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探讨大学生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情况,将对孝道的认知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相结合,探索和验证孝道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研究成果促进大学生德育和幸福感培养,达到提高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孝道信念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2
前言
通过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大学生相互型孝道信念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性别大学生权威型孝道信念及孝道信念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相互型孝道信念与权威型孝道信念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4)主观幸福感在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5)相互型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6)权威型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7)大学生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在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其知识能力培养,其道德与心理健康发展也应引起同等关注。从中国古代起,人们对道德培养尤其重视,例如孝道,俗语云“百善孝为先”。幸福感是一个能体现出青年们目前的身心状态的指标。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感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并逐渐将道德培养(如孝道)与幸福感结合起来,例如,冯光提出,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应重视大学生的幸福感培养,这是德育的一项基础性教育。
1.孝道
“孝”是中国古代儒家倡导主要伦理思想之一,虽然在传统社会也曾被统治者加以利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对孝道等的倡导源自他们内心对人生价值信念的深刻且非凡的理解。
首先,对于传统孝道的内涵,杨国枢等人对记载于《礼记》《四书》《孝经》及著名家训中有关孝道的语句与事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以父母为对象的十五项传统孝道:敬爱双亲、顺从双亲(无违)、谏亲于理、事亲以礼、继承志业、显扬亲名、思慕亲情、娱亲以道、使亲无忧、随侍在侧、奉养双亲(养体与养志)、爱护自己、为亲留后、葬之以礼以及祀之以礼。其次,黄坚厚指出孝包括爱护自己、使父母无忧、不辱其亲、尊敬父母、向父母进谏、奉养父母等六项。另外,肖群忠认为孝道主要是由爱心、敬意、忠德和顺行构成的,爱、敬、忠、顺是孝道的伦理精神实质。现在提出的孝的含义也更为宽泛,并同时考虑到子女与父母,尽孝是要子女爱护自身,并謀求自我的充分发展;尽孝是使子女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尽孝是要子女整个行为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尽管现在的许多孝道研究中切入点千差万别,但是基本的“尊亲,报亲”“顺亲,护亲”等还依旧是核心。
叶光辉等人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建立双元孝道模型,从责任义务与自然情感两个角度出发,将孝道分为权威型孝道与相互型孝道。相互型孝道是指子女发自内心感恩父母,以“尊亲,报亲”为中心,强调亲子间亲密自然的情感;权威型孝道是指子女抑制自己的想法或欲望,甚至牺牲自我利益以达到父母要求,由“顺亲,护亲”的孝道观念所组成,强调子女奉养父母的义务及亲子间的等级秩序。依据划分的孝道维度编制成双元孝道问卷,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中。如姚金娟利用双元孝道问卷探究孝道信念与心理社会适应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孝道信念对中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有正向功能,中学生的孝道信念越强,所感知的自我社交能力、生活满意度也会越高。
2.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和自身的期望对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幸福感是一个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从学校跨入社会的分界点,在这个时期也会承受一定的考研或就业压力,获得足够的幸福感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他们日后跨入且积极适应社会,并能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有重要意义。
综合前人研究与探索,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人大致有五项共同点:(1)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2)高自尊,当一个人感到幸福时,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他们认为自己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并肯定自己的优点。(3)强烈的控制感,控制感强的人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事件。(4)乐观,幸福感强的人能从积极的角度理解问题,乐观能使他们持之以恒,并最终获得成功。(5)社会支持良好,幸福感高的人能够从家庭或学校等获得较强的社会支持。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且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交互的。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家庭及教育背景、人格因素、成就动机以及智力因素等对主观幸福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积极探索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采取不同的策略努力提高大学生个体幸福感感受,这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外在对孝道进行研究时,普遍采用社会学与行为学的观点,并将其与各种社会因素联系起来,加深对孝道深刻内涵的认识。在将孝道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时,不仅能探究和验证孝道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也逐渐开拓了人们对孝道探索的视野。通过编制孝道量表,探讨孝道与成就动机、家庭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关系,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结论,如相关研究指出“亲子关系是孝道信念与幸福感的中介变量,起中介作用”,袁书杰的研究显示:青少年孝道信念在性别、身份、家庭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青少年孝道信念与正向思考、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主观幸福感对孝道信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孝道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以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孝道信念认知和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探讨和验证孝道信念与其他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孝道各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知是行的开始,大学生孝道信念是孝感、孝行的基础,与积极心理学的若干研究热点(如主观幸福感)均呈现合并研究的倾向。因此,应当引起教育部门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孝道结合研究也为探索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探索和验证孝道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大学生德育和幸福感培养质量。
通过积极探索主观幸福感与孝道信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大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提高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一些作用。
三、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孝道认知特点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孝道认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相互型孝道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孝道信念及权威型孝道信念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黄坚厚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性别上互殊的青年其所认为的重要的孝行也并无太多差异。相互型孝道信念包含尊亲、报亲,其中,尊亲的内涵着重在精神和情感上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而报亲的内涵则着重在经济和物质上来回报父母,并在父母去世后经常追思祭拜他们。
不同年級大学生对孝道认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无论是在权威型孝道信念还是相互型孝道信念都表现出显著差异。张坤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数据显示无论是相互型孝道还是权威型孝道信念都呈现出大一分数较高,大二最低,大三大四处于中间水平。大一年级时,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甚至有些同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寄宿生活,他们依然对家庭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在大三或大四时,同学们忙于考研或者就业,丰富的学习及生活体验使其思想更为复杂、成熟。在这一时期由于心理成熟和外在环境的变化,他们比较能够理解和体谅父母,也懂得维护父母的权威形象。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
不同性别及年级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李焰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比较满意,其情感体验也是积极向上的。在探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时,社会、家庭、教育、个体等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重男轻女”思想逐渐减弱,在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男生与女生慢慢得到同等程度的支持。它们对男生与女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差异也逐渐减小。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在李曼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但是不同研究者对这种研究结果还持有不同的态度,有待进一步考证。
3.大学生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大学生孝道信念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正相关,将孝道信念的权威型孝道与相互型孝道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分析可知,相互型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权威型孝道信念与主观幸福感无显著相关。
另外,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维度。首先,相关研究指出,尊亲护亲与生活满意度和自我肯定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尊重父母与维护父母能够增加子女的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高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其次,相对于权威型孝道信念,相互型孝道信念更强调亲子间的情感。一个注重亲子关系并能保持融洽和谐氛围的家庭,其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必然会保持一个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其幸福感体验也会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也能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容易产生积极情感,进而增强主观幸福体验。
权威型孝道信念强调服从父母权威,子女要抑制自己的想法或欲望,甚至牺牲自我利益以达到父母要求,更注重子女奉养父母的义务和双方之间的等级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公平发展,对这种延续父母命脉的角色的态度发生很大的改观。当前,父母对子女身份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如对孩子在家庭义务或责任方面的要求相应地降低了,并且来自父母的压力不再是影响子女们幸福体验的主要因素。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孝道认知,有助于提高起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生活与发展态度有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主观幸福感与孝道信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珍,张鹤.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发,2010(4):164.
[2]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124(4):30.
[3]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J].心理科学,2004,27(6):1317.
作者简介:王金萍(1995—),女,汉族,籍贯:河南商丘,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