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精品图书出版工作机制

2016-12-20 16:46李明清
新闻爱好者 2016年11期
关键词:出版机制管理

李明清

【摘要】图书出版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行业,必须推出一批导向正确、内容健康、质量上乘、两个效益俱佳的精品图书。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精品图书出版管理工作机制,包括选题策划论证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扶持激励机制、宣传推介机制、出版督促检查机制、内容导向把关机制、质量监管机制、出版人才保障机制,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精品图书;出版;管理;机制

图书出版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行业,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一批导向正确、内容健康、质量上乘、品位高雅、装帧设计精美、读者反映良好、两个效益俱佳、在全国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出版支持。为策划出版更多更好的精品图书,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全省工作大局,笔者结合多年来图书出版管理工作的实践,就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出版管理部门”或“省局”)协调图书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如何建立精品图书出版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进行了思考,与出版界同人共同探讨。

一、建立精品图书选题策划论证机制

选题策划论证是出版精品图书的基础。笔者认为,出版管理部门在选题策划论证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出版重点。每年年初下达年度出版计划,要求图书出版单位紧紧围绕全国全省中心工作,强化服务大局观念,找准图书出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出一批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素质提高,有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及时反映最新科学文化成果的图书;推出一批突出中国梦宣传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推出一批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创新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图书;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地方文化特色和鲜明时代精神的图书品牌。二是建立选题论证制度。成立省局图书选题论证专家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每年年初对各出版单位的年度选题和补充选题进行论证评估,从选题名称、提出依据、目标价值、形成过程、内容形式、读者对象、撰稿作者、与同类图书比较、时间安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建议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把关,优选出本省的精品图书选题,推出一批有分量、社会反响好、发行量大或有畅销潜质的优秀图书,推出一批代表本省出版水平、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原创精品和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图书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重视和加强图书选题策划工作。引导出版单位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牢牢把握出版规律,重视选题建设和积累,不断提高编辑策划能力和选题水平,确保精品图书具有丰厚的文化和科技内涵。选题策划要坚持顶层设计,突出地方特色,创新策划思路,发挥专业优势,通过选题策划努力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出版品牌,不断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出版单位要建立和培养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为精品图书出版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书稿,要不断拓展出版空间,由单一的纸介质策划转向跨媒体策划,重复开发利用出版资源,实现出版选题资源升级升值。

二、建立精品图书沟通协调机制

图书出版单位主管部门对精品图书的生产承担着重要职责。出版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图书出版单位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精品图书出版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是成立由省局局长任组长,省局分管图书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以及省局出版管理处、印刷发行处、图书出版单位主管部门(出版集团图书出版部等)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等组成的全省精品图书出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精品图书出版工作的领导。二是定期召开全省精品图书出版工作协调会,通报全省工作重点,提出图书出版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精品图书出版规划;要求出版单位切实增强责任感,抓好服务大局的图书出版工作,每社每年推出3—5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文化传承积累价值等方面的精品图书;详细了解精品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装帧设计、印制发行等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精品图书创作生产过程中书稿撰写、编校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确保精品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协调有关部门为精品图书的顺利出版创造良好条件和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整合出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出精品力作。精品图书创作生产要注重运作,强化资源整合,对一些数量多、影响大的丛书、套书,要集中全省出版界的智慧和力量,实行资源优势互补,投入高水平的编校人员,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精品图书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出版。

三、建立精品图书扶持激励机制

出版管理部门应建立精品图书出版激励机制。对重视精品图书出版工作,精品图书出版成效显著的出版单位,在书号、选题资源、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和奖励精品图书的出版。一是筹集设立本省(区、市)出版专项资金,加大对精品图书的扶持力度。对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知名度高、影响大的品牌图书,对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项目的重点选题,积极协调予以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精品图书的正常出版。二是积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几年来,国家设立出版基金,不断加大对重点图书出版的扶持力度。对弘扬民族文化、记录时代精神、展示创新成果、代表国家级水平的精品图书,省局要做好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三是奖励精品图书出版单位和有功人员。积极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申报协调,争取设立省(区、市)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加大对精品图书的奖励力度,激发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策划出版精品图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的图书,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和获本省优秀图书奖的出版单位和有功人员,由出版管理部门及出版单位主管部门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四是建立选题策划激励机制。对出版精品图书做出突出贡献的策划人员,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根据绩效情况予以奖励,并将其贡献作为职称评定和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励从业人员提高选题策划能力。

