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强
摘 要:《西夏學文库》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文库》面向海内外西夏学界征稿,分著作卷、论集卷和译著卷三大部分,计划出版100种,其中著作卷60种,论集卷20种,译著卷20种,分为5辑出版。全面展现百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西夏学研究重要成果。《文库》选题丰富多样。其中社会历史20种,文化艺术10种,语言文字8种,文献研究17种,文物考古2种,学术史3种。经过百年的发展,西夏学已经从最初的西夏文献解读,发展成中国古代历史视野下的西夏社会历史、政治制度、民族宗教、文化艺术、语言文字、文献文物研究。
关键词:西夏学 西夏学文库 出版 出版价值
西夏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党项羌所建立的政权,历经十帝,享国189年。西夏政权疆域辽阔,统辖今宁夏大部、陕西北部、甘肃西部以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西夏王朝绵延繁盛近二百年之久,其间,各代君主励精图治,创制西夏文字、引领文化兴盛,推动政治经济改革、促进边疆经济开发,维护西部民族关系、促进丝绸之路繁荣昌盛,为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夏王朝政治清明,文化繁盛,社会安定,创建了以西夏文字为主体,囊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诸多领域的文明体系。西夏政权灭亡后,大量西夏文物典籍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大一统”史观的影响,元朝仅修辽宋金史,独不及西夏,使有关西夏典籍散亡,西夏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典籍散佚、史料缺失的“神秘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难以弥补的一大缺憾。
西夏王朝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虽只有189年,但以西夏文字为代表的古老文明,却古老神秘、底蕴厚重,广受历代学者关注推崇。早在宋代,宋人洪遵作《钱志》,著录一枚 “梵字钱”,被学界认定为西夏文的“大安宝钱”。
西夏学的研究及出版可分为兴起、停滞、恢复及繁荣发展四个阶段。19世纪初,清代学者整理编纂西夏史籍,成果粲然,如周春《西夏书》、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吴广成《西夏书事》、洪亮吉《西夏国志》、秦恩复《西夏书》、王云《西夏书》、徐松《西夏地理考》、陈昆《西夏事略》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初创时期,以1909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黑水城(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城外的古塔中发现大量文献和文物为标志,西夏学正式兴起。伴随着一些文献陆续公之于世,国内一些国学大师如陈寅恪、王国维、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和王静如等,参与了西夏学的研究,他们从解读文字、研究语言、介绍文献、考证文物等方面入手,推动了西夏学的形成,其间出版的西夏学著述,如以罗振玉、罗福成、罗福苌父子三人为代表,学者们专注于西夏文字和西夏典籍的整理研究,成果丰硕,如罗振玉、罗福成刊印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宋史夏国传集注》、戴锡章《西夏纪》、邓隆《西夏译妙法莲花经考释补》《西夏译华严经入法界品考释》《西夏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考证》《书武威县西夏感通塔碑后》等。20世纪30年代,北京图书馆购得西夏文佛经百卷,刊出《西夏文专号》。王静如发表《西夏研究》1—3辑,收录西夏学者论著资料约40种。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乱影响,西夏学研究一度停滞,之后逐步恢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批西夏文书、文物的不断发现,西夏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引起了学术界对西夏历史的高度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夏学研究恢复发展,进入持续稳步、深入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西夏学成为继敦煌学之后的又一门“国际显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历代学者辛勤耕耘下,新时期的西夏学已成为集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学、宗教、法律、文物、文献、民俗等诸多学科领域为一身的庞大学科群。西夏学在文献解读、文字研究等方面成果斐然,以李范文、史金波、陈炳应、戴锡章、钟刊等专家为代表,先后出版了《西夏简史》(1979年)、《文海研究》(1983年)、《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1984年)、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1985年)、《西夏谚语》(1993年)等。随着黑水城文献大量公布于世,诸多西夏文化类图书陆续出版,出版的西夏文献主要有《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法藏敦煌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等。
