、性格等因素,组内要优势互补、充分合作。三是要建立公平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考核要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和全面性。考核机制同时也是一种反馈机制,学生表现好坏必须得到教师的反馈,对于表现不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尤其是性格内向或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积极与其交流,询问原因,鼓励进步。此外,也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中韩共享课的教学改革成效与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文化具有交融性,语言是文化的高级表现形式。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认为,语言仅仅是文化的外壳,文化才是语言的内涵,如果离开文化内涵,语言就成为干瘪瘪的“竹笋壳”。因此,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知识或者语言规则的学习,而是一种语言规则以及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文化习得。在韩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一是不符合韩语语言习惯错误地生搬硬套中文的表达方式。二是由于对韩国文化背景知识理解不足,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反应缓慢或理解信息错误,造成语用上的问题。中韩学生成长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这也为我们开展共享课提供了语言交流与文化融合的情境。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中韩学生内嵌的文化修养截然不同,难免会产生文化差异与冲突,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到对方真实的文化,客观的评价对方文化,以便相互尊重语言风俗、习惯和历史,从而达到和谐融洽的交流。一方面,中国学生在学习韩国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韩国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能对本国文化进行再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课程设置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发现即使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凸显的今天,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是以语言教学作为重点。如果把韩语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语言本身如语法、词汇等,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学习会变得枯燥无味。

2.教学的实践性缺失

教育部提出的语言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是:“注重文学品味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书写能力, 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性是韩语教学的出发点,着眼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韩语人才。通过语言这种交流载体,实现语言交流的应用目的。目前,虽然出现了中韩共享课这种新型的课堂形式,但教学的实践性还是比较缺乏。

三、破解之道

1.加大韩语教学中文化渗透教育力度

通过共享课堂教学改革,使中韩学生真正掌握两国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隐性方面的传统,在文化渗透教育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词汇和语言,改变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相互孤立的局面。

2.要提升韓语教师中韩文化知识素养

韩语教师作为学生韩语学习的直接引领者,其自身的素质和文化修养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好坏,因此要通过培训、外聘师资、短期赴韩访学交流、设立交流论坛、开设讲座等形式加大对韩语教师的培养,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合理引导韩语教师自主自觉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

3.更新教育理念,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要加强校企合作,挖掘和利用企业的场地和设施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训条件,弥补目前教学实现条件缺失的不足,为学生丰富实践经历创造机会,为韩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推进增添活力。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