四、建立精品图书宣传推介机制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做好图书宣传推介工作十分重要。一是做好全省图书出版界整体形象宣传工作。组织协调图书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参加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全国图书订货会和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期间,统一规划,整体设计,集中展示宣传全省图书出版界的整体实力和良好形象。二是利用媒体向广大读者宣传推介本版精品图书。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和各种节假日期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和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宣传优势,通过电视台读书栏目、新书预告、名人名家推荐、网络读书频道或纸媒的连载宣传、各大网络论坛宣传、纸媒评论和推介活动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读者了解、购买本版精品图书。三是在新华书店等各大卖场设立本版图书精品专柜,通过有奖销售、作者签名售书等形式,激发广大读者购买精品、阅读好书的积极性。四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阅读平台,如在全省组织举办“我最喜爱的本版图书”有奖征文等活动,让广大读者推荐好书,评选结果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公布,以扩大精品图书的影响。五是引导图书出版单位做好精品图书的宣传推介工作。对精品图书要进行多元化的综合性宣传推广,从图书内容、设计包装、价格策略、促销渠道等方面入手,挖掘图书的亮点、价值和独特性,树立出版品牌形象。要缩短出版周期,抢占市场先机,选择最佳时间节点上市,扩大图书的市场销售份额,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五、建立精品图书出版督促检查机制

精品图书的出版,需要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最终由出版单位具体实施。出版管理部门一是加强对精品图书出版的跟踪管理工作。对列入国家级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本省精品图书目录的重点图书,要建立专档,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督促检查落实,保证精品图书书稿、编校人员、出版经费等落实到位,确保精品图书高质量按期出版。二是加强对精品图书出版的领导。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要重视并亲自抓精品,把精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紧抓住市场调研、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图书制作等关键环节,精心组织,在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为精品图书的出版创造条件,确保精品图书出版顺利实施。三是实行精品图书出版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出版单位精品图书出版情况,对精品图书出版数量较多、社会影响较大、两个效益突出的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对精品图书出版不力的出版单位,要帮助查找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帮扶措施,以推进精品图书的出版。

六、建立精品图书内容导向把关机制

精品图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具有良好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文化导向等。一是出版管理部门要引导出版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把关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导向管理,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审读把关,用优秀的出版物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出版物市场。二是加强出版导向管理。组织专家对敏感选题和书稿进行出版前审读,对重大选题要认真履行重大选题备案手续,严把出版导向和内容质量关,把问题消灭在成书之前,确保精品图书导向正确,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等出版法规要求,内容质量不出问题。三是对图书导向出现偏差的出版单位,出版管理部门应加大教育管理和处罚力度,严格控制其出书品种数量,确保出版质量,杜绝出版导向出现偏差问题。

七、建立精品图书质量监管机制

精品图书必须确保质量优良,保证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近几年来,虽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各地出版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图书质量管理力度,但一些图书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有的图书编校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出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图书质量管理,特别是强化对精品图书的质量管理工作。否则,一本内容很好的图书,会因为编校质量、印制质量不合格而成为废品。一是严格执行图书质量管理的有关法规和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图书质量管理的监督、约束、激励和处罚机制,对重视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在出版管理部门质量检查中图书质量全部合格的出版单位给予表彰,授予本省“图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对出版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对不合格的图书,要求出版单位及时予以召回。二是引导出版单位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要求出版单位主要领导要重视并亲自抓图书质量,在出版社内部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加强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实行“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印前检查制度等管理规定,严把书稿质量关,积极采取措施,堵塞各种质量漏洞。出版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立校对、质检部门或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充实校对力量,以提高编校质量为突破口,推进图书整体质量的提高。三是对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项目和本省精品图书目录的图书,出版管理部门可委托出版质检、审读机构组织进行印前检查,严格把关,把差错消灭在成书之前,确保精品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八、建立精品图书出版人才保障机制

出版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精品图书的策划出版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出版管理部门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持证上岗、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业务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出版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编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努力提高策划把关能力,适应新形势对编辑出版工作的新要求。二是建立优秀出版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做好优秀出版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对策划出版精品图书的有功人员,积极申报推荐参加国家级出版领军人才、省级出版人才等优秀人才评选,力争使出版人才进入国家级、省级出版人才库,为出版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三是重视人才使用和培养工作。引导出版单位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功底扎实、思想敏锐、视野开阔、敬业奉献的出版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此推动精品图书的创作生产。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出版机制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