国外包括俄、英、法、德、日本等国在西夏学研究方面都有颇多的成果,俄国和苏联时期的西夏学研究成果主要有:俄国十月革命以前,圣彼得堡大学的伊凤阁从黑水城文献中,发现西夏文文献残叶,并著文,引起法国学者沙畹的注意,撰文《伊凤阁西夏史论评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西夏文文献》;20世纪20年代以后,聂斯克出版的《西夏学历史概述》《西夏文字及其文献》《西夏语研究小史》《关于西夏国名》等;1957年,孟列夫出版《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英、法、德、美的西夏学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例如石泰安《弥药与西夏》,埃里克·格林斯坦德《西夏文字分析》,并与1973年编辑整理出九卷《西夏文大藏经》,劳佛尔的《西夏语言印度支那语文学研究》等。日本的西夏史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研究成果有:白鸟库吉《契丹、女真、西夏文字考》、石滨纯太郎《西夏学小记》、中岛敏《西夏》《西夏对西羌的战争》《关于西夏铜钱的制造》等。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日本西夏学研究的大发展时期,主要成果有山本澄子的《五代宋初党项族及其西夏建国之关系》、藤之晃的《李继迁之兴起与东西交通》、野村博的《敦煌出土的西夏语佛典研究序说——关于天理图书馆所藏的西夏语佛典》《关于西夏仁宗的译经》等。综上所述,百年来的西夏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总体而言,主要集中在文献整理、文献释读和局部研究,全面、系统展现西夏文化的出版项目仍是少之又少。
《西夏学文库》的出版价值和重要意义如下。
一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党项及其建立的西夏王朝,是古代中华文明薪火的开创者和传播者之一,其扎根西部、创制文字、传承文明、开发边疆,为中华文明的兴盛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各民族兼容并包、和谐并进、共赢共荣的新时代,系统研究西夏文化,将充分凸显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开创文明、维护统一、开发边疆等方面的历史贡献,为新时代各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繁荣服务。
二是开掘“丝路”文明,提升文化张力。我国西部地区是西夏王朝诞生繁盛的历史舞台,是西夏文明的摇篮。在我国实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开放包容的新时代,策划实施这一出版项目,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是填补学科空白,构建学科体系。从20世纪初黑水城西夏文书发现至今,西夏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发展历程,成为国际显学之一。但囿于史料所限,关于党项及西夏政权的研究,仍存在诸多空白。近年来,随着大量西夏文书、文物的陆续面世,西夏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背景下,策划启动这一精品出版项目,集中展现国内外最新西夏研究成果,既大大填补了西夏学研究空白,也有利于构建完善成熟的西夏学体系。
《西夏学文库》囊括了国内外知名西夏学专家的最新学术成果,其特点可归结为“三新”,即新史料、新方法和新观点,是学术价值极高的经典学术出版项目。全书依托一流专家队伍和学术成果,继续发掘新见史料,扩大研究领域,形成了现有出版规模。其出版,将进一步推动西夏学研究的兴盛和繁荣,充分凸显新时代我国社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气象,彰显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和学术精品的传承与弘扬。
作者专业,阵容强大。全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夏研究中心主任史金波,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共同担纲总主编。史金波系国内西夏学界的代表人物,主要从事西夏文史和中国民族史研究,同时涉猎民族宗教、法制史、印刷术研究;杜建录是国内知名西夏学专家,由其一手组建的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二十余名长期从事西夏研究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全书集中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北方民族大学等专长西夏学研究的诸多学术机构,各册作者均系长期从事西夏学或者宋史研究的知名学者,确保了全书极高的学术水准。
开拓创新,体系完整。全书立足西夏文明源远流长、兼容并包的实际,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西夏史料,地毯式梳理研究西夏文化,涉及地域广、时间跨度大,将全面构建西夏学的内涵外延,打造足可传承百世的西夏文化百科全书。
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全书囊括学术专著和译文译著两大板块,国内外新著新作无不涉猎,从语言文字、历史地理、考古文物、文献典籍、社会生活、文集文论、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系统深入研究西夏历史文化,学科门类齐全,资料丰富翔实,是地毯式研究西夏文化的精品出版工程。
史料翔实,论证严谨。各册书稿大量使用近年来新出土的西夏文物和文书,沿用传统的“二重证据法”,将地下文物与地上史料完美结合,真正做到言之有据、论从史出。各册图书既有严谨缜密的学术论证,更有极其珍贵的史料,审读解析体系庞杂、古朴神秘的西夏历史文化,实现了学术创新。
纵观西夏研究史,不难发现,百年来的西夏研究虽成果丰硕,新见迭起,但不容否认,现有学术成果或失于分散,或仅限一域,地毯式整理研究西夏学的成果较少,致使国际学界一度产生“西夏文明在中国,西夏研究在国外”的片面认识。有鉴于此,甘肃文化出版社策划启动了《西夏学文库》出版项目,以凸显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的百种原创性学术专著和译著,全方位展现新时期国内外学者在西夏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建录.百年西夏学[J].文史知识,2017(3):13—18.
[2]丁卓源.2019年西夏学研究述评[J].西夏研究,2020(2):119—124.
[3]保宏彪.西夏学发展历程[J].宁夏人大,2014(8):46—47.
[4]韩树伟.2017年西夏学研究综述[J].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8:161—178.
[5]韩树伟.2016年西夏学研究综述[J].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8:140—160.
[6]禹丽敏.《西夏学文库》正式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2018-11-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