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 张蒙蒙 郑琼
摘要 以武汉中心气象台为例,通过对2020年以来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个例进行分析,查找出目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对如何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4-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39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是中国受气象灾害影响较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2020年入汛以来,遭遇多次强降水过程袭击,梅雨期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覆盖范围广、降雨中心叠加,并伴随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发生局部严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20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因此,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增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影响是当前首要任务。
1 湖北2020年梅雨气候特点
湖北2020年6月8日入梅以來,天气气候极其异常,入梅早,降雨集中,强度大,范围广,极端性强,致灾严重,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1入梅时间早,强降雨过程多
今年6月8日入梅,较常年偏早9 d。梅雨期长达43 d,较常年平均(24 d)偏多19 d,平均雨日多达30 d,较常年偏多12 d。
1.2 总量大,覆盖范围广
6月8日至7月19日20∶00,全省平均降水量692 mm,比常年同期(282 mm)偏多1.5倍,居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位,较1998年同期(270 mm)多422 mm,较2016年同期(554 mm)多138 mm。强降雨覆盖全省103县市区,大部地区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鄂西南、江汉平原及以东地区有62县市累计雨量超过500 mm,39县市累计雨量超过700 mm,鹤峰达到1 393 mm,鹤峰、英山等36县市累计降水量居历史同期首位,191个乡镇累计降水量超过1 000 mm,最大值出现在鹤峰清湖管养站为1 741 mm。
1.3降雨集中,重叠度高
梅雨期共出现9轮区域性强降雨过程,雨区基本稳定在鄂西南、江汉平原至鄂东一线,雨循旧路,暴雨落区高度重叠,暴雨日数(含大暴雨)达到6~13 d。国家站共出现323站次暴雨,全省平均暴雨日数4.3 d,是常年同期(1.5 d)的2.9倍,居历史同期首位(2016年3.2 d,1998年1.3 d)。鹤峰(13 d)、蔡甸(9 d)等26县市暴雨日数(含大暴雨)居历史同期首位。
1.4 雨强大,致灾性强
襄阳、孝感、黄冈等地有58站1 h雨强超过70 mm,最大雨强6月16日零时出现在襄阳,为130 mm/h。黄梅日降水量和英山、仙桃、宜昌、黄梅3日累计降水量,均突破历史记录。7月4—7日出现了历史上少见持续性强暴雨过程,江汉平原以东大部地区累计雨量达200~500 mm,浠水、洪湖局部达550~994 mm,洪湖燕窝和江夏乌龙泉7月5日24 h降雨量分别达到510 mm和436 mm。
1.5气温低,日照创新低
入梅以来全省平均气温25.2℃,较常年同期偏低1.1℃,全省平均日照时数98.8 h,较常年同期偏少135.6 h,排1961年以来倒数第一位。低温寡照,加上中到重度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农田和鱼塘受淹漫塘,对在田作物生长和水产养殖极为不利,部分受灾作物可能减产或绝收,且易诱发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棉花枯萎病等病害发生蔓延。
2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个例
2.1 精准把握寒潮雨雪天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月14—15日,大范围寒潮雨雪强对流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袭击湖北,大部地区偏北风5~7级,阵风8~10级,狂风中电闪雷鸣。14日巴东、建始、秭归局地有冰雹,15日省内大部有降雪天气。期间,24 h气温降幅达10℃~19℃,针对此次强寒潮过程,武汉中心气象台一直高度关注,提前一周加强分析研判和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通过视频连线和电话等方式,多次开展内部会商和省市加密会商,并三次在全国天气会商中汇报预报意见,14日发布湖北省首个寒潮黄色预警,湖北省气象局启动寒潮三级应急响应,此外,先后发布预警信号6期,其中大风黄色1期,道路结冰黄色2期,暴雪黄色2期,雷电黄色1期。
2.2 针对疫情前线需求,开展点对点精细化预报
疫情期间,武汉中心气象台认真落实“监测紧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工作要求,增强服务及时性、有效性和精细性。随着应急救援全面铺开,方舱医院建立,武汉中心气象台紧跟抗疫前线需求,精心制作发布雷神山、火神山以及32个方舱医院定点定量天气预报,以及湖北省三天或十天预报,每日定时向省委省政府、省防控指挥部、省卫健委、省应急管理厅及中央气象台等部门发送。另外,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汉看望一线医护病人等重大社会活动期间,提前十天每日提供逐3 h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共11期。
2.3 综合研判灾害天气影响,积极开展决策气象服务
今年湖北省天气复杂,灾害天气种类多,截至6月30日,针对重大、转折、高影响天气制作重大信息专报13期、天气快报137期、专项服务材料30期、新闻通稿11期,提供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报42期、疫情防控气象服务专报133期,发布预警信号71期,指导市县级气象台站发布各类预警信号5 715期。先后得到湖北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如:市卫健部门、省减灾委、省商务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等根据省领导要求,各司其职,积极应对寒潮和倒春寒天气,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正常进行。其中,由于受到2月14日寒潮天气决策服务后,省、市卫健部门迅速加强指导,武汉市各方舱医院隔离点提前为病人增加棉被、电热毯、羽绒服和取暖器等物资,并加强其他生活物资储备,帮助病患和医疗人员御寒。
2.4 密切监测强对流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今年以来,湖北省多次发生强对流天气,分别发生在2月14日、3月19—21日、3月25—26日、4月14日、4月17—19日、4月28—30日、5月4—5日、5月7日午后—8日、5月18日、5月27日、6月5日、6月15日以及6月27—28日。与往年相比,具有发生早、种类多、冰雹和雷电频发等特征,其中,最大小时雨强达130 mm,省内共出现闪电54 154次,黄石、黄冈、宜昌、恩施、随州、十堰等多地出现局地冰雹或雷雨大风。武汉中心气象台加强监测预警,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45期,其中暴雨预警信号22期、冰雹橙色预警信号4期、大风黄色11期、雷电黄色3期,为交通、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服务提供参考依据[1]。
3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北气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业务科技水平,提升综合业务能力,气象服务效益显著,但对标新时代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做好减灾防灾气象服务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不够,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针对性仍有待提升。
(2)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不够,预报时空分辨率、准确率无法完全满足公众需求。
(3)服务供给针对性不强,与部门合作还有待加强沟通与深度融合。
(4)预报业务关键技术研发有待进一步深化推进。
(5)预报服务队伍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4 思考与建议
面对复杂严峻天气气候形势,各级气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气象防灾救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政府部门开展防汛抗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1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做好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防范
加强多源资料分析应用,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多种预报技术方法,强化气象监测预报会商研判,滚动做好预报预测服务,在提高预报精细化、精准化和提前量上狠下功夫[2]。重点关注突发性、局地性、灾害性强降雨、冰雹、雷电、大风等极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防范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发生。
4.2 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提升市、县预报预警能力
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优化省、市、县三级职责分工,加强对市、县级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基层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
4.3 强化与多部门合作和联动,完善应急联动联防机制
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共同强化灾害风险分析研判,健全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为先导应急联动机制,主动对接,全面融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去,更好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4.4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加强机器学习、主客观融合等方法研究,强化海量数据和大数据高质量应用,融合雷达外推、数值天气预报以及运动学和物理机理,开展0—12 h智能强对流预报产品研发,逐步构建湖北省无缝隙预报预警产品体系。
4.5 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深入开展汛期气象服务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通过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切实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4.6 强化业务技能培养,加快人才队伍成长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总结、科研项目带动、组建预报业务创新团队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预报员业务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培养骨干型、專家型预报人才队伍,增强预报员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判断能力和预警服务能力。
4.7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
深化与社会媒体合作,抓住关键天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主动开展气象科普信息服务,帮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好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气象灾害防护知识,提升公众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立成.气象灾害的媒体公共传播[J].中国地市报人,2019(6):57-60.
[2] 汪文忠.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的思考[J].防灾博览,2019(4):14-17.
责任编辑:黄艳飞